0 概述
通信装备在完成测试实验交付部队时,需要随装备提供配套资料,其中非常重要的资料之一就是装备履历书,《GJB 4071-2000 军用通信装备履历书编写规定》中明确了军用通信装备履历书项目的设置、技术内容和编写格式等基本要求[1]。该履历书将随通信装备一起交付用户并伴随通信装备的全生命周期,其中将会记录通信装备的身份信息,包括名称、型号、生产日期等。同时也会记录通信装备的使用时间、维修情况以及退役报废等信息。履历书记录的信息对装备的使用、保养、维修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目前的管理方式使得这些信息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记录信息简单、随意,有的甚至是后期凭印象补充、更改,更有甚者造成履历书的丢失。为了更好的发挥装备履历书的作用,装备管理部门也试图采用电子方式管理装备履历书[7],但是仍然没有彻底解决一些固有的问题。
区块链技术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版本从1.0已经升级到3.0,应用范围从数字货币到各个行业[6],特别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也受到非常高的关注[2][3][4][5]。习近平总书记也高度重视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在2019年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可信任管理等特点为通信装备履历书的创新管理、可视化展示提供了技术支撑。
1 通信装备履历书现状及存在问题
通信装备履历书是通信装备的配套组成部分,是关于通信装备的一种技术档案,用于记载某件通信装备从出厂、配发到退役报废的生命周期过程中所发生的相关事件,它对于加强部队通信装备的正规化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通信装备履历书是通信装备配发、调拨的真实记录,是通信装备维修、保养的科学依据,是通信装备研发、退役的重要参考,是科研单位和人员进行改进、新型号研发的重要参考依据[10]。
按照条令规定,必须按编配用途和技术性能使用装备,按照规定填写装备履历书。在履历书填写说明上则明确:装备履历书需随装携带。装备履历书填写不及时、不精确,就会造成武器装备使用情况、技术状况和质量变化情况模糊,不能给技术保障人员和维修人员提供精确、完整的数据资料。
各单位对装备履历书的管理在思想上非常重视,在行动上严格规范编写。有些单位经常对官兵开展针对性爱装管装教育,消除思想误区[9]。机关业务科室对装备履历书填写进行严格规范,建立监督检查制度;由装备管理科牵头负责,结合综合检查、日常巡查等时机,对各单位履历书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管理不规范,填写不及时、不完整的单位,及时加以指导纠正。各单位建立履历书管理责任制,指定具体责任人,落实定人定位,在武器装备使用中,相关责任人要将所属装备使用情况,准确、及时、完整记录在所携带的履历书上。有些单位还针对演训活动频繁,装备变动大等情况,建立装备电子履历书,对相关数据进行备份。
虽然绝大部分单位的装备履历书管理严格规范,但是当前通信装备履历书编写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思想问题。部分基层单位对通信装备履历书的使用管理工作还不够重视,缺乏一定的思想认识。觉得把单位的通信装备使用好、管理好、维护好就够了。履历书只是通信装备的配套附件,对基层单位的通信装备使用管理影响不大,可有可无。有的甚至认为通信装备的维护和技术问题是上级装备机关的事,与基层关系不大,存在一定的误区。
其次是记录准确、完整性问题。有的单位在通信装备使用后,没有对所属履历书进行及时的填写登记;还有的在装备拉出去参加训练、执行任务、重大演习中,履历书没有随装携带;有的单位甚至为应付上级检查,临时由相关人员随意填写,造成一些通信装备使用情况、技术状况和质量变化情况记录不够准确,导致无法给技术保障人员和修理人员提供精确、完整的数据资料。
最后是制度落地问题。按照规定,履历书应随通信装备一同保管。但现实中,有些单位在通信装备移交或送修时,履历书移交上送不及时,交接不正规,程序简化,造成使用和维修人员不能较好的了解掌握通信装备使用情况和技术状况。
2 区块链应用于通信装备履历书管理的可行性
从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区块链技术的领域可知,区块链技术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的原因在于其安全、可靠和便捷的属性,这些属性在安全性有着极高要求的金融领域和数据文件管理领域具有天然突出的优势,而且随着区块链技术理论研究逐渐深入,区块链技术的完整性得到了大大推动,目前的区块链已经形成了五大技术特性[11],(1)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采取分布式核算和存储,不依赖第三方管理机构,不存在中心化管制,在区块链中任何参与者都是一个节点,每个节点权限对等;(2)时间戳。主要指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数据连接;(3)安全保密。对于数据安全具有特殊要求,通过密码学的方式加密数据;(4)自动化。区块链基于协商一致的规范和协议,整个系统可在不依赖第三方的情况下,自动安全地验证和交换数据;(5)信息不可篡改。当信息经过验证且添加到区块链时,将会被永久存储,除非同时控制51%及以上的节点,否则数据库无法被修改。
区块链涉及的主要关键技术包括分布式账本、非对称加密、共识机制以及智能合约。
分布式账本。分布式账本指的是交易记账由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多个节点共同完成,而且每一个节点记录的是完整的账目,因此它们都可以参与监督交易合法性,同时也可以共同为其作证。
非对称加密。存储在区块链上的交易信息是公开的,但是账户身份信息是高度加密的,只有在数据拥有者授权的情况下才能访问到,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和个人的隐私。
共识机制。共识机制就是所有记账节点之间怎么达成共识,去认定一个记录的有效性,这既是认定的手段,也是防止篡改的手段。
智能合约。智能合约是基于这些可信的不可篡改的数据,可以自动化的执行一些预先定义好的规则和条款。
从区块链的技术特性和关键技术可以看出,区块链技术非常适合于通信装备履历书的管理,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管理更加规范。履历书的内容是由装备承制方、订购方、军事代表室、使用单位等多个单位填写,采用分布式账本可以方便相关信息的记录。分布式账本提供了全部的记录信息,记录人员、授权的主管领导、监督检查人员均可以随时查看到记录是否及时、完整、规范。这样必然会使记录人员从思想上重视履历书的编写,从行动上更加严格要求自身,遵守相关管理规定,规范记录信息的编写。
其次,履历书的内容更加安全、可信。分布式账本确保履历书的信息安全、完整、不可篡改,记录的信息可以溯源,追溯到每一条信息是由什么单位、什么人员、在什么时候、从事什么任务、编写的什么内容。
最后,适应装备管理未来发展的需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未来的装备必然是智能一体化管理,区块链技术将会为通信装备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
3 区块链+通信装备履历书总体方案
1 区块链履历书总体架构
基于区块链技术通信装备履历书总体方案的设计综合考虑了已有通信装备履历书编写规范、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通信装备管理现状、军队基础网络现状和发展趋势、通信装备大数据管理未来发展趋势等多方面的因素。区块链履历书总体架构分为基础设施平台、区块链基础平台、履历书业务平台、业务应用平台等四个部分[8],如图1所示。
基础设施平台:基础设施平台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物联网基础设施、虚拟机通用资源池和物理服务资源池等硬件设施,同时配套了云安全、云监控等云平台服务,可以基于未来的装备云平台部署履历云。
区块链基础平台:区块链基础平台主要是在基础设施平台的架构上实现区块链技术服务,包括链式结构、加密算法、权限管理、哈希运算、时间戳、数字签名、履历共识机制、通信协议、存储机制等,确保上链数据的完整、安全、不可篡改、可追溯等。
履历书业务平台:履历书业务平台主要是完成履历书区块链的生成、扩展以及数据的查询、审计、分析等业务功能。
业务应用平台:业务应用平台主要是提供应用服务的接口,可以接入应用服务的对象包括:订购方、军事代表室、承制方、使用单位以及其他被允许接入的管理部门和业务承担者,例如监督审计、维修费用结算等。
2 区块链履历书业务流程
区块链履历书作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多方共识、智能合约以及非对称加密等技术,区块链履历书的业务流程涉及到订购方、承制方、使用单位、军事代表室以及其他相关管理和业务部门,如图2所示。
订购方:订购方根据部队发展和建设需求,提出采购需求,包括需要采购的通信装备名称、型号、数量以及交付日期等信息。
军事代表室:军事代表室根据订购方的采购需求与承制方签订采购合同,形成智能采购合约。军事代表室监督承制方的生产过程,在装备交付前进行检查验收,包括成套型检查、技术检查以及装备性能测试等,按照通信装备履历书编写规范将相关记录及时上链。
承制方:承制方获得采购需求安排装备生产,接受军事代室的监督,在完成装备生产后配合军事代室进行相关检查和测试,按照通信装备履历书编写规范将通信装备的基本信息、功能和性能指标等上链。在承担装备大修任务时,需要完成装备大修并按照通信装备履历书编写规范进行信息上链。
使用单位:使用单位与通信装备密切相关,通信装备为使用单位提供作战手段,而使用单位则充分展现通信装备的价值,因此履历书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均由使用单位进行录入,主要内容包括使用时间、装备维修、退役(报废)等信息。在区块链履历书中还可以增加一些内容,例如通信装备参与训练、演习、实战的情况,使用地点或区域地形地貌气候情况、主要任务、任务开展情况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或难点、取得的战绩以及存在的不足,为通信装备的升级或换代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其他主要是完成履历书中的规定内容,同时也是对履历书的作用进行拓展,可以在区块链履历书中增加国军标通信装备履历书中没有涉及到的内容,例如增加监督审计记录以及装备采购和大修等费用结算等。
4 区块链履历书影响分析和存在问题
1 区块链履历书影响分析
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通信装备履历书的编写,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其中涉及到管理体系的变化、基础平台的改变、履历书内容的调整和拓展等多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变革管理体系,搭建科学规范标准架构。实现通信装备采购、生产、测试、使用、维护、退役(报废)等通信装备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实现记录内容电子化、格式化、规范化、标准化。
更改基础平台,构建安全分布记账系统。区块链通信装备履历书实现通信装备履历书由纸质化编写或部分电子化编写,跨越到全电子化分布式录入管理。摈弃了纸质版的人为因素影响,区块链履历书中的必填内容会强行要求相关方及时准确填写。实现履历书的安全、完整、可靠、可信管理。记录不会丢失、缺损、被涂改,履历书也不会丢失、难以寻找。
拓展履历内容,掌握通信装备辉煌生平。履历书的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履历书的内容除了文字描述外还可以以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进行记录,记录的内容不但可以囊括国军标通信装备履历书规定的内容,还可以记录装备实物图片、实际使用情况、装备维护保养培训视频等,使得通信装备履历书中融入更多的血肉和灵魂。
预设发展接口,瞄准智能一体装备管理。编制智能合约实现通信装备采购、生产、交付、费用结算的智能一体化管理。编制智能合约实现通信装备大修申请、维修、评价、费用结算智能一体化管理。结合物联网,编制智能合约实现通信装备的诊断、告警、维护的智能一体化管理。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通信装备当前状态、作战能力、作战方案的分析。未来的通信装备履历书将不再是纸面上的死板文字,而会成为可视化的、鲜活的生灵。
2 区块链履历书存在的问题
区块链起源与2008年底,已经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但是由于其最初的目标是数字货币,引起了世界各国的不同反响,在其发展历程中,涉及金融领域的应用发展比较快,其他领域的应用也在逐步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况且作为区块链技术本身也在逐步的丰富和完善过程中,因此发展区块链履历书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很多问题,这里列举几点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管理体系方面。国军标通信装备履历书编写规范中规定的编写内容是基于纸质版的履历书给出的要求,在分布式记账体系下,基于区块链的信任机制,有些审批流程需要简化,签名手续也要精简。既然实现了电子化的分布式记账,就可以将管理体系向未来的智能化装备管理体系发展。
信息安全方面。区块链技术虽然使信息的管理更加安全可信,但是作为一种技术也会存在安全问题,例如区块链开发人员给出的代码行、共识机制、通信协议等,都有可能带来可被恶意利用的漏洞。另外需要考虑去中心化后的分布式记账系统业务模型产生的安全影响,考虑到承制方不属于军队体系,依托的网络系统的安全需要考虑。
区块链技术方面。区块链技术本身还不成熟,还需要进一步的突破,特别是要考虑如何基于现有的军用网络,结合未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搭建具有军队特色的公有链、联盟链、私有链等。开发能够实现信息浏览、传递、交换和应用的浏览器、APP等具体应用程序。着力解决区块链固有的信息累计效应引起的存储、数据利用等问题。
履历书内容方面。要实现履历书的区块链管理,就需要对履历书的内容进行标准化修订,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区块链履历书的实际效能。主要考虑履历书编写所涉及的部门和相关人员岗位及其职责、权限,履历书主要包含的内容及其知悉范围。
参考文献
[1] 刘成忠,白小燕,张万时,李珍华, GJB 4071-2000 军用通信装备履历书编写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2000
[2] 吴士泓,凌大荣,鲁静,区块链在军事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物流技术,2018,11
[3] 孙岩,雷震,崔培枝,区块链技术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19
[4] 于明媛,杨澄懿,刘俊,赵雁武,区块链技术的军事物流应用前景,物流科技,2018,10
[5] 张新征,李宏伟,张超,数字化工程与美军的装备系统全寿命周期管理,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2018
[6] 郑志明,邱望洁,我国区块链发展趋势与思考,中国科学基金,2020,34(1)
[7] 金芳,王玉珏,装备电子履历系统设计与实现,科技视界,2016,19,265-266
[8] 2019腾讯区块链白皮书,34-48,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523454
[9]杨吉星,胡 尊,第75集团军某旅依法加强装备管理--让每发炮弹“弹道有痕”,解放军报,http://www.chinamil.com.cn/2019zt/2019-08/06/content_9622561.htm
[10]陈建敏,路树波,完善武器装备履历书,中国军网http://www.81.cn/jfjbmap/content/2018-09/06/ content_215251.htm
[11] 曲健,区块链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及影响研究,知识-力量,2018,3
作者简介:张懿雄(1998-),性别:男,陕西蒲城人,汉族,英国利物浦大学2020级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