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农村高中学生生物厌学成因调查及转化对策

秦秋梅

南宁市武鸣区武鸣中学

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个案法、行为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统计分析法、观察法研究方法,以南宁市武鸣区武鸣中学2023届3、4、5、7、10、14、18班333名学生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从学生因素、家庭因素、学校硬件设备的方面进行厌学成因调查和转化对策的对探讨,结论如下:1.进一步加强多维度防厌学体系的建设;2. 充分利用生物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3.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生物课外探究活动。
关键词: 农村高中生;厌学心理;问卷调查;解决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05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引言

1、研究背景

中国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普遍都存在厌学的现象,尤其是普通中学生[1]在一些发达国家中也存在同样的学生厌学问题。心理学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效的作用” [2] 。因此,高中生物教学与励志教育相融合为重要手段探求厌学对策的研究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迫在眉睫。

2、研究目的

通过对农村高中生物厌学心理一个深入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利用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分类归属相应的类型,因材施教,建立一个具体的高效率的生物教育“消厌学和防厌学”的对策和教育模式,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3、研究意义

通过励志教育的方式,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是提高教学质量要面临的问题。

二、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以三、四类学生为主。目前学校各年级的特长生都在300--400人左右,具有一定的规模。而特长生的文化基础极为薄弱,更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如何在培养学生特长的基础上,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学业水平考试、高考成绩的突破寻求支撑点。

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运用文献研究法,构建问卷的内容,结合现有资料中综述已有改善厌学现状的方法和途径,完善转化方法。

调查问卷法。通过问卷调查,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分类归属相应的类型,因材施教。

 个案法。运用个案研究法研究厌学现象,对个别学生、某些特殊现象等典型的个案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和剖析。

行为研究法。教师对学生建立档案,分析成因,开展谈心和辅导活动。从思想、学习方法、情感意志到学科知识等各方面进行辅导。

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

统计分析法。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提出有效“消厌学和防厌学”的对策和教育模式。

观察法。通过课堂上实行生物教学与励志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模式,观察学生学习状态和反应,以及课后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预问卷调查信效度

2023届7班43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对问卷内容的效度和信度进行评定。标准化Cronbach α系数:0.716,大于0.7,因而说明研究数据信度质量很良好,可用于进一步分析。使用KMO 和 Bartlett 检验进行效度验证,KMO值为0.721,介于0.7 ~ 0.8之间,研究数据适合提取信息(从侧面反应出效度较好)。

2、正式问卷调查信效度

对2023届3、4、5、7、10、14、18班333名学生(理科232名,文科101名,其中54个特长生)进行调查问卷,对问卷内容的效度和信度进行评定。标准化Cronbach α系数:0.791,大于0.7,因而说明研究数据信度质量很良好。使用KMO 和 Bartlett 检验进行效度验证,KMO值为0.721,介于0.7 ~ 0.8之间,研究数据适合提取信息(从侧面反应出效度较好)。

3.3农村高中学生生物学习情况问卷调查分析

1.png

学习目标方面,11.4%学生没有学习生物目标,学习过程缺乏积极性。个人注意力方面,6%的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家长对孩子的监督方面,12.9%的学生没有家长的监督不自觉学习生物,说明学生的自觉性较差。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方面,9%的学生则在课堂上学习低下,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四、建议加强多维度防厌学体系的建设,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1、进一步加强多维度防厌学体系的建设

制定完善、具有效度和信度的农村高中学生生物学习情况问卷调查,找到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有的放矢。

教师采取个案法,结合年级的目标,对不同层次的班级、个人进行培养。同时争取家长的积极参与,形成教育合力。

完善行为研究法,教师对厌学的学生从高一建立档案分析,从学生从思想方面、知识方面、行为方面等情况记录在案,不断完善。

利用经验总结法,依据所得的经验总结,不断推广到生物教研组的教学中,实现经验共享。

2、充分利用生物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1.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3] 。课堂5分钟通过观看视频、讲解生物小故事展示科学家为人类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学生能够从心里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有明确的学习生物的方向。

2.课堂教学中,贯彻“听、说、读、写、思”的教学模式。“听”,听学生说、听老师说;“说”,学生说,老师说;“读”,读课本、读题目、读知识;“写”,敢写、勤写、多写;“思”,勤动脑、不断自我反思。课堂小结,构建概念模型图。

3.实验课堂上,设计好实验课教学流程,发挥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或者以3—4个人为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试验,进行实验设计,并完成实验过程。通过分享讨论实验结果,提高实验技能。

3、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生物课外探究活动

开展生物讲座,邀请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学法指导,讲授比较前沿的生物发明和技术,开拓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接受与教师平时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指导。

开设校本课程,进行葡萄酒的制作、泡菜的制作。通过动手操作,把课本上的原理、操作过程、实验注意事项,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开展课外拓宽探究活动,校园植物的辨认,校园种群密度的调查,以及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等,充分利用课本知识,通过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寻找生物学习的乐趣。

精心设计并组织开展德育教育的主题班会,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生物活动,例如:有趣生物知识小问答、模拟人为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递过程等互动性极强的小活动,感受生物的魅力,

鼓励学生动手动脑构建形象具体的生物模型,例如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并应用与课堂教学。同学们获得满足感的同时,更收获了一份成就。

参考文献

[1]游夏茵.调査显示中国学生普遍厌学向教育提出严峻课题[J].中新社.2002,2

[2] 程红娜.在生物化学教学中进行励志教育的探索[J]. 继续医学教育 .2014(12):28

[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