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人工智能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究

朱卫青

潍坊市坊子区实验小学;山东省潍坊市;261200

摘要: 人工智能是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更是当下人们关注和探讨的重要主题,由此可见,人工智能那非同一般的影响力。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领域也受到冲击,将人工智能融入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亦可成为教育教学顺应时代发展的必备手段。基于此,我们针对人工智能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主题展开深入探究,提出人工智能教学实践策略,希望可以给广大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带去教学上的帮助。
关键词: 人工智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实践探究
DOI:10.12721/ccn.2021.15700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当前是人工智能时代,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向人工智能靠拢,旨在抓住先进科技实现整体逆袭,其中也包括教育领域,在教育改革关键时期,如若能够将人工智能纳入改革重点任务中,相信必将助力改革快速达成,同时也会给课堂带去一些新鲜元素,方可激发课堂无限可能,想要培养更为合格的人才便轻而易举,也正因如此,才使得本次研究更具重要现实价值。

一、人工智能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实践现状

目前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囊括了人工智能的课程、程序编程的课程等等,但是这些课程可能让相关教师觉得遥不可及,因此,存在较为普遍的忽视现状,导致很多对人工智能存在学习兴趣的学生,并未有机会真正认识人工智能、了解人工智能,这样来看,人工智能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实践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除此之外,人工智能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所占比重并不是很高,课程安排的也较少,只有很少一部分学校构建了比较完善的人工智能知识体系,但是也存在弊端和不足,那就是程序编程内容相对较少,并未与人工智能真正结合在一起,不利于学生对人工智能有一个全面、透彻的认知,将无法保障学生学习人工智能的效率,自然课堂教学质量也将无法得到保障。诸如此类的现状,都会让学生对人工智能的了解处于浅显化层面,很容易对程度编程、人工智能认知度不高,对教学、育人皆不利。

二、人工智能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策略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人工智能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实践的不足和难度,也一定程度上给信息技术教师带去了教学压力和阻力,还需信息技术教师鼓足十足的勇气、十足的耐心来进一步制定和推行有效的教学实践策略,相信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

(一)引入生活实例,激发学习兴趣并导出教学主题

要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若学生都可具备浓郁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必将事半功倍,这是可想而知的,而想要提高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信息技术教师可尝试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形式,来进一步实现该目标。虽说人工智能看似遥不可及,但是也正在逐渐渗透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大部分初中生对人工智能是存在一定认知的,为此,可凭借该情况来引入生活案例,可引发学生更多共鸣,方可不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引出教学主题也相对有利。

例如,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可将一段人工智能改变生活的纪录片进行放映,让学生通过观看来加深对人工智能的了解,方可在浅显的认知上加深一层,然后,待学生观看完毕后,要提出与视频内容相关的问题,如视频中出现的人工智能它有什么作用?那么,即可很好的引申出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教学主题,使得学生无形中就被各项教学安排吸引并提升学习专注度和兴趣,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二)以编程软件为依托,强化体验

目前,市面上存在较多款编程软件,信息技术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来酌情的进行筛选和使用,建议信息技术教师采用慧编程软件来丰富课堂教学,该软件除了可以满足基本的动画、游戏等需求,还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然,通过改款编程软件,学生还可与前沿科技接触,方可不断开阔学生眼界并增加知识储备,方可多编程软件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我们建议先从简单的编程操作开始教、开始锻炼,让学生在趣味的编程锻炼下培养逻辑思维并加深对原理的认知,方可为后续加深学习和强化创造力奠定坚实基础。值得一提的是,信息技术教师务必要结合学生学习特点、需求和兴趣来有针对性的将编程软件合理应用,确保学生扬长避短、强化体验,确保学生在教师的鼓舞、指导下进一步提升自主学习力,相信必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效,对人工智能自然加深了一层体会和认知。

(三)重视教师培训,为提升教学品质提供保障

将人工智能引入信息技术课堂中并做好合理实践,并非一件易事,倘若信息技术教师并不具备这个能力,是很难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产生积极教学成效的,为此,还需各所学校重视教师培训,重点对人工智能相关素养进行培训,除了要开设理论培训课来加深信息技术教师对人工智能的了解和认知外,也要积极开设操作课程、经验教学课程等等,确保信息技术教师有能力、有头脑的将人工智能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合理实践与应用,方可不断优化信息技术课堂,也有利于广大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概括。当然,学校还要不遗余力的为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创造进修、校外交流机会,方可让信息技术教师思维及教学行为均得到提升和进步,也只有如此,才可真正为人工智能于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践奠定坚实基础,方可让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成为中坚力量与支撑,方可顺利开展人工智能课程。

(四)利用网络资源,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在以往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教学大多依赖教材,对于教材的依赖程度是较深的,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散、眼界的开阔和认知的加深,不利于对人工智能原理、运用加深剖析,更不利于学生对人工智能产生钻研兴趣,因此,还需信息技术教师在网络环境中,依托网络资源来进一步延展和拓宽教学内容,确保人工智能教学更具全面性、合理性和深入性,方可优化课堂教学体系,利于激发课堂活力和生机。建议信息技术教师多结合教学内容在网络环境中搜寻相关资料、内容、信息,让学生在课堂中看到更多、了解更多、积累更多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知识。除此之外,教师可以为了加深学生理解,鼓励学生在互联网世界中搜寻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咨询和信息,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可确保学生对人工智能形成初步认知。课堂中,信息技术教师还可将学生自行搜集的人工智能相关素材、资料进行阐述,并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看法,更要激励学生发表于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人工智能现象,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习兴趣,利于炒热课堂学习氛围、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利于课堂教学质量及学习质量进一步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处于人工智能时代,且人工智能是未来科技发展的主流方向,其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学实践可视为必然趋势,但是达成该目的并不是件易事。总之,还需信息技术教师做好万全准备并提高思想意识,来以有效的手段开展各项教学工作,切实将人工智能理念灌输给学生,并以各种巧妙的做法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深层次探讨热情,方可强化学生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便于学科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银波.人工智能在高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实践[J].集成电路应用,2020,37(10):46-47.

[2]胡欣华.人工智能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J].电子技术,2020,49(06):138-139.

[3]廖栩,陈雪松.人工智能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以AI双师课堂《救援呱呱》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08):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