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中生物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浅谈

胡文霞

邓州市第二高级中学校,474150

摘要: 由于生物是一门探索研究性比较强的学科,学生对生物教学科目容易产生兴趣。但是高中生物知识相对较难,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此,高中教师需要针对教学现状,创新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发展,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 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
DOI:10.12721/ccn.2023.15710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与发展,学校必须紧跟教育的发展步伐,为教育注入新鲜血液。本文研究了探究性生物实验教学的教学方式,望能为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思路。

一、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的特点

(一)灵活性

因为不同的实验条件产生的实验结果也不尽相同,所以灵活性可以说是高中生物探究实验的一大特点。在生物实验操作课上,教师可以在保证生物实验操作没有危险的情况下让学生灵活变化实验条件,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生物实验教学效率。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通过增加实验变量的方法,得出不同的教学结论,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

(二)探究性

一般情况下,教师通常会遵循教材内容做出相应的生物实验。由于学生通过课本就能了解到实验结果,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兴趣并不高。为此,教师需要转变实验教学思路,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探究性实验与以往的实验有所区别。生物探究性实验中“探究”二字是教学的重点。在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当中,教师不应该直接告诉学生实验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久而久之,学生的探究意识越来越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也更愿意探究各种问题,主动发展自身思维,开阔自身学习视野,丰富自身生物知识,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

二、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教师在教学前进行预实验

为了提高生物实验的有效性,教师有必要提前演示生物实验。在预实验时,教师需要观察实验结果是否与教材一致。如果教师的生物实验不符合教学内容,就需要全面分析自身的实验,严格排查实验的干扰因素。与此同时,教师需要总结实践经验,提高生物实验水平。基于以上做法,教师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实验操作要点,引导学生顺利开展生物实验教学活动。

(二)学生在实验前进行预习

由于学生是教师的教学对象,教师有必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生物实验教学工作。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生物实验,向学生阐述探究性生物实验的重点步骤、注意事项等,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实验规律,以便让学生做好实验准备。另一方面,伴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的信息化程度越来高,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寻找生物实验视频,让学生观看,激发学生操作生物教学实验的兴趣。

(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在传统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教学知识,较少考虑学生对教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为此,教师需要探索全面的教学模式。由于生物实验的步骤相对复杂,学生实验难度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做实验时可以鼓励学生提出实验问题。如果班级上没有学生对教师主动提出问题,教师就可以以反问的方式,向学生提出教学问题,以便提高生物实验教学效率。除此之外,教师需要为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进而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做完一个生物实验步骤之后就需要让学生思考实验的要点,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方法,提高学生对实验的理解能力。同时,学生可以对自身不清楚的实验操作方法对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以便更好地获取实验教学知识。

(四)完善生物实验的设计部分

由于生物实验的严谨性比较高,教师有必要完善生物实验的设计工作。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之中。一方面,高中生需要仔细观察教师的实验操作步骤,记录生物实验的重点与难点。同时高中生可以通过查阅生物实验资料的方法,全面了解生物实验。另一方面,高中生需要制定解决生物实验的对策。由于干扰生物实验因素相对较多,高中生不仅需要学会操作生物实验的方法,而且需要学会解决实验操作不当引发出来的问题,以便提高生物实验效率。

(五)注重课前预习,锻炼思维能力

探究性实验的过程充满了很多的可能性,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前预习中,多多积累一些“为什么”。以“关于有机物鉴定”实验为例,课前预习的时候我们发现鉴定糖还原性所用实验材料是成熟梨,那么为什么是梨子呢?除了梨子,还能用什么来代替实验材料呢?能否用苹果、西红柿和桃子来代替呢?通过实验可以明确这是一个与颜色有关的实验,实验材料本身的颜色很容易对实验形成干扰。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我们还会注意到还原糖的鉴定能用麦芽糖、葡萄糖和果糖等斐林试剂。因为鉴定淀粉会使用到碘液,所以对不同的糖要进行区分验证。这些思考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拥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和空间,且带着问题开展探究性实验针对性更强,对于正确的实验原理记忆也更加深刻。

(六)确立实验目标,开展任务型实验

从某种程度来说,探究性实验成功与否就在于是否解决了某个疑问或某个难题,所以在开展探究性实验活动时要确立一个明确的实验目标。在具体的实验中,需要我们以课程要求为标准,明确自己在探究性实验中的需要完成的认知目标和技能目标,对实验方案进行量化考核。与此同时,可大胆地对实验活动和思维模式进行创新,以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叶绿素实验为例,我们可以进行反复实验,用不同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去探究如何获得同样的实验结果。这种明确探究实验目标和任务的前提下进行的创新性实验活动将对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大有裨益。

(七)勇于动手实践,提升实践能力

探究性实验的几个关键学习环节就是观察、思考、发现和实践,其重点就在于自主实践。只有通过实践,去亲身体验整个实验的过程才能真正理解隐藏在自然科学中的奥秘,感受科学世界的乐趣。我们在进行探究性实验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勇于思考和动手操作,从科学探究方案的设计开始思考,每个知识点的设置及每个实验环节的衔接性。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充分发挥合作的精神和集体智慧的力量,一方面让自己大胆地表达自我思考,另一方面也通过倾听,吸取他人意见。按照自身的实验思路开启一段探究之旅,亲身经历才会更专注地分析失败的原因,进而提升自我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八)掌握观察方法,正确对待偏差

生物实验的最后一步就是将实验结果进行记录、总结和分析,但探究性实验最后一步的重点在于反思不成功的实验结果,反思错误才能快速地提升能力。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需要全面正确地把握每个实验条件,稍有疏忽就会导致实验失败。除此以外,对于出现在探究性实验中仅有细微差别的不同实验结果,一定要对其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分析,理清产生不同实验结果的原因,并设计实验方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要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存在于实验中的一切可能性干扰因素都进行深入分析,这样才能让探究性实验活动体现出更大的价值,也能获得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结语

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举例来讲,有的教师直接告知学生生物实验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再主动思考实验内容,制约自身的发展,从而学生也对生物教学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鉴于以上分析,教师需要着力改变当前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现状,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师琼.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建模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20.

[2]刘善生.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