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烹饪专业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孙赛华

淄博市技师学院,山东省淄博市,255200

摘要: 近几年,现代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发展,在高校烹饪专业实际教学中广泛应用“工学结合”课程标准这一全新理念。食品营养与卫生这门课程是烹饪专业一门十分重要的必修课程,教师应高度重视促进这门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升,注重强调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与能力。鉴于此,本文主要阐述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改革必要性,探讨烹饪专业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烹饪专业;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
DOI:10.12721/ccn.2023.15727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在食品加工和烹饪具体过程中,应格外注意保护和对营养物质进行充分利用,这样才可以切实保证人体健康。各大高校应优化和完善烹饪专业采用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使用价值大幅提高,全面突出职业技能,改进教学方法和优化教学内容,对科学评价体系和高效教学模式加以充分运用,如此既能够将学生学习热情激发起来,又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教育教学效果。由于食品营养与卫生这门课程主要包括生理学、食品化学和食品商品学等不同学科知识,所以应重视其理论性与基础性,以学生理论学习规律为根据,大幅降低理解与应用营养学知识的难度系数。

一、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改革必要性

食品营养与卫生安全不仅与社会大众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存在十分紧密的关系,还与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长远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最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状况百出,频繁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与国计民生。高校开设的食品营养与卫生这门课程主要是一门对人体健康、食品卫生和营养进行深入研究的科学。这门课程既与微生物学和基础医学有关,又紧密联系食品生产、农业科学以及食品科学,应用性与科学性相对较强,有机结合微观和宏观,实践和理论并重,属于融通技能和知识的学科,在促进民众健康水平提高、增进群众体质和预防疾病等诸多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推动食品营养与卫生这门课程不断深化改革,对于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大批高素质、高质量专业食品营养与卫生人才十分重要[1]

二、烹饪专业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科学设置合理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烹饪专业积极组织开展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自身岗位核心能力得到更好培养。在烹饪营养与卫生这门课程中,把实践教学当作实训科目,可以向学生清楚展示在实际工作岗位当中需要完成的一系列工作内容。所以,教师需要科学合理设置相应实训与实验内容,十分有必要开展实训课教学。营养评估实训、营养素检测和设计型营养实践实训是实践教学课程中不可忽视的两大内容。

1.营养评估实训

在烹饪营养教学当中,培养学生为不同人群精心设计营养方案与调查营养状况等能力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烹饪专业学生应以不同地区人群物质条件和饮食习惯为根据,对膳食状况进行分析,最后得出膳食调查结论与报告,并以此为根据给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系统完善营养保健计划。一般来说,营养评估除包括从实验室检测中调查膳食营养状况以外,还主要包括检查较为典型的缺乏营养的疾病与体格测量,在这其中,膳食调查通常是详细调查个人进食数量和进餐次数等,以此来评估膳食质量,正确判断在烹饪加工具体过程中极有可能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将配餐对象本身营养需求问题合理解决。具体而言,学校应组织开展关于调查膳食的实训,对营养分析软件、辅助图谱或者膳食模型进行合理借助;然后与体格测量相结合来测试该人体健康状况,并给出合理科学膳食建议,将严重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诸多临床症状妥善解决,进而有针对性、有计划和有目的的给出一份改善营养状况的详细计划[2]

2.营养素检测

在具体实验过程中,营养素检测实际上就是定量和定性分析烹饪原料当中蕴含的所有营养素,开展与营养素检测相关的实训通常需要对一些高精度的如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等先进仪器进行充分借助,以此来检测和定性定量分析烹饪原料以及成品当中存在的营养素与营养成分,十分有助于学生有效应用新型而又高效的检测手段,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充分认识各种营养素。

3.设计型营养实践实训

快餐企业、工厂企业、学校和食品加工单位都是开展烹饪营养教学主要场所。学校积极开展设计型的营养实训与实践活动,例如,检测酒店内部食物样品、调查饮品菜品实际制作过程,各种酒宴饮品与菜品的营养搭配等,让学生以所学知识内容为根据并进行灵活运用,将在实训中及时发现的各种问题妥善解决,然后做出优化,这不仅能够让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还能够让学生融会贯通,从而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职业技能提升,让学生创新思维得到更好培养。

(二)创新教学理念,切实明确教学目标

烹饪专业之所以会开设食品营养与卫生这门课程,主要目的是对人体健康和食物营养之间存在的联系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积极开展实践以及理论教学,能够让学生对食品营养与卫生这门课程传授的基本技能和讲解的专业理论牢固掌握,从而对健康和食品营养之间的关系有充分了解,进而精心设计出一份详细周密的营养膳食方案,使营养体系得到完善与优化。特别是在新时期的学校中,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大批高质量烹饪专业人才的时候,不仅要高度重视促进学生食品营养搭配能力提升,还要注重强调培养学生个体食品卫生安全良好意识,显著提高学生自身高尚职业道德素养。由于食品营养与卫生这门课程的相关教学有着较强综合性,主要会涉及到膳食结构、食物营养组成、营养性疾病、食品卫生管理和实物吸收消化等诸多内容,所以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来组织开展与这一部门内容相关的教学。具体来说,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得中西方国家饮食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不断涌现出全新的营养搭配方案、食材和食物烹饪方式,学校为全面保证本校烹饪专业学生具备新时期社会所需实际能力,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食品明确提出的新需求,实行课程改革的时候,应与当前社会餐饮行业对于优秀烹饪人才所提出的实际技能和能力要求相结合,及时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获得实用更加强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先进实践技能。

(三)加强建设师资队伍,切实保证烹饪教学质量

烹饪专业开展教学,通常以具备较高责任意识、高尚职业道德、教育积极性和较强专业知识的教师为主要依靠。而一支专业教师队伍,只包括这些远远不够。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高度重视认真学习当前市场最新前沿消息,同时学校还应专门打造出一支兼具专业化与职业化的师资队伍,促进教授营养与卫生这门课程的教师充分了解和牢固掌握基础医学、生物和化学等诸多学科研究前沿,与时俱进建立健全培养和激励师资队伍的机制,主动开创从社会烹饪企业中积极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的新型教学模式,这可以让“双师型”教学团队拥有鲜明的“专兼结合”特点,切实保证推动食品营养与卫生这门课程教学顺利开展[3]

结语:综上所述,在新时期背景下,培养应用型人才,更加注重强调培养的人才必须要具备较强专业技能、广阔知识面和扎实知识基础。烹饪专业在培养人才时应同时兼顾建设学生道德素养和培养学生烹饪技能。以食品营养与卫生这门课程主要教学目标为根据不断创新教学方案和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全面改革和完善课程,能够促进烹饪专业学生专业技能与理论素质全面提升,从而为社会输送和培养大批专业的烹饪人才。

参考文献:

[1]朱东辉.烹饪专业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J].现代食品,2021(04):93-94+102.

[2]鞠美玲.高职烹饪专业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食品,2018,No.757(21):112.

[3]李超,陈福玉,龙宇航等.转型背景下餐饮专业“烹饪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8,35(01):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