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乡村幼儿园五大领域教研活动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雷月月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陂西镇中心幼儿园,713809

摘要: 本文聚焦于乡村幼儿园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教研活动的创新与实践,旨在探索适应乡村教育环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研新模式。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创新策略,并评估了这些策略在提升乡村幼儿教育质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及培养教师专业能力方面的效果。研究发现,创新教研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综合素质的均衡发展,还增强了乡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为乡村幼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乡村幼儿园;五大领域;教研活动;创新实践;教育质量
DOI:10.12721/ccn.2024.15711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引言

乡村幼儿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农村儿童提供基础教育和启蒙教育的重任。然而,受制于资源有限、师资薄弱等因素,乡村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提升面临诸多挑战。五大领域教育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核心框架,对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探索适合乡村实际的五大领域教研活动创新路径,对于提升乡村幼儿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出一套既符合乡村教育特点,又能有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研活动方案。

二、乡村幼儿园五大领域教研活动的创新与实践路径

(一)本土化资源开发与利用,丰富教研内容

针对乡村幼儿园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我们创新性地提出本土化资源开发策略。首先,通过组织教师深入乡村生活,挖掘当地自然资源、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转化为适合幼儿学习的教育资源。例如,在科学领域,利用乡村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开展观察实验活动,让幼儿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在艺术领域,结合当地民间手工艺,如剪纸、编织等,开展传统技艺传承活动,激发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和文化认同感。其次,建立资源共享平台,鼓励乡村幼儿园之间、幼儿园与社区之间的资源共享,拓宽教育资源获取渠道,提升教研活动的丰富性和实效性。

(二)家园共育模式深化,强化教研活动的社会支持

家园共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乡村幼儿园五大领域教研活动中,我们积极探索家园共育模式的深化策略。一是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共同设计并实施符合幼儿兴趣和需要的教研活动,如健康领域的亲子运动会、语言领域的家庭故事分享会等,增强家长的教育参与感和责任感。二是建立家园联系手册,记录幼儿在园内外的学习生活情况,为家长提供科学的育儿指导和建议,促进家园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三是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和培训工作坊,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为教研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社会支持。

(三)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保障教研活动的质量

教师是教研活动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其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到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在乡村幼儿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一是定期组织教师培训,邀请专家学者、优秀教师进行讲座和示范教学,分享五大领域教育的最新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二是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记录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轨迹,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自我评估,促进个性化成长。三是实施师徒结对制度,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指导新入职或年轻教师,通过一对一的指导和实践,加速年轻教师的成长步伐。四是鼓励教师开展行动研究,将教研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通过实践探索解决方案,不断提升教研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乡村幼儿园五大领域教研活动的创新与实践效果

(一)幼儿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乡村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在健康领域,通过户外游戏、体育活动,幼儿的体质得到了增强,运动技能和协调能力得到了提升;在语言领域,通过故事讲述、角色扮演等活动,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得到了锻炼;在社会领域,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培养;在科学领域,通过观察实验、种植养护等活动,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在艺术领域,通过手工制作、音乐舞蹈等活动,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激发。这些变化共同促进了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教师专业成长加速

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实践活动,乡村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教学方法得到了丰富,专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教师们更加注重幼儿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满足幼儿的不同学习需求。同时,教师们的教学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也得到了增强,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教研活动的持续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更加频繁,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团队文化,促进了教师群体的共同成长。

(三)家园共育机制完善

家园共育模式的深化,有效促进了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形成了良好的教育合力。家长们更加了解和支持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能够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为幼儿园提供宝贵的资源和建议。同时,家长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得到了提升,能够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此外,家园共育机制的完善还促进了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为乡村幼儿园的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四、乡村幼儿园五大领域教研活动的创新与实践反思

(一)持续优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

虽然本土化资源开发在提升教研活动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需不断优化和完善。一方面,要进一步拓宽资源开发渠道,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外部资源的合作与交流,引入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要注重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建立更加完善的资源管理系统和共享机制,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二)深化家园共育模式,强化家庭教育的支持作用

虽然家园共育模式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需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一方面,要加强家长教育的力度和深度,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和育儿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更加紧密的家园联系机制,加强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形成更加紧密的教育合力。同时,要关注留守儿童和特殊家庭幼儿的教育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教育支持。

(三)强化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虽然教师专业成长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强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体系。一方面,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和投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资源;另一方面,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师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动力。同时,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团队的共同成长和进步。

五、案例:乡村幼儿园科学领域教研活动的创新实践

以某乡村幼儿园为例,该园在科学领域教研活动中,创新性地开展了“小小科学家”项目。项目以幼儿为中心,以探究性学习为主要方式,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验、记录等环节,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活动中,教师们利用乡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植物、昆虫、土壤等,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活动,如“种子发芽的秘密”、“昆虫的世界”等。同时,教师们还鼓励幼儿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记录结果、得出结论,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幼儿们的科学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对自然界的认知也更加丰富和深入。此外,该项目还促进了教师们的教学创新和专业成长,为乡村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启示。

结论

乡村幼儿园五大领域教研活动的创新与实践研究表明,通过本土化资源开发、家园共育模式深化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显著提升乡村幼儿园的教育质量,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这些策略也为乡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应持续优化和完善这些策略,加强资源开发与利用、深化家园共育模式、强化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为乡村幼儿教育的持续发展和质量提升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 陈华丽.基于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的劳动教育实施途径研究[J].教师, 2023(28):87-89.

[2] 吕节节.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活动设计的问题与对策[J].  2023.

[3] 黄光菊.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开展策略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3:4-6.

[4] 施丽红.五大领域视域下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J].学园, 2022(22):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