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手术室安全管理护理对白内障手术患者临床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强凌云

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眼科,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 目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手术室安全管理护理的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从某院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中选出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其中40例进行常规护理,纳入对照组。40例进行手术室安全管理护理,纳入试验组。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低(P<0.05)。试验组相比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手术室安全管理护理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白内障;术后并发症;手术室安全管理护理
DOI:10.12721/ccn.2024.15706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白内障在眼科疾病中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病因复杂,患者多数为中老年人,典型症状表现包括视力下降、视物模糊[1]。白内障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视力恢复快,效果显著,一般预后良好,具有很高的治疗价值。但是,由于手术会对患者造成一定创伤,加上患者自身患有慢性疾病,身体素质较差等,术后有一定概率发生并发症,例如术后感染、眼底水肿、角膜水肿等,影响术后康复,增加患者疾病痛苦[2]。因此,为了降低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需要加强临床护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病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手术成功率与安全性[3]。以往临床上在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护理时,护理针对性不足,在术后并发症预防方面起到的作用有限,未能充分考虑患者个体差异,难以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4]。手术室安全管理护理涉及术前宣教、业务培训、制度执行、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可以从各种可能引起术后并发症的因素方面入手对患者实施护理,消除危险因素,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避免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80例(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性别:男、女分别20例、20例;最大年龄81岁,最小年龄53岁,年龄均值(70.35±3.15)岁;左眼13例、右眼27例;病程1-5年,平均(3.15±0.42)年。试验组患者性别:男、女分别21例、19例;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53岁,年龄均值(70.40±3.18)岁;左眼15例、右眼25例;病程1-5年,平均(3.11±0.43)年。研究向伦理委员会提交申请,通过审批后执行。

纳入标准:(1)患者接受手术治疗;(2)单眼;(3)对研究知情,签署《同意书》;(4)精神、认知良好;(5)病例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不耐受手术;(2)癌症患者;(3)合并其他眼疾;(4)个人原因不愿参与或者中途退出研究。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第一,向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病因、危害等基础知识。介绍对手术的必要性、作用以及风险等予以告知。让患者认真阅读手术同意书并签字。第二,对患者详细介绍白内障相关知识,回答患者提出的与疾病、手术有关的各种问题。第三,协助患者做好术前检查,准备好手术室、手术物品、药品等。第四,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给予言语鼓励,对其情绪进行安抚,分享以往成功手术的案例,帮助患者消除术前紧张、恐惧,缓解焦虑、抑郁等。第五,严格遵医嘱为患者用药,介绍药物的品类、用法用量、作用等。密切观察患者用药期间的病情变化,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妥善处理。

1.2.2试验组

开展手术室安全管理护理。第一,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手术安全管理护理调理,对护理内容及方式等进行告知,说明意义、作用,让患者予以配合,积极参与。第二,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强调手术室安全管理护理的相关工作内容,对指南、条例等知识进行考核。第三,落实手术室安全管理护理制度,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细致划分,各司其职,采取责任制。第四,认真核对手术患者的个人资料、手术类型,检查药物、手术器械等。做好术前消毒、准备等。第五,做好手术室消毒隔离,术前1小时提前开启层流系统,检测空气质量。第六,做好手术室物品管理,确保无菌性,查对物品的有效日期、灭菌效果等。第七,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协助患者更换体位。

1.3观察指标

对术后发生的并发症概率进行对比。比较对护理的满意度。(1)术后并发症发生。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眼底水肿、角膜水肿的例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发生例数/入组例数×100%。(2)护理满意度。使用自制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的真实看法。分值0-100分。分为非常满意(>85分)、一般满意(60-85分)、不满意(<60分)三个等级。护理满意纳入非常满意、一般满意等级。

1.4统计学处理

(x̄±s)、(n、%)对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进行表达。通过SPSS25.0软件的t检验、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

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试验组对照组低(P<0.05),见表1所示。

表1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n(%)]

1.png

2.2护理满意度两组对比结果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所示。

表2比较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n(%)]

2.png

3讨论

白内障病理特征是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发生混浊,主要病因是外伤、老化、局部营养障碍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6]。年龄增加、青光眼、高度近视、强光刺激、眼部外伤等是常见诱发因素[7]。药物和手术是两种治疗白内障的途径,其中药物仅适用于少数轻症患者,患者没有达到手术标准或者对手术不耐受。白内障的治疗主要是手术,以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为主,技术成熟、疗效好、安全性高。但是,白内障手术依然存在风险,与患者自身状况、临床护理、手术操作等因素有关[8]。如果护理不当可导致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眼底水肿、角膜水肿等并发症。加强临床护理是降低白内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举措。

本次研究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提示手术室安全管理护理可以降低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分析原因: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手术操作及护理质量有较大影响。常规护理未能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未能起到好的作用。手术室安全管理护理围绕手术过程中各种可能引起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对参与护理的人员进行严格要求,对其强化培训,增强手术室安全管理护理意识与能力。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对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完全遵守,各司其职,做好本职工作,为患者提供科学、全面的护理服务,可以保证护理有效,满足患者各方面需求,提高护理质量。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手术室护理是比较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手术过程是否顺利,并且与患者术后恢复有较大关系。做好手术室安全管理护理工作,可以确保手术顺利完成,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操作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另外,手术室安全管理护理可以提高对患者的安全管理水平,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物品管理制度等,对患者身份信息、手术信息等进行全面管理,认真核对与确认。本次研究中对护理满意度更高的一组是试验组(P<0.05),说明白内障患者对手术室安全管理护理有比较高的满意度。分析原因为:白内障患者在手术室安全管理护理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低,手术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小。

综上所述,白内障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采取手术室安全管理护理可以获得预防术后并发症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柳玉林,曲华,杜金库等.老年性白内障日间手术手术室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J].天津护理,2023,31(02):161-167.

[2]徐月.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实施手术室安全管理护理的效果探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10):1239-1240.

[3]韩丽婧,王静,王清如.精准护理对白内障手术患者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手术恐惧程度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26):87-90.

[4]张霞燕,唐红辉.手术室护理方式对白内障患者术中感染因素控制的影响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6):121+129.

[5]裴柳,苏钰斌.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07):129-130.

[6]孙冬云,曹新平.手术室护理路径应用于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实际价值[J].中外医疗,2020,39(33):158-160+170.

[7]吴艳.手术室舒适护理对白内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术后康复的影响[J].临床医药实践,2020,29(11):867-870.

[8]卢柳开.对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实施手术室安全管理护理的效果探讨[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0,37(06):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