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之一,不仅关乎社会发展,同时与国家经济建设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水质环境监测重要性愈发显著。正因如此需对其给予足够重视,探究实践推出安全可靠的措施,为检测质量提供保障,探究实践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强水质微生物检测与质量控制力度,保证检测更为精准有效,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规划方案落实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1微生物检测技术简介
对微生物检测技术实践而言微生物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介质,以此为媒介能够掌握水环境下微生物分布情况,进一步确定资源质量。相比于环境分析技术、物理检测技术等,这一技术的优势在于可规避常规技术不足,虽然运用过程中该技术并不能反映水体污染现状,但可作为辅助方式开展检测工作,在水污染治理方面仍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水质环境监测中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技术
2.1生物传感器技术
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是水质环境监测阶段常用技术,凭借生物属性技术可充分反映微生物具有的特性,以此为基础确定微生物类型以及分布情况。
2.2 PCR技术
PCR技术优势在于检测过程中可快速确定微生物源头,不仅如此该技术在微生物克隆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结合实际情况与需求,选择适当方式运用该技术能够提升检测精度,并保证最终检测结果合理性与真实性。
3水质环境监测中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分析
3.1样品采集质量控制
为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所有采集的样本都必须防止在无菌器皿内。多数水样会随外在条件变化而改变,所以样本采集之前需制定采集方案,确定样本采集位置和时间。操作过程中需开启水龙头冲刷内部,之后将其关闭进行消毒杀菌,之后继续开启清除内部杂质,不仅如此样本采集过程中需注意对水速的控制;在湖泊、河流等环境下采集样本时,首先要将瓶塞放入样本盛装器皿中,沿水流方向收集样本,根据河道走向确定采集点位以及分布数量,当水样进入器皿内应立即密封,之后取出样本;当在采集废水样品、地表水样品时,需要使用已消毒的装置来采集水样。水体的保存方式会影响水体微生物的繁殖。在水样全部采集完成后,采用低温冷藏的保存方法,并在2 h内将水样送往实验室。在运送的过程中为了防止装置水样的容器发生破裂,应当进行有效的固定保护措施。
3.2实验室检测系统质量控制
3.2.1实验室环境控制
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环境,同时也应保证温度的稳定性,不得出现较大的灰尘,实验室内应使用集中式空调,以有效控制杂菌污染。同时也可充分确保培养箱的稳定性,规避培养基和分析填平受潮等问题。此外,还应设置独立区域,完成培养基配置,为其提供纯无菌环境。采用挂画的最后一道漆覆盖墙壁,做好清洗和消毒工作。地面要求材料应具备防水、光滑和清洁方便的特点,应适度拓宽工作台,台面不得出现透水问题,且应具备较高的光滑度,无明显缝隙。在实验的过程中应保持空气清新,利用RODAC平皿、细菌密度平皿等监测空气和台桌面的清洁度。
3.2.2培养基质量控制
配制好的培养基应详细记录配制人、配制日期和培养基的名称及数量等,并采取无菌方式检查对照培养皿的性质。
3.3水质微生物样品检测质量控制
3.3.1菌落总数检测质量控制
不断摇晃水样直至呈现出均匀特性,随后进行接种操作,使细菌可以在样本中均匀分布,沿器皿内壁稀释水样,以免出现检验液体与水样相混合的情况。同时将水样倒入培养器具中,不得随意开启器具,以垂直状态将吸管放入其中,以便水能够流空。擦净吸管尖锐部分清除剩余液体,禁止将剩余液体吹出。为防止细菌成为片状体,将水样放入平皿当中静置一段时间,随后混入营养琼脂培养基,待物质凝固之后进行进行翻转培养,通过这种方式控制细菌繁衍速度。
3.3.2大肠菌群检测质量控制
为使水样和乳糖发酵能够完全混合在一起,接种完成之后应持续摇晃试管,而且乳糖发酵过程中会出现少量气泡或不出现气泡,但通过观察发现操作阶段管壁有气泡生成,并不断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应继续实验加以验证,观察初发酵阳性培养过程。选择合适的菌落数,为保证大肠杆菌群的检出率准确性,所选菌落应具有代表性,并结合具体情况实施增加数量,避免出现假阴现象影响检测质量。
3.4结果评价质量控制
3.4.1操作精确度控制
从特别的水样当中选择15个阳性水样,完成双样分析。确定数据的对数。若在结果中出现零,应全部加一后计算其对数值。认真计算每一个对数的叉乘,同时计算叉乘的平均值。随后,取10%的例行水样,开展双样分析。若二者的差值高于平均值的3.27倍,则证明化验员的精密度控制效果不佳。此时,应改变上一次精密度检查后的分析结构,明确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而后可继续开展分析工作。
3.4.2无菌检查
试验过程中应采用灭菌水取样,仔细检查培养基、玻璃器皿和器具是否处于无菌状态。如侵入杂菌,应否定该材料试验后获取的数据。试验时至少对一个水样开展重复分析,并就水样总量的10%做重复分析。如实验过程中处于多人操作的实验室,应做好阳性水样的平行分析,以保证操作的便捷性和科学性。
4结语
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基于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下降,水质环境检测显得非常重要,而微生物监测又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此应加强对细节的把握完善实验流程,确保各项环节能够切实执行,为微生物检测提供质量保障,优化工作取得的最终效果。当前,水质环境监测水平不断提升,自动检测在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微生物检测对于水质控制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对其给予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焦萌.关于水质环境监测中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探究[J].当代旅游:下旬刊,2018(5):1.
[2]张艮珍,陈少泓.探究水质环境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J].广东化工,2020,47(13):2.
[3]仲晓倩,倪蕾,郑雯倩.水质环境监测中微生物监测的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3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