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水利工程材料检测中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措施研究

何秉南

杭州富水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311400

摘要: 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水利工程建设逐渐增加。而水利工程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工程结构的稳定性、耐久性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水利工程中常常面临各种复杂的自然环境和外部载荷,如地震、风雨等自然灾害,以及长期使用和老化。因此,对材料的检测与试验不仅仅是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更是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可靠性的一种前瞻性与防范性措施。通过深入探讨水利工程材料检测中影响因素及其优化措施,以期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工程成本,促进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水利工程;材料检测;影响因素;优化措施
DOI:10.12721/ccn.2024.15741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施工材料的质量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水利工程材料质量可以为工程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也能为后期施工提供一定保障。施工人员要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及针对性强的材料检测技术。通过开展检测工作,能了解各材料的具体情况,判断是否符合施工所需。因此,水利工程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开展专门的材料检测工作,加强材料质检,为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排除材料方面的隐患,保障工程顺利进行,实现预期建设目标。

1水利工程材料检测的重要性

施工材料的质量影响水利工程使用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美观性,通过检测可确保施工中使用的水利材料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保障工程质量。一般情况下,施工材料的检测主要对建筑材料质量问题进行检验,只有经过质量检验的施工材料才可以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使用,此项工作是保证水利工程整体质量的前提。分析水利工程中的坍塌事故不难发现,部分事故是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偷工减料、使用质量不符合建设标准的施工材料等引起的。因此,为了保证水利工程符合建设标准,需要确保使用的施工材料符合建设标准。选择合格的施工材料,有利于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提高工程结构的使用性能,进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水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加强施工材料检测可以有效防止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避免材料质量问题导致的工程质量事故,从而提高施工效益。

2水利工程材料检测中影响因素

2.1环境因素的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整体需要的时间较长,且水利工程项目的规模越大,其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久,在这种情况下,施工材料无法及时使用,会出现存放条件不达标而影响施工材料质量的问题,加上管理人员对施工材料的存放要求不清楚,导致施工材料施工时使用的材料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问题。对此,重视施工材料的环境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是施工材料质量检测中的重要内容。需要确保检测效率及结果的准确性,以保证施工材料实际使用时的性能与标准之间的误差在可控范围内,从而避免影响施工质量。

2.2检测人员技术水平低

由于部分检测人员没有接受足够的高质量教育和培训,缺乏系统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所以对试验方法、操作步骤、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要求不够了解,无法准确进行试验检测。水利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是一个需要丰富经验的工作,但部分检测人员缺乏实际操作经验,没有经历过大量实际试验的积累,无法应对特殊情况,也无法处理试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另外,现有检测人员并没有保持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意识,没有持续跟踪行业最新标准、技术和方法,导致无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很难适应目前水利工程材料试验检测领域的要求。

2.3检测设备与检测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发展迅速,但是建筑材料检测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存在检测设备陈旧、检测技术落后等问题,导致建筑材料检测不够精确,甚至存在不能对部分检测要求高的建筑材料进行全面检测的现象。除此之外,部分施工企业因资金不足,用于购置仪器设备的资金有限,所购置的设备精度不足,难以满足一些材料性能检测的精度要求,从而造成实验结果的误差过大,参考价值不高。

3水利工程材料检测优化措施

3.1加强材料检测环境的力度把控

在水利工程材料检测工作中,检测人员需要对检测环境高度重视,防止其对检测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首先是材料本身,不同的材料在检测时需要不同的处理措施,对检测人员的检测操作进行规范化管理,才能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对混凝土和水泥等材料,可以制定统一的检测标准,同时针对这些材料的检测温度和湿度等进行严格的控制。若检测环境无法达到标准,可以通过增加塑料薄膜等方式对检测环境进行优化。检测环境需要保证材料存放一段时间而不会出现变质等问题,同时还需要对材料存放环境进行清洁,保证其存放在标准的检测环境,且在存放和检测期间不受外界其他因素的影响。另外是确认水利工程材料的检测环境是否符合标准,确认其对最终结果是否造成影响,若在进行材料检测过程中出现环境温度变化较大的情况,检测结果的误差也会较大。对此,为了避免这一影响,可以在检测期间对检测空间增加温湿度调节设备,通过这一设备对检测环境进行科学调控。

3.2提高检测试验人员的技术能力

在水利材料检测试验领域,人员的技术能力直接关系到测试的准确性和效率,因此,对人员的持续培训和能力提升至关重要。首先,专业知识培训是提高技术能力的基础。其次,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同样至关重要,涉及各种测试设备的正确使用、维护保养,以及及时排除检测设备的一般故障。而操作技能的提升不仅能够提高测试效率,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第三,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检测试验人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最新的测试方法和技术。通过定期的培训、召开研讨会和技术交流会,确保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始终处于行业前沿。最后,评估和认证制度的建立也是提高技术能力的重要手段。应通过定期的能力评估和职业资格认证,确保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符合行业要求,并激励其不断进步。

3.3定时更新材料检测的设备

实验设备的精准度是影响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水利工程材料检测机构在使用实验设备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实验设备的保养和保修,定期对实验设备的参数进行校正,如果实验设备的参数出现了误差,那么实验结果将无参考价值。如果实验设备使用年限过长,实验精度达不到实验要求,实验检测机构要及时进行更换,避免实验设备老旧引起的实验误差。

3.4强化样本取样的规范性

水利工程材料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依赖于规范的样本取样。代表性位置的选择是规范取样的关键,要在工程结构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确保采样的材料真实反映整个结构的性能,避免偏差,提高检测结果的可信度。此外,充足的样本数量是规范取样的重要方面,能更全面地覆盖水利工程材料的异质性,确保检测结果具有代表性。在取样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确保样本数量足够,可提高检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最后,规范的样本处理过程,包括保存、标记、运输等,按照规范进行操作,有助于防止污染和损坏,确保取样的可靠性。这些规范措施共同致力于提高水利工程材料检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项目的质量评估提供可靠基础。

结语

在水利工程中,控制材料质量尤为重要,因此,工程单位应加强对材料质检工作的重视。在此过程中,要做好材料检测的规范管理工作,健全管理机制,完善各项标准,并加强对取样过程的管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品送入实验室。同时,要加强实验室管理,发挥检测技术优势,获得更加科学、精确的数据信息,提高材料检测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霞.浅谈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问题与对策[J].散装水泥,2022(6):53-54,57.

[2]陈小军.水利工程现场建筑材料检测方式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8):285-286.

[3]关云龙.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及措施探究[J].四川水泥,2021(1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