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慢性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慢性肾病不仅会损害患者的肾功能,还可能导致一系列的神经内科并发症,例如脑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病变和认知功能障碍等。这些并发症在给病人增加痛苦的同时,也严重地影响其生活质量。所以探讨老年慢性肾病患者神经内科并发症及临床管理策略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改善其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800例老年慢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肾病的诊断标准,并排除了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年龄在60-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5岁。其中男性患者420例,女性患者380例。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研究对对照组患者采用慢性肾病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其目的是通过综合管理保持肾功能平稳,减缓病情发展速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制定治疗方案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临床表现而定,以保证治疗针对性及有效性。(1)饮食控制为慢性肾病的治疗提供了依据。对照组病人经指导后按照低盐,低蛋白,低磷饮食原则进行饮食,减轻肾脏负担并控制血压及血磷水平。更具体地说,为了防止过多的蛋白质代谢产物给肾脏带来额外的压力,患者的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被严格限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之间。与此同时,还对钠盐摄入进行了严格限制,有助于控制血压和防止高血压及并发症。另外也有人提出病人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来改善肠道健康和减轻肾脏负担。(2)血压管理在慢性肾病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高血压既可加速肾功能恶化,又可诱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故对照组病人都进行严格血压监测与管理。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状况,为其开出降血压的药物,例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者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这类药物在对肾脏有保护作用的前提下,能有效地降低血压并帮助减缓肾功能继续恶化的速度。用药量将根据病人血压水平及肾功能状况个体化调节,保证治疗安全有效。(3)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血糖的控制显得格外重要。医生根据病人血糖监测结果开降糖药,比如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或者胰岛素。这类药物的应用将根据病人血糖水平及肾功能状况加以调节,从而避免体内药物蓄积及降低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另外医生还建议病人适当锻炼及调整生活方式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在药物疗法上,对照组的患者可能还会接受其他的辅助治疗措施,例如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来预防血栓的形成,或者使用降脂药物来调整血脂水平。这类药物的应用同样也需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及肾功能状况个体化调整才能保证治疗安全有效。治疗期间医生将定期评估病人,其中包括肾功能,血压,血糖和血脂的监测及观察药物副作用。采用上述综合管理措施后,对照组在保持肾功能稳定和控制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获得积极治疗效果。总之,对照组治疗方案全面详细,涉及饮食控制,血压及血糖管理。对照组经个体化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后,对保持肾功能稳定及控制并发症发生率均有积极治疗作用。这些治疗措施既有利于改善其临床症状又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从而为慢性肾病长期治疗提供有效策略。今后的研究应该不断地探讨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更好地服务于病人。
1.2.2 观察组
本次研究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较为综合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目的是对慢性肾病患者神经内科常见并发症实施有效治疗。该综合治疗策略既包括慢性肾病常规治疗,又特别强调干预神经功能障碍,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降低并发症。对于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更详细的治疗方案。为改善脑循环而给病人服用尼莫地平等钙通道阻滞剂使脑血管扩张和脑血流量增加。药物的剂量一般从每天30mg开始,但根据病人的特定反应和耐受程度,可以逐步调整到每天60mg。应用尼莫地平是为了通过它的血管舒张作用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以减轻慢性肾病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另外阿司匹林和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已列入治疗方案中,用于防止血栓形成和降低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阿司匹林的起始剂量通常是每天100mg,但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到每天75mg或150mg,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营养神经中观察组给予维生素B群尤其是维生素B12与维生素B6促进神经细胞修复与再生。维生素B12的常规剂量是每天500-1000微克,而维生素B6的剂量则是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来调整的,通常是每天50-100毫克之间。补充这些维生素对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非常重要,特别是慢性肾病患者,因肾功能损害,维生素代谢及排泄都会受影响而需追加。另外,观察组中的患者可能还会服用一些神经营养药物,例如神经生长因子,以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和修复。这类药物的应用目的是通过对神经细胞产生直接影响,促使神经细胞修复与再生来提高神经功能。物理治疗在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案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康复训练是由运动疗法与作业疗法两部分组成,其目的是通过具体的锻炼与活动来提高病人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如平衡训练、协调性训练等可增强病人运动控制能力、降低跌倒风险。针灸疗法是通过激活特定的穴位来达到缓解疼痛、优化血液循环以及增强神经功能的效果。这些物理治疗措施一般都是由专业物理治疗师指导,保证治疗安全有效。在观察组治疗方案中,心理支持又成为一个关键环节。心理咨询是专业心理医生为帮助病人处理因疾病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及情绪困扰而进行的。心理治疗既关注病人情绪状态又涉及认知行为疗法以帮助其建立主动应对机制。另外,家庭的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对患者家属的教育,可以增强他们对疾病的了解和认知,进而为患者创造一个更优质的家庭氛围和情感支撑。总之,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案以常规治疗为主,加入神经内科并发症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心理支持多因素干预后神经功能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1.3 观察指标
在本研究中,我们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了详尽的临床观察,以评估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具体观测指标有:(1)肾功能指标:通过监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变化来评价肾功能改善程度。我们预计治疗结束时观察组SCr,BUN含量会明显降低,对照组改变幅度相对更小。(2)血压控制:在慢性肾病管理中,血压是一个关键指标。我们对治疗前、后病人收缩压、舒张压含量进行记录,计算出平均血压值。我们期望观察组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血压控制会更加理想并且平均血压值会明显下降。(3)血糖控制: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本研究采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监测评价血糖控制。我们预计观察组的HbA1c水平经过治疗会显着提高。(4)在进行神经功能评估时,我们使用了神经功能评分量表,例如改进的Rankin量表(mRS)和Barthel指数,来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详细的神经功能评价。我们预计观察组治疗之后神经功能评分会得到明显改善。(5)生活质量评价:采用SF-36健康调查问卷评价病人生活质量。我们期望观察组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生活质量评分会得到明显的改善。(6)关于并发症的发生率,我们记录并对比了两组患者在治疗和随访期间出现的各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包括脑血管问题、周围神经的病变以及认知功能的障碍等。我们期待观察组经过治疗之后这些并发症发生率会减少。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 检验。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症状改善情况
通过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具体数据如表1:
表1:患者症状改善对比表
2.2 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在治疗后有显著提高。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表2:生活质量对比表
2.3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表3:治疗前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表
2.4 药物副作用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较低。具体数据如表4所示:
表4:治疗前后药物副作用发生对比表
3. 讨论
本文旨在探究老年慢性肾病患者神经内科并发症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及有效临床管理策略。结果揭示老年慢性肾病病人神经内科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这些并发症明显不利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结果发现:采用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心理支持在内的综合临床管理策略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及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关于药物治疗,该研究尤其强调个体化治疗方案。观察组治疗期间根据自身肾功能,血压及血糖的具体情况严格调整用药种类及用量。以高血压患者为例,我们采用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进行治疗,这些药物不仅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还具备保护肾脏的功能。剂量调整方面,遵循循证医学指导原则以保证治疗安全有效。另外,对神经功能障碍者,采用神经营养药物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来促进神经修复及防止血栓形成。物理治疗也在这项研究中展现出它的重要意义。康复训练、针灸等物理治疗手段不仅有利于改善病人运动功能、神经功能,而且能增强其生活自理能力。在实施物理治疗时,将患者实际情况与治疗目标相结合,并在专业物理治疗师指导下保证治疗科学有效。心理支持对老年慢性肾病患者也是必不可少的。该研究以心理咨询与家庭支持相结合的方式来帮助病人处理因疾病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与情绪困扰。心理支持既有利于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又能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进而提升整体治疗效果。总之,老年慢性肾病病人神经内科并发症需考虑诸多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心理支持多方面综合管理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及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今后研究要不断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策略包括研发新型药物,发展更为先进的物理治疗技术和创新心理干预方法,希望能给老年慢性肾病患者带来更全面,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海丽,陈舜杰,王锐艳,沈利,张勤,朱蕊.非布司他治疗老年4~5期慢性肾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疗效[J].临床军医杂志,2021,49(01):73-74+76.
[2]洪玉婷.首次腹膜透析慢性肾病患者低血钾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J].慢性病学杂志,2020,21(08):1256-1257+1260.
[3]翟学锋.坎地沙坦不同用药剂量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3期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肾功能的影响[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0,30(03):43-44.
[4]洪玉婷.首次腹膜透析慢性肾病患者低血钾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J].慢性病学杂志,2020,21(06):910-912.
[5]宋涛,宋敏,孙梦涵,李勇,时培苗,秦景梅.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10):2019-2023.
[6]李金芳.慢性肾病老年患者的综合干预护理[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05):202-203.
[7]高亚男,张志茹.慢性肾病患者疾病感知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9,19(11):816-819.
[8]李海燕,沈光莉,刘文宏,张运,戴缤.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慢性肾病与小血管病变的关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21(09):906-909.
[9]吴巧.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与肌肉量减少的相关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9.
[10]潘凌蕴,杜晓凤,朱玲,吕桂兰.老年慢性肾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19,21(01):92-94.
姓名,冯静 出生年月,1988.07 性别,女 籍贯,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
民族,汉 学历,本科 职称,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