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资源,优化学习方式
情境教学是通过创设真实、生动、具体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中,情境教学能够将抽象的生物科学知识融入到具体的生活、生产情境中,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情境教学还可以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二)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核心素养强调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而非单一的知识掌握。通过情境教学,高中生物课堂能够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具体而言,情境教学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知识:联系实际,增强生物知识的实用性。情境教学中,教师将生物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生物知识的实用价值,进而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知识整合,形成知识网络。情境教学不仅仅是对单一知识点的呈现,还能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而提高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果。情境教学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能够突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核心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有助于发掘学生个人潜力,促进职业生涯规划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还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未来发展。通过情境教学,教师能够更好地发现学生的特长和兴趣,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同时,情境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高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现状
(一)教师理解存在偏差,教学理念相对落后
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于情境教学的理念和应用存在一定的偏差。他们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考核,而忽略了情境的创设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一些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落后,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难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变革和学生的需求。
(二)课堂教学方法较单一,知识理解较浅
当前高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中,一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较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部分教师对于知识的呈现过于简单,没有深入挖掘知识的内涵和实际应用价值,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层次,难以掌握核心内容。
(三)学生学习兴趣欠佳,教学质量不高
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和知识理解较浅,学生对生物课堂的兴趣逐渐降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四)教学停留在课堂上,实践运用不足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不仅应关注课堂知识的传授,还应注重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然而,目前一些教师只注重课堂教学,而忽略了与实践运用相结合,导致学生无法真正掌握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持久性和学生的未来发展。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策略
高中生物课堂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场所。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科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下是一些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策略:
(一)借助多媒体创设可视情境,直观展示教材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可视情境,将抽象的生物知识以图像、视频等形式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例如,在讲解细胞结构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细胞器的形态和功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二)借助生活素材创设生动情境,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生物科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教师可以借助生活素材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将生物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例如,在讲解酶的作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事物与酶有关,并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酶的催化作用。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酶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借助实验过程创设问题情境,锻炼学生科学思维
实验是生物学科的重要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实验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的问题和现象,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例如,在讲解植物光合作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并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中植物的生长变化和光合作用的产物。通过实验过程的问题情境创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四)借助小组合作创设探究情境,建立高效生物课堂
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小组合作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建立高效的生物课堂。例如,在讲解基因工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基因工程的应用和未来发展前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情境的创设,可以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五)借助社会热点创设真实情境,落实社会责任和生命观念
生物科学是一门与社会紧密相连的学科,教师可以借助社会热点创设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和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在讲解传染病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当前全球面临的传染病问题和社会责任,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通过社会热点真实情境的创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和社会责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借助多媒体、生活素材、实验过程、小组合作和社会热点等方式创设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观察能力、合作学习和社会责任感等核心素养和能力。因此,教师应注重情境教学的实施和应用,以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试析课堂情境的教学效应[J]. 王晓青.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02)
[2] 用学历案来进行生物学课堂情境中的学习[J]. 叶丽英.生物学教学,2017(03)
[3] 巧设课堂情境 提升核心素养[J]. 国春燕.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10)
[4] 创设课堂情境 提高教学质量[J]. 李继学.保山师专学报,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