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是成功的前提,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在高三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学生的成绩好坏而对其进行区别对待。其次,教师应该与学生多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再次,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最后,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成为学生的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另外,师生之间要有良好的交流,通过沟通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隔阂。例如,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教师可以主动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帮助;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总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二、注重课堂提问技巧,提高学生参与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例如,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它有哪些类型?”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各种氧化还原反应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一个全面、清晰地认识。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例如,在讲解离子守恒定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出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到离子守恒定律的重要性,而且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提问时,教师要注意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和角度。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直接问学生;而对于一些比较复杂或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则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讨论,然后再由老师进行总结。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精神。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在高三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工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讲解化学反应速率时,教师可以借助动画演示反应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化学反应的变化过程,从而加深对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软件进行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反应的过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而,多媒体教学并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其局限性。由于多媒体设备容易出现故障或损坏,因此教师需要经常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此外,教师还要注意控制好多媒体播放的时间,避免浪费时间和资源。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使用多媒体工具,充分发挥其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加强归纳总结,呈现考点
高中学生即将面临高考,焦虑、紧张、担心等心理极易出现,尤其是还没有将所有化学知识“吃透”的时候,学习信心和考试信心都不是特别高,极易出现计算失误、解题步骤不准确、理论概念出现偏差等情况。尤其是新高考制度执行背景之下,学生对考题变化、考查点变化等情况感到害怕。而且,新高考制度执行背景之下,高中化学试题更为强调化学知识的“应用性”“综合性”“基础性”“创新性”。基于此,高三化学教学创新的过程中要求高中化学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尽量保证将考点融入教学过程,让学生对题型变化、考试侧重点达到掌握。
例如:高中化学“烃”“烃的衍生物”相关知识属于新高考制度之下的重要考查点,且烃、烃的衍生物相关知识内容的化学应用内容较多。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归纳总结烃、烃的衍生物相关知识内容的重难点部分,将“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的基本概念作为切入点开展教学。同时,在进行习题练习和应用练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思考,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这样,烃、烃的衍生物相关知识内容就得到了归纳总结,考点也充分展现了出来,学生也能通过习题练习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自信心。
五、拓展学生思维,强化核心素养
高三化学教学创新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还需要积极转变自身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摒弃以往单一、乏味、流程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展现化学知识的多维度,让高中学生将注意力投入化学教学全过程,潜移默化中完成高中学生化学思维的拓展和延伸,推动核心素养的培育。具体来说高三化学教学创新过程,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高中学生在化学理论、化学知识、化学实验等内容的学习和感知过程中主动思考、自主思维,并在教师教学引导下将难以解决的化学问题和难以理解的化学概念实验归纳总结,形成有条理、有步骤、有技巧的思考过程。这样,学生便会将这种思维发展意识转化为思维拓展能力培养,在以后的化学学习中可以更快找到理解思维和学习思维。
六、引导实验探索,加深知识理解
无论什么学科,科学有效的学习思维都是极其重要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切入点。所以,高三化学教学创新,高中教师开展化学教学还需要将化学思维构建、实验探索引导、知识理解加深作为重要路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学生印证知识、观察现象的最佳途径。因此,高中化学教师需要依托实验教学,将思维养成作为关键,引导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多思、多想、多做、多看、多分析,并通过思考和分析逐步完成化学学习思维的搭建,进而让高中生学会采取多元化的方式解决化学难题,尤其是采取灵活简单的解题技巧解答化学习题。具体来说,化学实验教育教学开展之前,高中化学教师务必充分研读教材内容、明确实验教学方向,归纳总结实验教学中可实施核心素养培养的元素,并寻找核心素养培养和教学开展的切入点。这样,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才能在教师引导之下进行实验操作、接受知识传递,并在这一过程接受核心素养培养。
结语
化学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的关键部分,不但是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途径,也是决胜高考的重要辅助。在新高考制度执行背景下,高三化学教学创新不但要以学生的实际学情和真实学习需求为基础,还要在传统化学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着力为学生营造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高三化学教学创新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创新、不断总结、不断深化认知,将晦涩难懂、抽象复杂的知识具体化,做到知识内化吸收和知识体系建立。
参考文献
[1]袁君亚.基于思维模型建构的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以“平衡原理的应用”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07):21-25.
[2]孙亚红,熊辉,申敬红,等.问题解决学习在高三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基于证据推理与变化观念分析复杂体系中的反应[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0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