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

殷娟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汤逊湖学校,430074

摘要: 在初中教育中,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化学知识的抽象性和难度,不少学生对化学学习缺乏兴趣。这篇文章的目标是研究如何在初中化学课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通过实际的案例,提出科学的教育手段和策略,以期为优化化学教育成果提供借鉴。
关键词: 初中化学;学习兴趣;教学策略;案例研究;教育效果
DOI:10.12721/ccn.2024.15707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引言

在基本的教育过程里,初级中学的化学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起着关键的角色。但是,许多的学生在接触这门学问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挑战和乏味的事情,这不仅降低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也对他们的学业成绩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作为一门依赖于实验的自然科学,化学的实际操作与应用价值极高。所以,在进行化学课程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至关紧要的。这篇文章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关键作用为基础,研究和分析初级中学的化学课程所面临的挑战,同时,也会根据具体的情况,给出适当的教学建议。

2.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的重要意义

在进行初中的化学课程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关键。这种热情对于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化学知识点多且抽象,如果学生对化学不感兴趣,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因此,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通过有趣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通过实验室中的动手操作,学生可以观察到化学反应的具体过程,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初中阶段是学生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有助于他们在未来选择与化学相关的学科或职业,进一步发展自身的科学素养和技能。例如,有些学生可能会因为在初中阶段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而选择继续深造化学相关的专业,进而投身于科研或教育事业。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3.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的问题

尽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目前,不少化学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课堂内容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化学反应原理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进行理论讲授,而不结合实际实验或生活中的实例,学生很难对知识产生直观的感受,进而丧失学习兴趣。此外,一些学生可能对某些化学概念或知识点没有足够的理解,这又会导致他们失去学习兴趣。

实验教学资源不足,学生缺乏动手实践的机会。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设备、场地等条件限制,不少学校的化学实验教学难以全面开展。学生无法亲身参与实验操作,只能通过教师的演示或书本上的描述来理解化学反应过程,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评价体系不完善,无法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的化学教学评价多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体系容易使学生将学习化学等同于应试,忽视了对知识的实际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例如,学生可能会在考试中通过死记硬背获得高分,但对化学反应的实际过程和原理却一知半解,学习兴趣也因此难以长久维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升化学教学质量和水平。应该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化等,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4.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的对策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课堂趣味性和互动性。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实验教学、情景教学、合作学习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节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铁钉生锈、水烧开产生蒸汽等。然后,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观察这些现象的具体过程和原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实验现象和结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加强实验教学,提供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学校应尽可能提供充足的实验设备和资源,鼓励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操作。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节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金属镁与盐酸反应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和生成的氢气泡沫,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化学反应的奇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虚拟实验平台,让学生在实验室条件受限的情况下,通过模拟实验进行学习,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完善评价体系,注重多元化评价。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例如,可以通过实验报告、课堂表现、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探究能力进行评价。在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与生活》一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课题研究,探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并通过展示和汇报的形式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其全面发展。

注重课外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化学兴趣小组、科学实验竞赛等活动,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平台。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化学《物质的构成》一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化学模型制作比赛,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原子模型、分子模型等,深入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化学科普书籍、观看科学纪录片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完善评价体系和注重课外延伸等策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效果。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初中化学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化学教育的发展。

5.结束语

对于提升初中的化学课程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至关重要。采用科学且适当的教育方法,能够显著地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加强他们的自我驱动力与活跃度。希望本文提出的策略和对策,能够为初中化学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化学教育的进步。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业孔,LiYekong.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 2009(10):2.DOI:10.3969/j.issn.1002-3275.2009.10.019.

[2]李奎瑶.探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J].传奇故事, 2023(1):71-72.

[3]马继红.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J].  2020.DOI:10.12252/j.issn.2096-627X.2020.06.993.

[4]徐志龙,雷咸华.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J].读天下(综合), 2020, 000(016):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