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尹雪琳

湖南省洞口县第一中学,湖南,422300

摘要: 学科素养的提出以及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新的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一言堂的模式已经被逐渐淘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维更加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始注重学生学科思维的培养。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有效思考,促进生物学科素养的养成,也是教学过程中运用最多的教学手段之一。本文就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和运用技巧进行论述。
关键词: 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法;应用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08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高中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师想要突破生物教学瓶颈,就必须加强教学创新,积极引入探究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启发式教学法是对创新教学手段的总括,其实施目的主要是解决传统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思维僵化、探究能力不足等问题,是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突破性发展的主要途径。基于此,在新时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将生物课程与探究启发式教学法有机整合,为学生构建更加灵动的生物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一、注重启发性教学语言的使用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当明确自身角色,改变以往教学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扮演好引导者、组织者、指导者角色。而生物教师所用的教学语言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知识学习成效,因此,为了更好地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运用生活化且具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注重灵活运用授课方式,多使用一些具有趣味性、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探索生物知识的兴趣,使得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生物知识。

二、采用生活化方式进行思维启发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合理利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而实施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启发,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生物教师在应用启发式教学法时,应注重思维层面的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进而逐步提升生物思考能力。

讲到有关“植物生长素”相关内容时,生物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果种植一盆植物并将其放置到阳台中,保持一段时间不移动,观察植物会朝向哪个方向生长,有哪些表现,并分析原因。”这一现象是学生日常生活可以看到的,有助于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通过教师生活化问题的提出,学生开始回想自家阳台盆栽生长情况,提高了学生探究欲望。此时,生物教师不要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而应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析,借此提升学生思考能力。

三、积极创新生物实验教学

针对高中生物知识点的学习,需要依托各类实验进行验证,对此,教师可以在实验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得到启发,提升知识探究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合作学习小组的方式,自主探究生物实验,使学生深入、全面地了解并掌握生物知识点。通过教师的启发,指导学生参与到生物实验中,自主获取知识规律。

以“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生物实验为例,为保证整个启发式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当在课前制订好实验操作方案,明确实验原理,全面梳理好实验主要内容,并总结出实验操作中的关键问题、各类细节问题。在具体实践中,需要综合考量多方面的问题,例如,在鉴定肉组织、糖类物质时,需要选取何种试剂,鉴定黄豆组织蛋白质应当选用哪种试剂。此外,还要确定好试剂用量,明确相关内容,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当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探究时,一定会遇到各种问题,如不会补充试剂、操作不规范等,此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抓住时机给予有效提示,使得学生思考、判断操作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在此基础上,学生逐步添加试剂,并判断出不同实验呈现出来的现象,做好记录,而后利用实验得到的结论回答生物问题,从而在巩固现有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实现启发式教学目标。

四、设计递进性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探究

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进行启发,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与生物知识相关的问题,通过递进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讨论、分析、总结。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当注意提问的细节,不仅要从教学内容出发,同时,还要保证问题设计要体现足够的启发性、价值性、开放性,使学生可以从不同视角分析生物问题。比如,教师讲到有关人体免疫、人体稳态相关内容时,由于学生并不了解何为人体免疫、人体稳态,对此,生物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引入“生老病死”“人体免疫功能”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可以引入“抗原设计”,判定抗体、免疫系统组成等各类问题,使学生充分认识免疫系统的不同防线。而后,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如感冒,具体分析出是何种原因导致身体防线被破坏而引发的感冒。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培养了学生思考和学习能力。

五、有效发挥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思维

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提升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分析高中生物知识可知,很多理论性知识学生一时很难理解,对此,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配合多媒体技术,借助视频、图片等载体,多种形式呈现出教材知识,提升生物知识生动形象性,从而全面提升教学成效。

例如,在学习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时,该知识点本身非常抽象,为保证有效启发学生思考,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以视频的方式展示模型,增强学生对生物膜流动情况、模型基本镶嵌形状等内容的认知,强化记忆。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调动学生视觉、听觉、感觉等,提升学习效果,保证教学质量。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实施探究启发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和思维活性,强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与综合能力,从而收获丰硕的教学成果,实现探究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王鑫.探究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现代盐化工,2021(3):143.

[2]马奉明.探究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2021(23):132.

[3]武文广.探究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学苑教育,202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