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护理满意度分析

杨德艳

安龙县人民医院,贵州省安龙县,552400

摘要: 目的:分析功能锻炼+骨折康复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共计58例,均于2023.03-2024.03参与研究,并依据随机法行分组处理,一组设为对照组,一组设为观察组,分别开展骨折康复护理、功能锻炼+骨折康复护理,对比不同的干预价值。结果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较高,对照组较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康复相关指标,观察组的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负性情绪评分,干预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其中观察组的评分更低。结论:对骨折患者开展功能锻炼+骨折康复护理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功能锻炼;骨折;康复护理;护理满意度
DOI:10.12721/ccn.2024.15708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骨折类型众多,是我国骨科常见病症之一,且因病症程度的不同,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近年来因我国交通、建筑业的迅猛发展以及老龄化趋势的发展,使得骨折的发病率显著提升,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水平的主要病症之一。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是骨折疾病的两大治疗手段,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取适宜患者的治疗方案,然而从治疗方案来讲,目的在于固定好骨折断端,改善血流供应情况,促进病情的改善,但有研究指出[1],光靠治疗手段,无法提高康复质量,且患者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不理想,遂提倡以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的模式,最大程度提升预后,保障治疗的效果,基于此,本文以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为例,分析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我院接收的骨折患者中抽取58例患者纳入此次研究,研究时段:2023.03-2024.03,并将随机法作为分组依据,设置组别为:对照组、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男15例,女14例,年龄范围:24岁-63岁,平均(48.97±2.32)岁。

观察组:患者男14例,女15例,年龄范围:25岁-64岁,平均(48.85±2.14)岁。

以上内容对比p>0.05,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骨折康复护理:安抚患者的情绪,加强教育指导工作,提升患者的信心和依从性;指导患者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根据治疗方案的需求,做好各项准备以及配合工作,并叮嘱患者日常需要注意的事项等,规避风险因素;叮嘱患者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早活动骨折断端,以免影响恢复质量;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结合轻重程度,取非药物或药物干预,提升患者机体舒适性;定期协助患者更换体位,按揉受压皮肤,预防褥疮,并协助患者做好口腔、皮肤以及呼吸道的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待患者出院后,需要告知患者结合自身的耐力,开展肢体的主动伸展、屈曲行为等,改善肢体功能,并由家属进行监督和陪护[2-3]

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上,行功能锻炼指导:(1)功能锻炼:结合患者的需求,制定个体化锻炼计划,初期以肢体的主被动活动为主,促进血液流通速度,包括膝关节、髋关节的主被动训练,且运动度适宜,以患者无不适感为宜,待耐力有所恢复且患者舒适度较佳时,可开展髋腰肌、臀大肌等肌群等长收缩训练,后期可根据患者的耐受性,逐渐开展力量训练,例如:捆绑沙袋进行训练,逐渐结合患者的情况增加负荷量,每次开展30min,每日2次,如患者运动过程中,有任何不适感,则需要立即停止运动[4]

1.3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利用我院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统计调查结果: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

康复相关指标:利用Harris量表评估,涉及功能(47分)、关节活动(9分)、疼痛(44分)等方面;得分越高越好。

负性情绪评分:分别利用量表SAS、SDS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得分均为越低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对比情况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5.0进行处理,涉及卡方检验与t检验,对比数据中p<0.05,则说明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

详见表一所示,护理满意度,观察组较高,对照组较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表一  护理满意度 n(%)

1.png

2.2 康复相关指标

如下表二所示,康复相关指标,观察组的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表二  康复相关指标  (x̄±s)

2.png

2.3 负性情绪评分

详见下表三所示,负性情绪评分,干预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其中观察组的评分更低。

表三  负性情绪评分  (x̄±s)

3.png

3讨论

骨折是一种创伤性疾病,会导致肢体出现功能障碍,影响生存质量,如伴有开放性伤口,还会增加感染等几率,危害生命安全。而就康复护理而言,其目的在于加快机体的康复速度,提升康复质量,遂其实施内容多以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患者机体的舒适性、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以及规避风险因素、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为主,对患者病情的康复造成积极的意义,然而光靠上述干预内容,无法满足患者对肢体功能改善的需求[5],因此,临床又提出了联合功能锻炼这一方案。经本文研究可知,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的干预价值明显高于单一行骨折康复护理,说明上述两种护理方案结合的方式更适宜推广应用,且更为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分析原因:在行骨折康复护理后,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改善,且康复依从性得到提升,有助于患者配合医务人员开展功能锻炼,而功能锻炼通过肢体活动、负重训练等多元化的康复方式,提升了患者的运动能力,扩展了关节活动范围,有助于促进肢体血液的流通,为骨折断端提升滋补的营养,从而改善肢体功能障碍,此外,功能锻炼强调患者的个体化差异性,并以全面康复理念相结合,可从多角度进行针对性的功能锻炼[6],从而提升患者的自主活动水平,加上肌肉等长收缩等训练可以根据适当的牵引力,有针对性的改善肌肉组织运动形式,提升肌肉活力,为骨折康复提供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开展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有效促进骨折患者肢体功能改善的质量,并加快患者病情康复的速度,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高静,郑梦思.集束化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中的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24,48(06):977-979.

[2]汪莉,龙淑英,黄璐.医护一体化结合快速康复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24,28(17):118-121.

[3]吴燕聪.创伤性骨折手术患者的疼痛管理结合心理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4,22(17):30-33.

[4]崔永琴,张笑舒,王丽华,等.5E康复护理对粉碎性髌骨骨折术后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4,21(06):918-923.

[5]张建,李晓琦,蒋芳琴,等.基于行为改变轮理论的早期康复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病人的影响[J].循证护理,2024,10(11):2046-2051.

[6]王璐,王甜.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养生保健,2024,42(11):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