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电力营销策略研究

刘伟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电业局杭锦供电分局,017400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大数据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电力营销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多数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信息化营销模式应用水平层次较低,作用未能充分显现,借助大数据技术改进和优化信息化营销模式,不仅是时代发展赋予电力企业的责任,也是电力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对基于大数据中台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为相关人员研究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数据;用户分析;负荷预测;营销
DOI:10.12721/ccn.2021.15703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入,在提高生产生活效率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进步。电力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支柱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电力行业运营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具有数量大、关系复杂等显著特点,适合大数据技术的深入应用。大数据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各个环节,特别是电力营销中的应用,可以为相关策略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撑,符合该行业的智能化、现代化发展方向,也符合广大电力用户的现实需求。

1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在电力营销领域,实现市场中供需双方的相互协调、为用户提供及时、可靠的电能供应以及相关的营销服务尤为重要。而在电力营销领域进行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电力企业谋求长远发展的需要,也是借互联网逐步兴盛实现产业升级的需要。首先,电力体制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此次改革力求改变传统电网“独买独卖”的交易格局,使更多发电、用电企业以及民间资本能够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使电力市场更加具有活力,但也给电力企业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在“买方市场”中,谁能找准自身的市场地位并最大限度地满足电力用户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因而,以客户为中心,借助互联网技术,围绕电力营销服务的全过程,打造完备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平台是大势所趋。其次,互联网具有信息收集效率高、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用户实时交互、运行成本低等优势。因此,对电力营销进行信息化建设能够极大地推动电力营销服务升级,辅助企业完成营销分析、营销决策等业务活动。

2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电力负荷预测

根据预测时间的不同,可以将电力负荷预测划分为近期预测(2周以内)、短期预测(1-2年)、中期预测(3-6年)和长期预测(7年以上)等种类。传统上,通常采用趋势外推法、时间序列法、回归分析法等统计分析模型开展此项工作,这些方法对变化较平稳用电力负荷数据的预测效果较好,但由于其非线性分析能力不足,因此对非平稳时间序列数据的预测效果较差。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人工神经网络等智能算法在电力负荷预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也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用电负荷预测可分为三部分,一是模型输入,二是预测模型,三是预测结果。其中模型输入主要为用户分析步骤得到的特征量,同时引入历史数据等。建立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主要工作有模型网络层数设计、神经元数目确定、初始权重设置、学习速率选取等。使用层数更多的神经网络可以提升模型的性能,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模型训练和使用的效率,通常包含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的三层神经网络模型即可满足预测需求。输入层节点数由预测对象影响因子数决定,过多的节点会引入不必要的噪声,过少的节点将导致网络获取信息不足。学习速率对神经网络权重更新速度的快慢具有直接影响,当该值过大时,网络可能不稳定,当该值过小时,会增加训练和预测时间,降低工作效率。

3电力营销策略的制定

3.1保证数据安全性

在构建电力营销大数据体系的进程中,首先要完成的基础任务就是要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电力企业必须从操作系统、网络实体以及数据库等层次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保证数据始终保持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机密性。同时设置防火墙,将内部网络与公共访问网相分开,为内部网络以及主机提供安全保护,禁止不被信任的通信访问网络,也防止对外进行不安全访问,最大限度地避免数据的泄露与损坏。

3.2高效整合数据信息资源

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不但能帮助电力企业准确把握和及时了解市场发展动向,降低信息获取和处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还能为电力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支持。为了从海量数据中采集有价值的信息,高效整合数据信息资源非常必要。加强电力营销基础建设,按照大数据技术的要求构建生产互通的网络系统,为数据信息资源高效整合筑牢基础;制定网络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实现对网络系统的有效保护,确保网络系统运行安全稳定,数据信息资源安全可靠;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加强交流与合作,打通系统间的屏障,实现数据信息高效整合、资源共享、充分运用。

3.3优化人力资源的分配和管理模式

首先,明确企业发展方向,采用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管理员工。例如,精细化管理使每个员工各司其职,有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另外,通过引入精细化管理方式,特别是现代企业绩效管理方式,能够极大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形成“人人都有事,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可以推动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其次,明确具体岗位的职责,引入绩效管理管理方法,以消除工作中的“纠结”因素,改变不利局面,不断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促进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有序进行。

3.4建立稽查评价体系与智能决策分析中心

第一,建立稽查评价体系。收集、分析、汇总稽查问题结果数据,并将其作为营销平常工作考评的主要依据之一,并按照业务执行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计划任务执行情况、工作质量改善情况,建立评分规则、稽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算法库,按照系统推荐算法或者是自主选择算法,进行精准计算评价,充分发挥评价对工作的指导、推进作用,实现工作执行力的提升以及管理穿透力的强化。第二,建立稽查成效分析中心。全面分析稽查场景的优化历史、场景对比、业务开展处理状况以及稽查在途情况,分析稽查问题数、稽查标签命中率与处理评价信息,按照问题分类、稽查场景、人员、单位等对稽查成果进行多维度分析,明确稽查业务的成效。第三,建立营销辅助决策中心。在稽查成效分析以及营销业务质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营销业务辅助决策与规则分析评估机制,针对一些业务质量评价较低的业务规则,对导致执行度较低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为业务规则优化提供有效指导;针对一些执行情况质量不一的业务规则,对执行标准进行统一;针对无适用规则的业务,开发、制定业务规则。

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电力营销构成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历史性机遇。我们需要主动适应科技发展带来的改变,将新技术与行业特点相结合,在电力营销中全面应用大数据技术,在深入分析电力用户的用电行为,了解掌握用户用电需求的基础上,实现用电负荷的精准预测,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提升发电和用电效率,在为广大电力用户提供更优质服务的同时,实现自身在市场竞争中优势的保持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楚然,江疆,杨秋勇,等.基于大数据的电力多维度分析系统设计[J].微型电脑应用,2020,36(2):106-108.

[2]刘艾旺,葛勇华,端炜明,等.大数据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农电管理,2019(5):40-41.

[3]黄昌达.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分析[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