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化工材料检测中化学分析的有效应用探讨

王凤 郭鑫 赖佳敏

内蒙古新特硅材料有限公司,014100

摘要: 化工企业日常运营和发展中难免会使用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化工材料,涉及的流程也比较多,包括生产、加工以及应用等,为保证化工企业的发展,需要提高对化学分析流程的重视,以降低化工材料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基于此,文章从鉴别化学结构、判断化学成分以及确定反应特点等角度着手,详细分析化学分析在化工材料检测中的应用,以期为提高化工材料检测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化学分析;化工材料;材料检测;应用措施
DOI:10.12721/ccn.2024.17746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新时期我国化工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就包括化工材料的应用,由于化工材料的种类较多,结构和成分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采用化工材料的过程中,若未对其成分以及反应特征等进行检测,极易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针对这种情况,需要采取化学分析技术对化工材料开展全面系统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选择相应的化学工艺,为我国化工业的长效健康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1 化学分析与化学分析技术概述

1.1 化学分析

化学分析是指物质测试过程中利用适合的化学方法进行检测,这一过程中专业的技术人员基于化学反应状态、检测报告数据来确定物质的化学成分。化学分析是一项严谨的、专业的活动,为了客观地、真实地、准确地反映物质的化学成分,需要在整个过程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并且注意避免样品存在杂质,影响检测结果;配备专业能力较强的技术人员,可专业化、熟练化地进行检测操作;选用使用性能较高的精密检测仪器,保证物质的化学成分检测精准等。化学分析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多个领域之中,并且发挥重要的作用,如分析材料组成、分析材料结构、分析材料原理等,在极大程度上解决了实际问题。

1.2 化学分析技术

要想保证化学分析的专业性、严谨性和有效性,需要在具体展开物质检测的过程中选用恰当的化学方法,基于化学物质的特性和种类进行针对性的检测。回顾化学分析的发展历程,自19世纪提出化学分析技术以来,研究人员不断地进行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加强化学分析技术创新,进而推出诸多化学分析方法,意在推出新的化工分析技术。目前,化工分析技术已经从单一成分检测逐渐迈向多种化学成分检测,极大提高了材料成分分析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也就是说,在化学分析技术应用下,可对物质的反应情况予以分析,进而掌握物质的基本情况,比如是否存在有害物质。正因如此,化学分析技术可应用于食品安全、工业生产等诸多领域之中。

2 化学分析在化工材料检测中的应用策略

2.1 鉴别化学结构

化学检测各项工作在开展时,工作人员需要借助各种精密仪器设备来进行鉴别化学结构,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化学材料应用效果,而且能够将检测结果作为可参考依据。对化学材料中的各种晶体结构来说,在射线上的差距也大不相同,比如,复合晶体一般是以粉末X射线作为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单体晶体则可以直接借助X射线来进行操作。更重要的是化学材料在投入正式使用时,各自在使用时的优势特点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其自身的放射性也比较强,同时还具有非常强的腐蚀性特征。在后续的储存以及正式投入使用后,都会提出相对比较明确的要求。

2.2 判断化学成分

结合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化工材料种类较多,在企业日常运营中,难免会选择各种不同类型的化学材料。如果仍然选择利用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检测,无法满足实际要求,也很难准确了解到不同的类别和特点,所以化工企业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现有理论知识进行改革和创新。尤其需要对化工材料的特点以及种类等展开深入研究,采取有针对性的检测方法,才能够精准地确定材料具体成分。以化工材料的性质和成本等诸多因素为依据,确定材料自身是否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现阶段化学分析技术整体发展速度比较快,包括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技术等。对现有技术手段进行引进和利用,可以保证材料的利用率得到提升,尤其是在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有机物质进行检测时,要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保证各种技术有机融合,比如核磁共振以及质谱技术等都可以实现合理利用,这样才能对内部组成展开深入了解。另外相关部门要结合化工材料检测的要求,使化学分析技术在整个生产流程中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利用,保证化工材料能够得到更加精准的分析。

2.3 判断反应特征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工材料有塑料以及玻璃等,这些材料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应用材料的过程中,若材料本身缺少稳定性,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就会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在加工化工材料前,要检测材料的反应特点,其中包括活性以及毒性等,确保化工材料的性能符合国家标准规定。部分化学材料中的成分存在不稳定的情况,外界因素若对其造成刺激,就会引发爆炸、火灾等事故。这就需要通过化学分析实验,对材料样品的反应特征加以判断,在实验过程中,要做好防护措施,选用合适的检测设备,如离子、电子探针等,在规范操作检测设备的基础上,采用加湿、加热等形式,创设出良好的检测环境。通过化学分析技术,可确定材料的性能差异,检测结果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分析化学材料反应特征时,可利用化学滴定工艺,通过氧化还原的方式,测定其反应特征。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酸碱或者光照的混合反应工艺,通过多元化的检测方式,为化学材料反应特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提供坚实的保障。

2.4科学识别化工材料的内在反应。

回顾分析以往化工材料检测实际情况,传统化学分析技术的应用难以准确检测化工材料的内在反应。为了改变此种局面,提高化工材料检测的准确性、有效性,应当积极引用新型化学分析技术来代替传统技术手段,如使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化工材料中是否含有多环芳氢类物质。要想判断化工材料的安全性,可利用气相色谱法,也就是对化工材料的化学反应情况予以观察,利用毛细管柱进行分析,之后快速分解其复杂的组织,可发现红外吸收峰是否发生变化,当波数达到3 346 nm时,随着时间的变动,O-H伸缩振动吸收峰呈逐渐递减趋势,这说明该物质是影响物质老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多环芳烃类物质检测中,色谱类检测显示检测结果的准确度较高,便于化工材料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判断化工材料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2]。

2.5 推断元素价态

在化学分析工作时,化学材料的性质主要受价态的影响,当材料的数量以及性质等发生变化时,其价态也会随之变化,为掌握化工材料的元素形态,可使用氯离子对其电极展开深入研究,通过对电极的有效分析,了解化工材料的组成以及元素价态,为材料的开发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际操作中,要细化操作流程:在浓度较低的F-融合中浸泡化学材料—软化氯离子—清理电极表面—检测电极平整度—推断化工材料的化学形态与价态。

此外,在检测化工材料的元素价态时,还要将重点放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表面,另一方面是微区。例如在检测高分子复合材料时,就要将探针置于材料表面用以分析被测材料的价态。具体而言,不同的化学材料形态明显不同,这就需要检测人员结合现实情况,合理选用相应的检测技术。

3结语

化工工艺的进步和发展,对化学分析方法的应用具有实质性意义,可以促使现有化学分析方法实现多样性检测,保证化学元素性质以及基本构成等能够得到全面的分析处理。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和要求,保证化工原材料检测等工作的有序开展,确定化工材料质量可以达到标准要求,为检测结果准确性提供保证,以此来推动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尧,徐红想.化工材料检测中化学分析的有效应用探究[J].江西化工,2021,37(3):50-51.

[2]靳晓婷.化学分析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探析[J].云南化工,2021,48(2):79-81.

[3]佘慧娟.探究化工材料检测中化学分析的有效应用[J].科技资讯,2020,18(1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