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食品检测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曾棚

谱尼测试集团武汉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430000

摘要: 食品检测的准确性直接决定着食品检测的质量和食品的安全性,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社会的和谐发展等均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为了有效保证食品检验检测的准确性,需要深入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控制对策,合理优化和完善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使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得到提升,进一步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 食品检测准确性;影响因素;对策
DOI:10.12721/ccn.2023.15731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食品检测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仅要时时更新检测技术和设备,还是一个长期学习提高技能的过程。相关检测机构应从工作人员培训、检测流程优化、检测技术创新以及设备维护更新等多方面着手,不断提升食品检测的准确性,为我国食品安全的发展保驾护航。

1食品检测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1.1检测环境

检测环境对食品检测准确性的影响也不可忽视。食品检测工作有着较高的严谨性,气温、湿度等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会直接导致食品内部结构的变化,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例如,使用容量法进行检测时,全过程均需要在20℃环境下进行;饮料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时需保证温度在10~30℃。

1.2仪器设备

食品检测中对仪器设备的依赖性较大,做好不同仪器设备的管理对检验结果的很重要。如果使用后的仪器设备没有注重日常维护,会造成食品检测数据出现偏差。部分仪器设备在使用中需要定期校准,如果因为管理不规范,仪器设备使用期间未有效校准,造成仪器本身的精准性存在问题,使检测结果和检测质量必然受到影响。

1.3仪器试剂

食品检测项目较多,使用的仪器设备多,如维生素测定仪、脂肪测定仪等用于食品成分分析,而气相色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等用于有害元素和农药残留检测等操作。各种仪器设备需要经过定期校准,并做好日常检修、养护管理。若未严格按照要求落实相关工作,会导致仪器精密度下降,出现计量不准、检测结果误差大等问题,导致食品检测结果准确性下降[1]

1.4人员素质

食品检测工作涉及大量工作人员,其专业素养、工作能力等与食品安全检测的准确性息息相关。与其他检测工作相比,食品检测涉及环节较多,工序复杂烦琐,部分检测人员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导致操作不当、判断失误,降低食品检测的准确性。此外,检测人员自身知识的不足也会对检测准确性造成影响。

2食品检测准确性提升对策

2.1完善食品检测标准体系

在食品检测工作中,涉及的内容有很多。为此,有关单位应建立一个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的检测体系,以完善检测流程和基本规范,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出现问题时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法,从而提升检测效率和检测水平。要确保食品检测的有效进行,就要不断地优化和调整现有的检测标准体系,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检测方式,减少外界环境、人员等方面带来的干扰,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食品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可能会导致食品质量下降的原因,避免给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总之,通过多种方式来不断提升我国食品检测技术水平,确保食物都是安全、卫生且健康的。

2.2做好环境条件控制

在食品检验检测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实验环境的管理。通常情况下,多数食品检测温度都控制在20℃左右,但也有少数样品需要冷藏、冷冻保存,以免食品腐烂变质。结合食品性质做好环境温湿度、光照度等参数调控,并有效去除污染物、杂质等,能够防止样品受到环境污染。因此,应建立完善实验室环境管理制度,在做好样品存储、检测区域划分的前提下,明确各食品检测项目对温湿度等外部条件要求。日常按照规范检查各区域环境参数,并在检测活动开展前确定环境条件能否达到要求,可有效消除环境因素给检测结果准确性带来的影响[2]

2.3加强食品检测机构建设

为了保证检测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需要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要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和要求来执行,从而使得检测过程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各级检测机构应该不断地引进先进的技术以及人才,并且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培训活动,以便能够掌握最新的知识与技能,进而为食品检测提供保障。同时,还应该不断优化现有的技术条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从而有效提升检测水平,减少误差问题发生。

2.4提高仪器设备的精密性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专业的检测设备在食品检测的过程中必不可少,同时检测单位也要合理安排各类资源,有效满足检测的基本要求。在开展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前,需要充分保证仪器设备的精密性,对此,检验检测人员需要对设备进行严格控制。首先,需要定期检查设备的功能性,并定期进行维护与保养,及时更换不合格或者陈旧的设备。其次,需要建立维修档案,保证仪器设备都在规定使用年限内,避免影响到检验检测的结果。最后,在应用原子吸收分析仪、原子荧光分析仪、液相色谱分析仪、气相色谱分析仪以及红外光谱分析仪等大型仪器时,需要由国家计量院对物品制备、数据处理和抽样等仪器设备进行计量检定,有效提高仪器的精度,确保符合相关检验检测要求。

2.5加强仪器试剂管理

在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管理方面,应结合仪器特性和使用要求定期开展校验工作,保证设备维持较高精准性,消除仪器给检测结果带来的误差。为防止食品检测过程中发生设备故障,日常应做好设备检修保养工作,通过科学判断仪器状态开展预防性检修活动,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能够生成精准检测数据。而针对食品检测中使用的各种试剂,应结合耗材性质在适宜环境中存储,避免其受到外界物质污染,确保各项指标参数合格,使试剂正常发挥功效[3]

2.6创新检验检测技术

随着食品科技的发展和食品生产的日益复杂化,传统的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食品生产的需求。因此,创新检验检测技术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新技术的食品检验检测方法包括分子生物学、光学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纳米技术等,这些新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检测速度,还能够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准确度,缩短检测时间,大大提高检测效率。例如,近年来被广泛应用的PCR技术可以对食品中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检测速度快、准确性高,可以有效降低检测成本,缩短检测时间。

2.7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养

根据我国对于食品质量的相关标准,对检测工作人员教育学习和培训。相关检测机构应从工作人员着手,不断提升其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打造技术水平高的人才队伍,切实保障食品检测的准确性。相关检测机构应积极开展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立足于食品检测工作的特点与要求、工作人员的实际能力水平等,积极邀请相关专家学者等为工作人员开展讲座,或使工作人员利用在线课堂等方式进行针对性学习,强化工作人员的专业基础;也需要将食品检测工作中的注意点等编制成手册,组织工作人员集体学习,锻炼其操作能力。同时,相关检测机构应意识到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完善检测工作标准和奖惩机制,并设置监督人员确保标准的落实[4]

结束语

多样的食品在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食品安全风险发生概率,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此外,食品原材料质量不合格、部分食品企业诚信道德的缺失同样导致食品安全风险的升高。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承担着保障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的责任,对于准确性的要求较高,相关工作人员应不断提升食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任玉香.影响食品检测准确性的相关因素及控制策略分析[J].中国食品,2022(1):94-96.

[2]朱敬华,秦君.影响食品检测准确性的相关因素及控制策略分析[J].食品界,2021(10):92.

[3]李雪涵.影响食品检测准确性的因素及解决策略探析[J].中国食品工业,2021(14):72-73.

[4]郜金金,李赫然.食品检测精确性影响因素及处理策略探析[J].现代食品,2021(4):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