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中职化学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李冬冬

伊春技师学院,153100

摘要: 中职化学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关键词: 新课标;项目教学法;中职化学教学;应用问题;解决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46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中职学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但部分中职教师在组织化学教学时仍沿用传统教育理念,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导致学生难以在课堂中获得更全面的知识,这不利于其综合素养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将目光投向项目教学法,希望通过项目设计来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实践并完成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一、通过优化教学理念夯实应用基础

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在传统教学理念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不利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实践探究的思维习惯。为了保证项目教学法被合理、有效地应用到中职化学教学工作当中。树立“以人为本”“个性教学”的观念,以免旧有教学观念束缚现代教学行为,影响教学效果。在备课阶段,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分析其对分子、原子、离子等物质的基本结构知识,滴定管、烧杯、坩埚等化学实验仪器名称、用法用途及其应用注意事项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由此确定教学起点。同时,教师应当从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视角出发,根据该教学法的应用原理、应用特征以及相关教学案例,确定该教学方法应用后可能获得的教学成就,为该教学法的应用确定锚点。在教学阶段,教师同样要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通过积极组织师生交流活动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项目学习过程中应当承担的学习责任,驱动其自发应用智能手机、iPad 等工具收集、整理相应资料,为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等学习行为提供资料支持。这样,通过更新教学理念避免灌注型教学行为,确保学生掌握项目学习的主动权,在主动感知事物变化原理,主动参与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本质。

二、布置项目任务,提高综合能力

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时,教师应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仅要调整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手段,还要构建出更加完善的评价体系,布置多样化的学习项目,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遵从组间相同、组内存异的原则;再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相应的项目任务,要求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并集中展示学习成果。当各小组完成项目学习任务后,教师需利用自我评价、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做出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

例如,在完成化学键的教学后,教师就可趁机布置项目性学习任务:根据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利用常见素材搭建出氯化钠晶体、氯化氢分子的结构模型。要想顺利完成任务,学生不仅要系统复习所学知识,还要在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利用合适的素材搭建模型,提出自己的建议。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全方位分析和研究化学键的本质与形成,实现思维深度和广度的延伸,也能形成微观探析素养和宏观辨识素养。又比如,在完成氯及其化合物的教学后,教师可布置项目性作业:制作宣传海报,让更多人知道“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混用。通过开展此类型的活动,不仅可改变化学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固有印象,还能使其形成科学的态度,学会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发现化学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联。

三、通过整合教学内容丰富应用内涵

丰富项目教学内容,可以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从而达到丰富学生理论知识、实验知识储备的教学目的。教师可以围绕项目教学主题,先分析、提炼教科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再根据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整理应用案例,如胶头滴管、烧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等化学实验操作工具的应用案例,Na2CO3 + H2O + CO2 =2 NaHCO3 等化学方程式的分析、应用案例,等等。同时,为确保项目教学内容能够为学生提供切实的帮助,教师可以应用思维导图梳理教学内容,按照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化学变化与平衡、化学反应现象、化学应用意义,将教学内容进行分类。通过这种方式确保呈现给学生的教学内容条理清晰,内涵丰富,满足学生基于化学知识进行化学分析、实验、观察、总结等活动学习的需要。

四、开展以学生实操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化学实践

项目教学法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落实项目,并对其实践过程进行全程监控、记录。这种方式既能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又能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项目教学积累宝贵的经验。

例如,以“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为例,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接触到的酸、碱、盐均为电解质,且在水中都能电离出离子,针对这一现象,有许多学生产生了这样的疑惑: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是否有区别?基于此问题,教师可在班级内设计项目活动“验证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差异”,让学生结合学习经验选择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并验证自己的猜想。

在活动中,部分小组选用盐酸、醋酸和镁条进行实验,观察它们发生反应的过程并绘制表格进行记录。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及时指出学生在实验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如操作不规范、未打磨镁条、未能将气球套紧瓶口等,从而引导学生及时调整实验。在项目活动的后续阶段,教师还可以适当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思路,例如:金属与酸溶液反应会生成什么?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溶液中的哪一物质?盐酸和醋酸浓度相同时,哪个电离程度较高?借助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发散思维,在项目学习中有所收获。

如上,以学生为主体实施项目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表达自我的平台。而在学生自主操作的基础上,教师可作为辅助角色,适当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监督、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通过实施教学评价提高应用效果

实施精准的教学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明确项目学习中的不足,促进学生查漏补缺。为此,教师应当参考《新课标》设定化学课程教学评价标准,为项目评价工作提供确切参考。评价内容并不限于评价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辨常见物质;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且遵循一定的规律;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准确观察到物质的变化现象,同时依据具体的原理分析、推断反应物的性质;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围绕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深度探究,得到新的知识;评价学生是否在独立思考、协作学习过程中认同化学的价值,形成良好的化学应用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等等。

依照具体评价标准,教师可以在项目教学中组织学生自评与教师点评两类教学评价活动。在学生自评活动中组织学生依照具体评价标准评价自身的学习行为及学习成果,使其在自评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在教师点评活动中直接指出学生项目学习问题,分析其根本原因,如未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未理解化学反应规律,等等,为其进一步改正自身不足提供参考。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为提高中职化学教学质量,落实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教师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结合教学主题拟定项目,鼓励学生自主参与项目,让他们在项目实践中获得知识、积累经验,最终形成综合素养,促进未来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修怀茂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22,(23).

[2]马颜.基于项目教学法的中职化学教学实践[J].考试周刊,202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