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期的生物教学难度很大,而且学生的基础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要想取得理想的授课效果,教师就需要创新应用微课资源,以提升生物课堂的效率,优化学生的学习成果。特别是在高三复习课中,还有在课前预习、分组合作等环节,微课都能够发挥关键的作用。它既可以保护“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持续提升“学优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保障班级整体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复习课中微课的设计原则
(一)微型原则
复习是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回顾、总结和应用,它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仅仅靠微课教学是无法全面概括的,并且微课本身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如果在其中添加过多、过琐碎的知识,便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了。基于此,在制作复习型微课时,教师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核心素养、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确保微课内容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微型原则,这里的“微”主要指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仅讲解高度化与精度化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学情,并据此选取、整合知识,确定教学的重难点,保证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能有更多的收获。
(二)系统性原则
在制作复习型微课时,教师要遵循系统性原则,将知识框架清晰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按照一定的知识脉络有条理性地复习,从而形成更完善的知识体系。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处理整体和部分的能力,能够细致拆分,将关联性更强的知识内容组织到一起,使学生根据知识的中心点,梳理其他相关的知识,清晰地开展复习活动。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只是按照教材或教学目标“一板一眼”地制作微课,而是要对教学材料进行整合,避免知识的碎片化与繁琐性,帮助学生快速建立知识结构和脉络。
(三)综合性原则
无论是学校内部的月考、学校之间的联考,还是全国性质的高考,其考试题目都更注重内容的综合性,并不是每道题只考查一个知识点。因此,教师在制作复习型微课时应考虑其综合性,需要打破教材的束缚,发现知识间的关联性,并通过有效的整合,带领学生更全面地复习。例如:在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膜一节中,细胞膜的功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是难点内容,为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加深记忆,教师可以将其与蛋白质的功能知识点相结合。
(四)生动性原则
在学生对复习内容都比较熟悉的情况下,复习便失去了一定的新鲜性,所以学生很容易在此过程中产生无聊乏味之感,从而导致学习效率的降低。微课是一种动态化教学资源,它以其生动形象的特点增加了教学趣味性,起到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复习教学中,教师不能完全依赖微课进行授课,也要利用微课的暂停及进度条拖拽功能,进行适当的补充与拓展。
二、微课在高三生物复习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微课资源的获取途径
微课作为一种视频资源,主要有两种获取途径,分别是直接获取与自行录制。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在特定的平台网站上根据自己的需要直接搜索来获取微课。不过要注意选用的微课是符合教学目标与学情的,这就需要教师精心挑选,切不可随意使用。自行录制微课虽然会花费较多的时间,
但是与直接获取的微课相比,其会更具针对性,并且学生也能更容易接受。自行录制的形式有很多种,比如:教师可以使用录屏软件在PPT上做标注,并将声音收录进去;再如:利用摄像机或手机录制教学片段等。为确保微课的质量,教师要对原创微课进行后期处理。
(二)利用微课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
知识巩固课型是学生复习的基础,主要用于一轮复习中。在对知识进行系统回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检查自己是否存在对某一知识理解不清晰、认识不深刻、应用不熟练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弥补与完善,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在制作知识巩固型微课时,教师要确保知识的条理性,通过将有关联的知识进行整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框架,为其后续的复习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可以将“细胞呼吸”作为中心点,向外延伸其场所、过程、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知识巩固课型中不仅要包括抽象的定义与规律,还要包括学生易错、易混知识点,实验原理、实验过程与方法等,教师要做好分类,让学生在微课学习中复习、巩固相关知识点,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复习“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时,体温恒定调节是重难点,为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记忆,教师便可以运用微课的方式将知识直观化,化静为动。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会进一步掌握体温恒定调节的过程,在短时间内完成高效的学习。随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问题进行答疑解惑。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将微课发布到网络平台上,并做好专题整理,以便学生充分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专题复习。
(三)利用微课对重难点内容进行突破
在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教学中,一般是进行重难点的专项突破和小专题复习,使学生丰富、完善原有的基础知识体系,并获得生物思维、解题能力方面的锻炼与提升。这部分涉及的内容有很多,且具有一定的难度,如细胞代谢的综合、遗传的分子基础综合等,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突破其中的重难点,并且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也不能通过反复的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基于此,教师便可以将专题内容制作成微课,教师可以设计学习任务单,在课前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探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单,并将学习任务单发到网络平台上,教师进行检查评价,汇总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在课中就可以用更充分的时间进行针对性地授课。例如:在“光合作用”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设计微课:第一,用30~60秒的时间介绍光合作用的考查方式、考查分值;第二,用7分钟的时间讲解光合作用的具体知识点;第三,在微课中带领学生结合典型例题进行知识运用练习。
(四)利用微课对专题知识进行小结
在高三生物复习中,教师通常是从核心概念出发,对此概念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从而形成相应的专题,使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具体来讲,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核心概念,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微课,学习其他与核心概念有关的知识,从而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框架。
总而言之,在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创新应用微课课件,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其学业的顺利进行。在生物专题复习课中,微课资源都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微课资源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既可以保护“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也可以提升“学优生”的进取意识,从而改善班级整体的生物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亚丹.微课在高中生物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9.
[2]齐瑞.微课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3]何代燕.微课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8.
[4]肖开秀.基于微课程的高中生物“假说—演绎法”教学实践[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