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三新”背景下微课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郭瑞灵

河南省项城市正泰博文高级中学,466200

摘要: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微课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正逐步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接受并应用。高中化学作为一门包含大量抽象概念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理解。然而,微课凭借其多样化的多媒体资源和灵活的播放方式,成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工具。本文将结合“三新”背景下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实践策略,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 “三新”;高中化学;微课应用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46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三新”的引导下,高中化学教学的重心已转向培养学生的实验技巧、探究精神以及创新思维,这要求教学活动更贴近实际,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思考和实践。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微课的特点在于其短小精悍,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高效传递知识要点。更重要的是,微课强调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这与“三新”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要求相得益彰。

一、“三新”下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灵活性与个性化,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可能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微课的出现打破了这一限制,为学生提供了更为自主的学习选择。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选择合适的微课,从而实现真正的个性化学习。例如:对于某个难以理解的化学概念,学生可以反复观看相关微课,直到完全掌握;而对于已经熟悉的内容,学生则可以选择跳过,专注于自己更需要的部分。这种灵活性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节奏下进行学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新”背景下,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微课充分融合了图文、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使得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例如:通过微课,学生可以观察到化学反应的真实过程,而不仅仅是文字描述或静态图片。同时,微课中的动画和模拟实验等多媒体元素,使得复杂的化学原理变得更为直观和易于理解。这种丰富的视听体验,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从而引发了他们对化学的浓厚兴趣。而且,多媒体资源所带来的直观感受,更有助于学生深入记忆和理解知识,使得学习化学不再是枯燥的背诵,而是一场充满乐趣和发现的旅程。

二、“三新”背景下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策略

(一)建立内容筛选与推荐系统

在“三新”背景下,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的实践应用中,首先,教育工作者可以按照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进度为微课内容打上标签,如“化学键”“化学反应速率”等。其次,将这些微课与学生的学习历程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荐。例如:若一名学生在“化学键”的相关测验中得分较低,系统则可以推荐与“化学键”相关的微课,帮助其巩固知识点。最后,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跟踪和分析,如学生观看微课的频率、学习时长等,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精准的微课内容。举个实际的例子,当教学单元进入到“有机化学”的章节,系统可以根据每位学生之前在“烃类”或“官能团”的学习情况,推送相应的微课资源,以确保学生对知识的连贯性和深度理解。

(二)增设学习导师与在线监控

在“三新”背景下,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的实践应用中,增设学习导师与在线监控,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学习导师在这里指的是具有丰富化学知识和在线教学经验的教育者,他们可以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疑难点提供指导和建议。例如:当学生在《氧化还原反应》这一单元中遇到难题时,学习导师可以提供相应的微课资源或解题技巧来辅助学习。在线监控系统则是通过技术手段实时追踪学生的学习行为,如微课的观看时间、重复观看的部分、在线测试的得分等。当监控系统检测到学生连续多次观看同一段微课内容,或在某一知识点的测试中得分低于平均分,学习导师将会得到通知,并可以及时与学生沟通,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帮助。例如:若一个学生在《化学平衡》这一单元中的测试分数较低,学习导师便可以为其推荐相关的微课或提供专项辅导。

(三)提供教育技术培训与支持

为确保教师能够熟练运用微课工具,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定期组织教育技术培训班。这样的培训班会涵盖如何创建高质量的微课视频、如何利用多媒体元素来丰富教学内容,以及如何有效地组织在线互动等关键技能。例如:在培训中,教师可能会学到如何利用特定的软件工具,如ChemDraw,来绘制复杂的化学结构,或如何利用动画来生动展示化学反应过程。此外,为确保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够无障碍地运用微课,学校还可以设立技术支持团队,为教师解决在创建或使用微课时遇到的技术难题。比如:当一个教师在录制关于“电解质”的微课时,遇到音频同步的问题,技术支持团队便可为其提供专业的解决建议或直接的技术干预。

(四)完善微课与实体课程结合

为实现微课与实体课程的有效结合,首先需要在课程设计阶段就规划微课的插入点。例如:在介绍“有机化学”的章节时,可以安排一段微课来展示某一特定有机反应的实验过程。其次,微课的内容应与教材紧密相扣,确保微课中所呈现的内容和实体课程中的知识点相辅相成。如在解释实验活动“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时,微课可以展示强酸与强碱中和滴定的实时过程,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该化学现象。最后,为进一步增强微课与实体课程的融合度,教师还可以在课后布置以微课为基础的作业或讨论题,鼓励学生在实体课程中提出关于微课的疑问。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观看有关“化学键”的微课,然后在课堂上展开关于该主题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探讨。通过这些措施,微课与实体课程的结合将更为紧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学习体验。

(五)构建即时互动与评价平台

为更好地实现“三新”下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的应用,构建即时互动与评价平台成为教学创新的关键措施。首先,在微课的播放界面,可设立实时弹窗提问环节。例如:在微课解释“电离平衡”时,播放至某关键点,弹窗出现,提示学生:“此时的H+浓度会增加还是减少?”学生可直接点击答案,随后系统给予正确答案及解析。进一步地,教师还可以通过该平台,发布课后练习题或疑难解答专区,针对学生在微课学习中的疑惑给予即时解答。如有学生对“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微课有疑问,可以通过平台即刻向教师发起提问。此外,评价功能也被纳入平台中,学生完成微课学习后,可对所学内容进行自我评价或互评,如通过拖拉排序的方式,理顺“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因素。

结语

在“三新”的指引下,高中化学教学正经历一场深度革新。微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知识的内化,并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此外,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不仅满足了学生对于新颖、灵活学习方式的需求,更与“三新”中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探究和实践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教育者需深入了解其潜在局限,审慎选材、设计,确保其与课堂教学的无缝衔接,为高中化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 [1]沈百林.探究高中化学翻转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红色教育[J].现代盐化工,2023,50(04).

· [2]唐亮靓.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分析[J].现代盐化工,2023,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