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职业高中学生作为未来的技能型人才,其掌握知识的情况直接与我国的经济社会转型息息相关。但是在我国的职业高中学生中,普遍存在心理困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学校要对此给予充分的重视,提高职业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职业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一)学习问题
职业高中学生的大部分心理问题都是在学校产生的,目前阶段,我国的大部分职业高中学生都是中考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这些学生对自己的认可度较低,不愿学习,并且不能产生更多的信心应对各类问题。加上这些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且学习能力较差,导致其在面对完全陌生的知识领域时,常常感到束手无策。长此以往,职业高中学生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表现为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主动性不高等。
(二)人际关系问题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为住宿生,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进行独自生活。而职业高中学生的年纪较小,并且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的情况下,有些学生不能有效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进入职业高中以后,学生要重新发展人际关系。通常有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交流困难,和一定的焦虑、社交恐惧感等。
(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青少年是一个人由儿童向成人成长的重要过渡阶段,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身体发育较快,开始出现第二性征,性意识有了初步发展,并且性心理发展逐渐成熟。伴随着性别意识的逐渐增强,职业高中学生的青春期意识开始萌动,男女生之间产生越来越多的吸引力,容易导致早恋情况的发生,一旦得不到正确合理的引导,将影响自己的学业。与此同时,青春期阶段的学生有更多的自我表现心理,更渴望获得他人的关注,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可能导致表现为不服从教师的管理等。因此,在这一阶段的职业高中学生容易养成不良习惯,影响今后的学习与发展。
二、在职业高中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职业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要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风气,并加强关注思想方面的教育。政府要创设健康、文明、安全、高雅的整体文化氛围,严厉打击各种犯罪,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游戏室。举办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展览会,借助新闻传播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二)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学校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场所,也是最主要的场所,能有效防止职业高中学生发生心理障碍。因此,学校要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心理健康教育能顺利开展。具体可以围绕学生在人际交往、生活、学习以及以后的就业等方面的主要心理矛盾展开,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为其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课程辅导,使其掌握心理调节技术。可以将课程分为两个部分,即心理卫生与健康理论、实训操作两个部分。学校教授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能让职业高中学生提高自我教育能力,使其能对自己的心理特点有所了解,并有效掌握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三)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教师不仅应该注重知识的教授,更应注重塑造学生的健康心理。因此,教师肩负着为学生塑造健全人格的重任。尤其是职业高中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另外,教师在传递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时,要引导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并通过建立心理档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搜集、分析,借助有关测试,有效分析学生的言行,记录相关数据,保证能及时发现新情况,从而有效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四)学校完善心理咨询体系
在职业高中学校的心理健康辅导体系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心理健康辅导主要针对的是有心理障碍或有心理困扰的学生,通过心理诊断和有效干预,有效预防心理疾病。这项工作追求实效性和科学性,需要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一般通过构建以下设施完成:心理档案室、心理测量室、心理观察室、心理会谈室、心理训练室、心理热线以及心理发泄室等。但实际上,很多职业高中学校都不具备充足的条件提供以上设施。另外,学校还应建立心理橱窗,开展课外小组活动、心理教育广播以及增设相关阅览室等配合心理健康辅导。当前阶段的很多职业高中学校都不具备完成以上工作的条件,各校领导要对其加强重视。
(五)开设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新生在离家入校后,要在这里适应独立的生活。在这个重要的转折期,其要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都做出新的改变,甚至要打破以往的习惯,建立新的秩序。因此,很多刚入学的职业高中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环境,使其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其心理健康成长。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一般能系统地、有目的性地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活动课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心理训练、心理小品、主题探讨等形式开展集体心理辅导,以此来预防职业高中学生的行为和心理障碍产生偏差,从而对其展开有效引导,使其及时调整状态,更快地适应职业高中校园生活,提升自理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职业高中新生能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同时掌握调节内心的方法。让青春期阶段的学生从入学开始就了解相关知识,能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学习能力,为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六)邀请心理专家开展教育讲座
刚入学的新生需要适应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管理模式,要面对生活与学习环境的巨变,同时要开启新的人际交往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职业高中学生感到不适应,还有个别学生甚至不能完成学业。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对于职业高中学生来讲十分重要。学校可以定期举办系列讲座,让职业高中学生通过听讲座等方式了解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保护心理的机制,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结语
总而言之,职业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要得到更多的重视,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有效研究。要不断地探究科学合理的对策,保障职业高中学生在学习技能知识的过程中,能在身心健康的前提下进行,学校要加强重视,为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李琳.探析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J].消费导刊,2019(06):234.
[2]晏丽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对策[J].消费导刊,2019(05):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