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人员开展建筑工程测量工作期间,为了保障测量数据信息的准确性,要合理运用GPS技术,采用卫星定位的形式开展测量工作,与其他测量技术相比,GPS技术本身有着测量精准度较高、定位范围较广等的优势,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整体效率。
1GPS技术概述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简称。GPS是通过定位卫星来测量和定位监控对象,其由两部分组成,包括地面监控系统和空间卫星群,通过地面监控站来处理数据,之后,发送卫星控制指令。这种卫星定位技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导航定位系统,它是由美国国家军队建立的。GPS具有很多优点,例如,精度高,效益高,定位范围广等等。GPS使用者只需要接收器就可以处理和定位有关信号。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房屋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挑战。在许多房屋建筑工程测量中,已经大量使用了GPS定位系统,GPS已经成为了工程测量技术的新形式和新工具。通过借助GPS技术优势,大大提高了工程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此外,GPS不受外界条件限制,有利于特定地区的工程测量工作。同时,GPS测量技术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测量方式灵活,并且其接收机也逐渐向操作简单和机器小型化发展。
2建筑工程测量中GPS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和特征体现
2.1分析建筑工程测量中GPS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GPS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整体效率,还能提升测量数据信息的精准度,保障测量工作的质量能够达到规定标准。除此之外,GPS系统主要分为用户设备、地面监控、空间部分等几个部分,运用其不仅能够有效简化建筑工程测量的程序,还能有效缩短测量工作的时间,保证其能够达到规定标准。除此之外,GPS技术的运用还能简化测量工作的程序,更好地满足施工单位对测量工作的要求,满足测量人们对动态测量工作的要求,提升建筑工程放样的水平,保障建筑工程后续施工顺利开展。
2.2建筑工程测量中GPS技术应用的特征体现
建筑工程测量工作开展期间,GPS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提升测量工作的水平,真正实现动态测量,还能与RTK技术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准确测量三维坐标数据信息,提升数据信息测量工作的准确性。除此之外,GPS技术的运用还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原有的测量模式,增强测量工作的可靠性,满足人们对测量工作精度的要求,提高控制网布置工作的整体水平。同时,GPS技术还能始终保持4颗卫星跟踪测量位置,真真呢过实现厘米级定位工作,相较于其他测量技术而言,本身有着技术水平较高、精准度较高的优势。
GPS技术运用于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中本身有着测量时间较短的特征,对观测位置进行平面测量时,GPS技术能够实现大高程测量,最大程度上提高测量数据信息的准确性,能够准确控制测量设备移动,同时控制多个点,这个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上缩短测量时间,有效节约人力和物力。除此之外,GPS技术本身还有着应用范围较广的特征,与其他项目相比,建筑工程本身需要测量的数据信息较多,需要重点进行地形图测量,准确勘察工程施工现场的具体状况,根据项目要求做好施工控制网布设工作,充分发挥通视功能,有效降低建筑工程的测量成本。另外,GPS技术本身还有着一定的技术优势,能够实现全天候测量,本身具有测量操作较为便捷的优势,只要施工现场满足GPS技术测量的条件,其就能真正实现持续性测量,并且这个过程中并不受到天气和地形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保证测量工作效率能够达到规定标准。
3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中GPS技术的实际应用
3.1GPS技术设计
测量人员非常重视建筑工程GPS技术设计工作,明确设计工作的精度,详细了解测量区域的具体状况,以建筑工程实际状况为测量工作依据,将城市GPS网作为测量工作首级控制网,测量人员必须严格控制测量区域的平均边长,要求其的长度必须要在1000mm之内,接收机的标称精度必须在规定范围之内,严格控制比例误差系数,以设计网型作为基准,根据规定标准在施工现场所在区域布置控制网,共有观测点12个,其中两个为平面控制点,5个为高程控制点,3台GPS接收机,测量已知平面控制点时,测量人员必须要选择联测方式,运用网形布置形式,要求布设方式为连边式,根据该项目要求制定观测计划,以卫星可见预报图和几何图形强度作为观测依据,将最佳地观测时段选择出来,并将作业调度表编排出来。一般情况下将空间位置因子PDOP作为几何图形强度,当GPS观测卫星多于4颗,PDOP值低于6,而且卫星分布均匀时,可作为最佳观测时段。
3.2实施GPS测量外业
应用GPS定位系统进行测量时,卫星被视作空间观测对象,形成无需地面点后方交错,各接收机也具有自身控制点,经接收数据解算得到点经纬坐标值,多个接收仪一同接收数据构成三角网形在平差解算时发挥应有作用,而自由网没有约束平差获得坐标,进而再对已知控制点做约束平差取得相应坐标。而且各单位中GPS联测与高等级的导线都有自身不同方法与软件做平差解算操作。当导线距离较长时投影会发生变形,而对投影变形操作对坐标系统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
3.3处理GPS测量数据
GPS接收仪观测已大部分实现智能化与自动化发展,同时观测的时间也在大幅缩短,使作业强度有所减少,观测的时候卫星空间分布与卫星信号质量会对观测效果有直接影响。因为个别点受到地形条件等约束,对卫星观测和信号质量有巨大影响。所以,需要严格依照相关标准选点,挑选最佳时段进行观测,此外要重视通讯设备使用情况。利用GPS定位系统测量数据传输与处理为随机完成的,但凡符合接收卫星信号质量与已知数据精度、数量的条件,便可方便快捷得到满足条件的坐标。
4总结
进行建筑工程测量时,测量人员要充分发挥GPS技术的优势。重视GPS定位系统的运用,高效处理定位相关的信号,最大程度上降低外部因素对工程测量数据信息造成的影响,通过地面监控站的方式快速处理数据信息。同时,相较于其他测量方式而言,GPS技术本身有着测量灵活度较高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定位信息的精准度,减少周围因素对定位信号造成的干扰,缩小测量数据信息的误差,保证相关单位能够准确了解建筑工程的实际状况。
参考文献
[1]邓鸿.GPS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4,000(020):213-213,215.
[2]万德祥.GPS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000(004):198-199.
[3]李龙星.GPS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4,000(004):283-284.
[4]蔡永坚.GPS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地理,2017,000(012):15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