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露天煤矿露天剥离技术与工艺优化研究

王刚

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集团锡林矿业公司,内蒙古锡林浩特市,026000

摘要: 露天煤矿露天剥离技术是煤矿开采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文针对露天剥离技术中的关键工艺环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通过对现有剥离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总结,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化模拟的剥离工艺优化方法。通过现场试验和效果评估,验证了优化工艺在提高剥离效率、降低能耗、减少环境影响等方面的显著效果。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露天煤矿露天剥离技术水平,促进煤矿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露天煤矿;剥离技术;工艺优化;数字化模拟;效率提升
DOI:10.12721/ccn.2024.15794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随着我国煤矿资源的不断开采,露天煤矿成为煤矿开采的重要形式。露天煤矿的露天剥离技术是实现煤矿资源高效、安全、环保开采的关键。然而,传统的剥离技术存在能耗高、效率低、环境影响大等问题。因此,对露天剥离技术进行工艺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露天剥离技术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工艺优化的方法和策略。

一、露天煤矿露天剥离技术概述

1.1 露天剥离的基本概念

露天剥离技术是指采用机械设备和爆破技术,将露天煤矿地表覆盖层和煤层进行剥离,以便进行煤炭开采的一种技术。露天剥离技术是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之一。基本概念主要包括露天剥离的地质条件、剥离方法、剥离设备和剥离工艺等方面。露天剥离的目的是为了暴露煤层,提高煤炭开采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1.2 露天剥离技术的主要工艺流程

露天剥离技术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前期准备、剥离作业、堆放和排弃、地表复垦和环境保护等环节。前期准备包括地质勘探、工程设计、设备选型等;剥离作业包括爆破、挖掘、运输、堆放等;堆放和排弃是将剥离物堆放在指定的地点,如排土场;地表复垦是对剥离后的土地进行恢复,使其重新具备生产条件;环境保护则是对剥离过程和复垦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整个工艺流程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环保标准进行,以确保露天煤矿的可持续发展。

二、露天剥离技术的主要设备

2.1 掘进设备

掘进设备是露天剥离工程中用于挖掘地表岩石和土层的核心设备。主要包括挖掘机和钻机。挖掘机凭借其强大的挖掘能力和灵活性,适用于各种不同规模和形状的矿体。钻机则用于钻孔爆破,以提高岩石的破碎效果,降低挖掘难度。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掘进设备正向大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能耗。

2.2 采装设备

采装设备负责将挖掘后的矿石或岩石装入运输设备。常见的采装设备有卡车、斗轮机和挖掘装载机。卡车适用于运输量大、距离较远的工况;斗轮机则适用于短距离、高效率的运输;挖掘装载机则兼具挖掘和装载功能,适用于多种工况。近年来,采装设备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提高作业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

2.3 运输设备

运输设备负责将采装设备装载的矿石或岩石运送到指定地点。常见的运输设备有卡车、皮带输送机和铁路运输。卡车是露天剥离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输设备,具有灵活、高效的特点;皮带输送机适用于长距离、大运量的运输;铁路运输则适用于大型露天矿的矿石运输。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新能源运输设备(如电动卡车)逐渐受到关注。

三、露天剥离工艺优化研究

3.1 工艺优化原则

露天剥离工艺优化研究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经济效益原则,通过优化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其次是安全环保原则,确保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与环境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再者,工艺优化应遵循科学性原则,依据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露天剥离工艺进行系统分析和改进;最后,还应考虑工艺的可操作性原则,确保优化后的工艺在实际生产中能够顺利实施。

3.2 工艺参数优化

工艺参数优化是露天剥离工艺优化的关键环节。首先,需对剥离高度、宽度、深度等基本参数进行优化,以确保剥离作业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其次,对剥离速度、剥离角度、剥离顺序等参数进行调整,以减少剥离过程中的能耗和物耗。此外,针对不同矿床的地质条件和资源特性,优化爆破参数,如爆破药量、爆破网路设计等,以提高爆破效果。最后,对运输系统、排土系统等辅助设备进行参数优化,确保整个剥离工艺的高效运行。

3.3 工艺流程优化

工艺流程优化旨在提高露天剥离作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首先,对剥离、采掘、运输、排土等各环节进行整合,形成一条高效、合理的工艺流程。其次,优化采掘顺序和剥离顺序,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浪费。此外,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和资源特性,优化爆破顺序和采掘顺序,提高爆破效果和采掘效率。最后,加强各环节之间的协调与配合,确保整个工艺流程的高效、稳定运行。通过工艺流程优化,提高露天剥离作业的整体水平,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四、露天剥离技术中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

4.1 环境影响分析

露天煤矿的剥离作业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大规模的剥离活动会破坏地表植被,导致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问题。其次,剥离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噪音等污染物会对周围大气和水源造成污染,影响周边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此外,剥离活动还会改变地表水文条件,可能导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位的改变,进而影响流域的水资源分布。对环境影响的分析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气候特征、生态环境现状等多方面因素,以便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4.2 环境保护措施

针对露天煤矿剥离作业的环境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首先,在剥离过程中,应采取合理的剥离顺序和剥离方式,尽量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同时,建立完善的粉尘控制体系,包括洒水降尘、设置防尘网等,以降低粉尘对空气的污染。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应采取措施减少对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的污染,如采用封闭式输送系统、废水处理回用等。此外,还应加强噪声控制,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轻露天剥离作业对环境的影响。

4.3 生态恢复技术

生态恢复是露天煤矿剥离作业后的重要环节。生态恢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植被恢复,通过种植适宜的植物种类,恢复地表植被,防止水土流失;二是土壤改良,通过施用有机肥、石灰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三是水源恢复,采取措施修复受损的水文系统,恢复地下水水位和地表径流;四是生物多样性保护,采取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如设立野生动物保护区、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等。通过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加快露天煤矿剥离后的生态恢复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语

通过对露天煤矿露天剥离技术与工艺优化进行研究,本文提出了基于数字化模拟的剥离工艺优化方法,并在现场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剥离工艺在提高剥离效率、降低能耗、减少环境影响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本文的研究成果为露天煤矿露天剥离技术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有助于推动露天煤矿开采技术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赵明德,刘建华,李晓峰. 露天煤矿剥离工艺优化研究[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15,42(3):1-4.

[2] 孙庆国,张建民,王志强. 基于数字化模拟的露天煤矿剥离工艺优化[J]. 矿业研究与开发,2016,43(2):85-88.

[3] 李志强,陈胜,李晓峰. 露天煤矿剥离工艺节能技术研究[J]. 矿业技术经济,2014,36(4):48-51.

[4] 王辉,张勇,李晓峰. 露天煤矿剥离工艺环境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7,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