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作为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国民综合素质提升的一个保证,对未来人才进行有效教育,对人才发展、国家发展、社会发展都有不可忽视作用。在当前高职体育教育中,大部分教师受教学改革影响,都将课程创新、理论与实践结合作为教学方式创新方向,但是也有小部分教师仍沉浸在自我教学中,并没有根据新课改要求作出相应改变,这不仅对高职体育教学整体有效性提升产生限制,对教学改革进行一步发展也有限制。
一、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一)部分教师教学中过于自我化
在教学改革取得如此大成绩下,也有部分教师在固守传统,认为教学的目的就是知识传授,教学方式对知识传授并不能产生多大影响[1]。这其中,就有高职体育教师的身影。部分高职体育教师在教学还在“坚持自我”,沿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知识讲解,将理论讲解作为学生能力培养主要方式,不仅对学生发展进行了限制,也使得体育教学出现较多问题。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问题就是以自我为中心进行知识讲解,致使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下。教师在课堂上不停地忘我式为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在长期听讲过程中无法有效参与到其中,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使课堂成为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这不仅对综合素质提升产生限制,对教学发展也很不利。并且这些客观存在的弊端,大多均由教学方法落后引起的。
(二)缺乏完善的体育素养与职业能力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缺乏完善的体育素养培养与职业能力提升可以是体育教学中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其还是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的方式,因此,体育教学与其他科目相比较,其具有一定专业性要求。体育教师作为体育知识、技能传授者,教师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才能够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才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与目标[2]。在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没有对体育教学进行过研究,而是简单地在新课改要求下机械化的设计、开展教学活动,这不仅未将体育教学价值真正发挥出来,对学生职业素养与能力提升也有一些影响。
二、在职业素养培养基础下高职体育教学方式创新研究
(一)加强高职体育职业素养教学观念、理论
身为体育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传授学生相关锻炼技能时,教师要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时,要能够根据学生特点以及思维方式进行活动设计,要让课堂教学与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相符合,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多发表自己看法、观点的机会,才会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3]。
比如,在教师对学生篮球技能进行培养时,首先,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篮球技能锻炼提升学生耐力。教师可以改变以往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的教学思维,对每一名学生进行观察,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共性、能力等多个方面开展个性化教学。其次,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能够对教学改革目标进行确定,根据教学改革目标设计教学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使学生体育学习潜能被激发,促进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提升。最后,教师要注重自身职业素养提升,要跟随学生一起学习,要不断充实自己的同时,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对学生进行培养过程中,教师尽量多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或者是在校企合作活动中对学生职业能力进行培养,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促进其社会发展适应能力提升。
(二)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体育学习不属于文科学习、也不属于理科学习范围之内,其在众多科目中,可以说是一个独立的存在[4]。学生在学习体育技能时,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掌握基本运动技巧,并通过训练的方式提升体育运动能力。对于喜欢体育运动的学生来讲,学生认为体育学习是十分有趣的,对于这类学生,无论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学生都可以很好的学习。但是,对于部分对体育运动学习不敢兴趣的学生,教师教学方式会对学生学习兴趣产生极大影响。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进行全面考虑。
例如,在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跑步练习时,教师就可以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方式,通过游戏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体育知识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技能锻炼、知识学习中。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跑步动作规范性进行比赛。比赛方式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理论知识比赛,一个是技能比赛。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对学生提出一些尖端问题,对学生思维灵活度、应变能力进行培养,这对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很重要。
再比如,教师可以开展针对性教学,利用分组的方式使学生在相互影响下主动加入学习中,如此一来,既可以提升学生团队意识,也可以使其进入主动学习阶段。这对学生职业素养、体育综合素养提升也有帮助。
(三)完善教学评价
评价教学是新课改不断发展中形成的一种新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方式对学生认清自我优势、劣势、教师了解学生等都有帮助。因此,在高职体育教师教学时,教师也应该将评价教学带入到体育教学中,通过不同评价方式对学生职业素养进行培养,促进学生体育学科综合能力提升。在教师进行对教学评价进行完善时,教师要从多个教学看待问题,设计教学评价活动,这样才可以保证教学评价的真实与有效。
比如,在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既要考虑到学生个体性命,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群体性,因为学生在日后工作中并不是一个人工作,而是要其他不同人群接触与工作。所以,在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就需要将学生这一因素纳入评价体系中。
再比如,部分学生在各项表现中都很好,但是每次考试都无法取得高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就需要找到学生这一问题出现原因,根据学生平时表现、考试成绩、问题等进行评价,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也可以使学生学会自我反思,从而提升自我职业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以职业素养培养为基础,创新高职体育教学方式,不仅对学生工作能力提升有帮助,对教学改革发展也很重要,同时也可以实现全面教学与培养这一教学目标。基于此,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这对学生与体育教师自身发展都有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浩然. 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J]. 中外交流,2021,28(1):942.
[2] 乔伟. 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素养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 灌篮,2021(6):71-72.
[3] 米亮. 浅谈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 文存阅刊,2021(18):54-55.
[4] 史晓阳. 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探究[J]. 灌篮,2021(7):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