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的开展,其目的是为工作岗位提供专业化人才,满足市场的用人需求。这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是十分关键的,其具有极强的职业性和应用性。教学体系的建设目标也是为了培养专业技能的人才。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就业岗位需求不断增多,而在新的技术手段和就业岗位的拓展和完善,市场邸高等职业教育的诉求更高。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自然需要立足市场发展的需求,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文章立足于此,深入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方案,而结合具体的实践需求,提出以下几点方案。
一、加强课堂实践教学机制建设
高职院校要基于职业教育的目标,动态化推进课堂实践教学机制的建设和完善。不断推进课内训练体系建设,更为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素养,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不断推进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和优化,持续提升实训和实践教学的时间,拓展教学内容。为了提升实践教学的灵活性,要相应地转变过去诸多验证性实验和直接演示等实践教学模式,而是要立足岗位的需求,基于学生专业领域未来工作的能力要求,合理完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并根据当前学科边界日益模糊的情况,进一步拓宽教学内容,提升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的深度和广度。
同时,高职院校要立足自身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定位,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动态化增设新技术、新设备等,支撑实践教学工作,不断提升课程同市场的对接效果。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推进课程单项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的培养,并纳入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打造完善的“课、岗、证、赛”四融通机制,让实践教学更加合理,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而为了提升实践教学的系统性,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也要注意不断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诸如采用项目教学法、仿真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方法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选用,以最符合教学需求的方式展开教学,从而不断提升教学的质量,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进而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二、拓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提升教学广度
在传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高职院校要注意进一步拓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不断提升教学的广度,这样有助于进一步打破教学课堂的约束,提升教学的系统性。针对不同的专业课程,设置相应的实践活动。如电子电工类学科,可以开展设备研究课外活动或者家电维修课外活动等,引导学生参与进来,也可以针对不同学科的教学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多种校外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并给与专业指导,同学校的相关社团形成更为完善的合作机制,不断发展学生参与各种活动 积极性。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要给与学生更多的支持,引导学生参与到各种研究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好的创新项目给与必要的奖励,以此激发学生课外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另外,高职院校也可以立足就业和创业的需要,不断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设置相应的培养计划,同企业和相关科研机构展开合作,培养专业化人才,给与学生更多参与这种活动和研究的机会,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建设更加系统的校外实习体系
高职院校要建设更加系统的校外实习体系,通过给与学生更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接触更多与就业更加接近的培训指导,从而让学生在未来就业中占据主动。为此,结合当前教育的形式,高职院校要系统打造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机制。针对专业需求,设定更为完备的实习方案,由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结合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形成合力,为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保驾护航。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基于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推进校外培训体系的建设,如针对性建设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同企业和相关机构展开合作,打造符合多方利益的实习就业基地,并将此作为常规实践教学的重要补充,针对性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结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在每个学年都安排相应的实训内容,诶第一年学习相应的理论,第二年开展必要的实训教学,第三年则结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开展针对性的就业实习指导等,通过这种综合实习、生产性实习以及顶岗实习方案,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总之,校外实习体系作为常规实践教学的补充,应该成为高职院校重点发展的环节,不断提升学校教育和就业岗位的对接效果,真正满足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要,并成为学校同企业和市场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带动高职院校其他实践教学环节发展和优化,从而形成更为合理的教学体系。
四、打造同实践教学体系匹配的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反过来带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和优化。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推进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也需要针对性打造匹配的评价体系。学校要立足高职教育的特征和发展方向,总结实践和改革成果,形成更为系统的评价体系,除了传统的评价方案外,也要相应地拓展实践训练项目、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并拓展评价结果的规定,形成更为系统的,针对实践教学需求的实践能力评价体系。
为此,高职院校要立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基于不同专业具体的实践训练项目,相应地优化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并结合实训内容,细化设定评价的项目内容,设置符合学校发展和就业岗位需求的技能测试题库,建立完善的综合技能测试机制,并将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等环节都纳入到评价考核体系中。同时,也要进一步融入外部评价,将行业人才、专业学者、职业技能大赛评价以及相关证书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这样不但能够提升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在具体考核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实践训练项目,灵活搭配应用口试、笔试、识别、操作等考核方式。通过这种系统的评价,能够让学生重视;理论的学习,也重视实训能力的提高,同时在社会评价的融入背景下,也让学生更多地参加社会实践工作,多考取相应的证书,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真正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提供保障。
结语: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要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工作,不断打造符合市场和就业需求的教学方案和体系,通过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全方位衔接校内和校外资源,重视理论同实践的有机融合,并合理整合课上和课下教育机制,真正为高职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必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红远.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26):35-36.
[2]李连庚.浅谈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评《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09):127.
[3]胡小春.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管理与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