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是当前各阶段教学工作中所运用的重要策略,其中,情境的创设情况直接影响着教学结果。很多教师已开始重视情境创设工作,保障高中生充分掌握相关学科知识,但其创设工作仍存在一定问题。以物理学科为例,情境的单一化以及资源的单调化是当前物理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为此,根据创设问题给出解决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情境教学不够重视
由于物理学科知识点多,教学任务重,加上很多教师任教的班级多,所以导致对实验情境教学不够重视,存在忽略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教材上没有的实验不再添加到课堂上等问题,致使知识的形成过程欠缺,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训练,不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不注重情境的生活化
很多教师不太注重将物理理论转变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现象或者社会生活中的某个情境,很多同学不能置身于所创设情境之中,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所以虽然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其实并没有降低教学难度,也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
二、高中物理情境教学创设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创设物理教学情境的办法五花八门,教师可以首先设计生活化的物理问题,利用问题驱动学生自主思考,并通过让学生完成问题探究促进物理知识的内化,让学生形成更加完整的物理知识学习网络结构体系。设计问题教学情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办法,对于学生物理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加强学生对具体物理教材知识的分析和探究,能够获得鲜明显著的教学成果。在物理知识实践应用方面设计生活化教学情境和场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就特定物理问题进行实践探究,充分发挥问题教学的实效性,推动教师进行物理教学备课活动的有序进行。
例如,在教学第二章《电磁感应》相关内容时,其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电动势的物理内涵,能够准确区分磁通量、变化量及变化率这三个物理概念;能够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基本内涵及其数学表达式,能够利用该定律进行物理应用问题解答。在实际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提问如下问题:(1)通过观察如下物理实验,可以看到什么现象?(2)这一现象能够说明什么问题?通过设置问题调动学生参与物理课堂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可以拿出事先准备的交流手摇发动机进行物理发电,促使连接的小灯泡发亮。如此,教师可以顺势引进“感应电流”这一物理概念,让学生从直观层面感受“电动势”的产生,让学生发散物理逻辑思维,既然闭合电路里面存在感应电流,那么电路中必然也存在电动势,“感应电动势”这一物理概念就能深深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随后,教师可以提出“哪些因素会对‘感应电动势’产生直接/间接的影响?”,让学生分组进行物理实验设计,让学生自主研究“感应电动势”的相关物理知识,有助于学生发挥合力作用研究各个因素与“感应电动势”之间的潜在关联,有助于学生物理探究思维的发展,充分发挥生活化问题教学情境的实际功效。
(二)利用类比创设学习情境
随着学生物理学科知识储备逐渐增加,学生可以明显感受到很多新学习的物理知识与以往学过的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潜在关联。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可以很好成为学生新学习物理教材知识理解的重要辅助和依托,也可以成为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创设情境的办法之一。教师在讲解全新物理知识点时,可以通过类比已学的物理内容,创设类比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思维逻辑,引导学生联合起来进行知识解读。
例如,在教学第二章《电磁感应》中“磁通量”这一物理概念时,这一个物理概念主要表达的是穿过某一个面上的磁感线条数的数量。针对这个物理概念,教师可以采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进行解释:“在某一个下雨天气里,小明拿出一个小盆子接住天上掉下的雨。请问小明如何在限定的时间内接住最大限度的雨量?”大部分学生都知道雨量愈大,能够接住的雨量也就越大;接雨的小盆子体积越大,接住的雨量就越多等道理。教师可以将这一个生活案例作为类比现象,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磁感应强度B越强,磁通量就越大;面积越大,磁通量也就越大;当夹角小于90度时,夹角越大,磁通量也就越大。”可以有效解决“磁通量”这一物理概念教学的难点,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直白、形象地理解磁通量,有助于实现高中物理教学课堂的重、难点突破。
(三)借助生活情境辅助讲解
在讲解现实生活实际中广泛应用和体现的物理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辅助高中物理教学。这样的办法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印象,能够让学生产生对物理学习更加清晰、直观、全面的认知。
例如,在教学第五章节《传感器》过程中,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传感器、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等物理概念。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机场“自动检测门”和“拆弹”机器人在错综复杂的地势上行走等相关视频,引起学生社会生活共鸣,让学生初步认识自动检测和控制。随后,教师就可以接着这一个话题,顺势引出“传感器”这一物理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家用电器中使用了哪种类型的传感器,让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相对传统“讲授型”的高中物理课堂来说,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更加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自主进行物理学习的效率。
三、结语
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师要明确打造情境式物理教学并不简单,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从多方面创设情境式物理教学。要想充分发挥出情境式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作用,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物理教学水平,创新教学理念,从实践等各方面提升情境式教学的水平,不断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欲望。
参考文献:
[1]吴华涛.高中物理教学利用生活资源展现真实的物理情境[J].读写算:教研版,2013(02).
[2]黄江.基于认知过程和规律的高中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J].高中数理化,2017(22).
[3]吴喆,何善亮.物理教学的“情境化”“去情境化”与“再情境化”[J].物理教师,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