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探讨与分析

周萍

河南省永城市第三高级中学,476600

摘要: 为了构建高效物理课堂,高中物理教师应该重视实验设计,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在把握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发展差异的基础上,引导其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投身于学习中,在明确的指引下完成实践活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验实践中来,加强参与感和体验感,从实操中获得实验理论结论,在实践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思考能力,也进一步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实效
DOI:10.12721/ccn.2022.15712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部分教师并没有完全理解新课改下的实验教学的理念,仍坚持使用传统的教学,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给实验教学预留出空间和时间,会采用口述实验的方式达到教学目的,也有的安排了实验教学,但只是按部就班地去完成,没有进行创新。也不注重实验过程,更没有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目光更多地放在了完成教学任务上面,忽略了教学质量。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实验模式缺乏实质性内容,传统高中物理课堂上也有做实验环节,加入实验教学模式之后,更多的是为了验证一个实验结果,让大家看到这个结果是怎么从实验中得来的,对于学生而言,缺乏对实验过程的探索。过于注重实验结果,忽略了实验过程,不利于学生自主、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会按部就班地完全按照教师方式去进行实验,学生缺乏对实验的想象力和物理知识方面的思维延展性。没有给学生预留实验实践空间,某些教师没有完全理解实验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当遇到学生提出疑问或者实验失败的情况时,会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法来,看得出,实验结论并没有完全按照实验模式走,在这个过程中也会给学生造成误导。实验器材没有及时更新添加,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创新,在实验教学模式下实验成本也在逐渐加大,新型实验模式需要用到的器材大多都是新型器材,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设计好的实验模式大多都变成了探究式实验,增加了不确定性的同时,对于实验器材也有了新的需求。所以,目前学校的实验场所和器材是不能满足的,制约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的物理课程教学,大多都是实验室作为辅助教学,教师不太注重实验过程,对于实验目的、注意事项、实验器材等都会提前口述给学生,一旦有突发情况,教师一般都会选择以课本结论收尾,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被激发。但是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打破了传统模式,将实验教学搬到课堂上来,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有疑问可以及时提出,教师可以引导得到解决,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动手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探索知识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的魅力就在于探索的过程,因为实验结论是理论知识,需要靠实验得出结论,学生能一次次从验证结论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消化知识。探索的过程是未知的,会面对很多情况,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也是一种开放式教学,帮助学生在探索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师从旁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场成功的实验能够树立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学习物理知识一定要参与物理实验,在实验中探索,在探索中培养自主独立的学习意识。因为教学主体是学生,需要学生自己全程参与得出结论,虽然遇到困难教师可以从旁指导,但是还是需要学生自己思考解决,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和能力就在实验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了起来。

三、利用物理实验提高教学实效的策略

(一)激发实验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能使其主动投身于学习中,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氛围,有效提升教学实效。比如,教师在人教版高中教材“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回顾有关运动的知识,出示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实物,让其传阅,介绍计时器上的各个零部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具展示具体的实验步骤,引导学生将计时器固定于桌面,将纸带装在计时器上,启动装置电源并用手水平拉动纸带,观察纸带上出现一行小点后,关闭装置电源。之后让学生将纸带取下,从起始点来向后数,按照要求将间隔数记录下来,计算纸带从第一个点至最后一点的运动时间,用直尺来测量第一个点至所取最后一点的距离,根据点迹来计算拉动纸带的平均速度。教师通过激发探究兴趣,使学生能主动投身于实验中,有效提高教学成效。

(二)提供优质学习资料

高中生的学习需求在时间增长和身心发展的条件下,会不断发生变化,为此,教师应该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料供学生选择,使之能在丰富材料的支持下,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提高学习质量。比如,在人教版高中教材“弹力”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资源展示生活中涉及弹力的实例,并引导学生分析视频中的现象,引申出形变、弹性形变的概念,介绍弹力、弹性限度的知识,让学生研究书本对桌面压力和桌面对书本支持力。教师在介绍胡克定律和相关公式F=kx时,为学生阐释劲度系数与单位牛顿每米N/m,提供弹簧、固定板、钢尺等材料,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将弹簧固定至木板上,分别施以不同的拉力,观察现象并分析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最后将操作步骤与获得的结论以报告的形式呈现,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下一步研究,提升对相关概念的认识层次,促进学习质量不断提升。

(三)提升实验操作效率

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干扰,因此,教师要加强干预,在实验中给予相应的指点,提升学生实验操作的效率,进一步扩大教学成效。比如,教师在人教版高中教材“实验:研究平抛运动”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先引导学生回顾与平抛运动相关的知识内容,再建立直角坐标系,判断某一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是否为抛物线,并根据判断的结果来计算抛物线的初速度,再开展实验,探究平抛物体运动轨迹。学生应先将塑料水瓶盖切开两孔,分别插入两根两端开口的吸管,这是为了使水流出的速度不受瓶内水面下降影响。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此处设计的原理,以问题抢答的方式复习有关压强的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实验上。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将一根吸管弯曲,倒置水瓶,观察水从弯曲吸管中流出的轨迹,将轨迹描在纸上进行分析处理。教师通过提高实验操作效率,不仅能集中注意力,还能节省课上时间,为下一步总结赢得时间。

结束语:教师要反思授课与备课,细致分析问题成因,思考提高课堂质量的方法,运用激发实验探究兴趣、提供优质学习资料、提升实验操作效率、开展合作探究活动等有效策略,注重课程设计,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实践操作,发挥创意实验的吸引作用,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使其深刻感知现象中的规律,提高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忠文.聚焦高中物理实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213.

[2]郑韦华.翻转课堂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3]蒋东营.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8.

[4]张永杰.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7.

[5]方照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