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评价

方婕妤

台州市黄岩区东城街道中心小学,318020

摘要: 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评价其核心在于对数据进行挖掘,从而发现教育价值进行分析。并且可以通过区域研究检查和问卷等形式进行分析潜在的教育价值。大数据的特点就在于能够全面系统的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对教育来说这是一种能够提供全新方式和思路的形式。基于此,本文以大数据为基础,阐述了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区域教育评价方式,希望能够促进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评价方面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大数据;区域教育评价
DOI:10.12721/ccn.2021.15707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区域范围内进行教育评价,从而为学校等教育机构的教学提供决策性的服务。在这种教育评价中,其背后依靠的是精准真实的数据作为支撑。随着科技的进步,大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大数据时代中,对数据的全方位多元化的收集工作至关重要,有了数据支撑,才能在后续的挖掘和分析工作中实现精准的评价工作,才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以及全新的方式。现阶段的教育评价已经逐渐从师生的业绩评价转移到对教育环境和教育背景以及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评价。这种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评价能够有效改变传统教育评价中片面的依赖学生成绩的考核方式,其更加注重过程性以及发展性相结合的评价,能够有效保障评价的可持续性以及全面性。

一、基于大数据区域教育评价的重要性

(一)有效提高区域教育的治理能力

给予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评价能够采集巨量的数据,与此同时,还能够实现给予多层角度,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挖掘,继而实现以数据来驱动教育的发展。近些年来,大数据在区域教育的最终决策中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决策时,需要尊重学下之间的差异和特色,并坚持发展和基础相结合,公开和内控相结合的态度,对学校内不同的学年和学校之间不同的教育经历等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及需求诊断,从而了解学校的薄弱环节,继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提升,使区域教育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二)基于大数据的与区域性评价能够引领学校进行特色发展

基于大数据的区域评价系统,可以使区域教育全面了解区域内的学校教育环境并作出研判,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大数据对学校内部的基础保障和特色建设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资源调配和相关的保障工作,使得教育更加精准和科学。例如,在农村偏远地区的学校,通常这类学校的基础较弱,相关的办学绩效等评价指标不会太好。这类学校怎样进行定位和发展,教育部门应该怎样对这类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评价,可以使教育部门有效了解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革方案,指定特色高中的发展路径,结合地方资源,展开特色教育项目,从师资力量和学生素养的培养以及课程优化等方面进行突破。最终实现精准帮扶。

二、基于大数据评价的有效路径

(一)聚焦于数据,发掘真实问题

通过一系列的绿色评价活动,具体包括教师和校长的调查问卷,以及学生和家长的问卷等,再根据这些调查问卷的数据结合监测综合素养所形成的区域教育大数据,通过对数据的重视和聚焦,对其进行深度分析,继而找到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和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并且能够引导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方式的改变,对教师专业技能进行有效提升,并且还能够促进教师持续的专业化发展。例如,可以采取分类分层的方式来发布反馈评价报告,评价区域组织内部的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可以分为区域的总体状况和不同学科的质量评价以及所在学校的发展状况和细化到班级层面的报告,最后细化到学生个体层面的综合素养报告,在这之中,学校发展的具体情况是通过对历次成绩变化等层面的数据进行精准分析,从而发现学校内部相对薄弱的学科和能够影响学生成长的有关因素,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学科诊断分析报告,来发现自己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达到可持续化的发展目标。

(二)对大数据评价的设计进行增强,完善评价平台的建设工作

为了能够使数据平台能加的完善,我们需要结合数据的深度和广度,继而来构建区域教育评价体系,具体包含学生的体质监测和学业能力,还有体育素养和音乐素养等综合性素养等,对这些体系的检测方法进行持续的细化优化。并且从区域层面和学校层面以及年级和共同体层面来构建区域教育评价的平台。持续平稳的来做好数据的积累,并对综合素养平台进行研发,对不同的评价对象能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

(三)根据实证,实现精准诊断研究

区域教育评价,其核心基础是根据实证来发掘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这种方式能够为区域内的学校提供有效的教育理念和思路以及策略,促使学校提升教学水平。通过对数据进行检测,不断采集学生的学业能力以及思想品质等指标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最后完成学生的综合素养评价。在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诊断过程中,需要根据区域内的实际情况,来侧重关注影响学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再通过大数据评价,实现评价效益的不断提升。

(四)依托评价,从而实现有效改进

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评价,能够使得在某一特定领域内改善学校原本的课程设计和相关的教学形式,通过这种教育评价的不断发展,能够使学生快速成长,并且使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在区域教育评价中,其最终的反馈主要是过程评价以及最终评价的有机结合,在这之中主要包含了不同学科的综合素养和相关的评价指标等内容。根据最终的评价反馈,可以实现共同管理区域内部的学校,构建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多方面的协调体系,实现学校教育和发展的改善方案。在改善的进程中,当出现问题时,教育部门和学校需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研究和解决,以此确保教育改善的过程能够以一种有序稳妥的形式来开展。比如,在某地的调研中,某学校的语文学科评价指标不甚理想,这个地区根据语文学科的区域评价结果和相关的背景调查数据中总结出了具体的改进方案。首先,学校向教育部门提出了增加骨干教师的请求,以此来提升学校语文教育水平;其次,对学校的语文教研组给以建议,建议其对校本教学的形式进行探讨,以此增进语文教研组的钻研能力;最终建议语文教研组能够改善传统的师生关系,继而改善传统的教学形式,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在大数据时代,推动大数据与教育事业的有机融合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形势。大数据时代的众多优点,比如数据的分类和数据的转化收集,能够使教育评价从片面的评价转变为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价,从而突破传统教育评价的桎梏,为新时代的区域教育评价提供全新的思路。当下,正是大数据引导教育事业进行变革创新的时期,在这样一个时代下,区域教育评价正朝着多元化和思维的不断更新方向发展,大数据正在促进区域教育评价的不断发展,为其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宋乃庆,郑智勇,周圆林翰.新时代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大数据赋能与路向[J].中国电化教育,2021(02):1-7.

[2]朱德全,吴虑.大数据时代教育评价专业化何以可能:第四范式视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31(06):14-21.

[3]瞿振元. 再谈发展素质教育[C].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素质教育与文化自信——2019年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论文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2019: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