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高中生物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传统的生物课堂往往以单向讲授为主,缺乏互动和实践,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足。同时,高中生物课堂的实效性也受到限制,无法及时跟进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效,尝试进行生活化教学。本文旨在通过基于核心素养的落实,探索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使高中生物课堂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以期为高中生物课程的创新提供一定的指导。
一、解读课程内容,梳理生活元素
完善的教学准备是促进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保障。在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准备环节中,教师需要对课程内容中的生活元素进行初步的梳理。这样教师能够明确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切入点,从而为后续教学活动的进行做好铺垫。
比如,教学“神经调节”这一内容时,根据本章节的内容,可以梳理出以下相关的生活化素材:望梅止渴、膝跳反射、谈虎色变、眨眼反射;成人能够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但是婴儿很容易尿床;拒绝毒品;止痛药原理等。再比如,教学“免疫调节”时,根据本章节的内容,可以梳理出以下相关的生活化素材:流感病毒侵入人体的途径;系统性红斑狼疮、艾滋病、过敏反应;打疫苗的作用;打针前进行“皮试”的原因等。通过对生活化学习素材的梳理,可以使教师初步明确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为生活化教学的开展提供助力。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为学生提供更加轻松愉悦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能够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真正落实这一目的,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引入一些趣味性的元素,以此来创设恰当的课堂情境。依托情境,可以增强课程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
比如,教学“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时,在新课导入环节,笔者利用生活现象创造了课堂情境。现象一:运动之后脸颊会变红,出汗量也会增加。现象二:冬天刚出家门,有时候会哆嗦一下。现象三:如果吃的东西太咸,那么尿量就会减少。学生对这些现象比较熟悉,但由于尚未系统学习相关知识,所以不知道怎样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利用这种方法,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从而激发了好奇心。除了直接利用生活现象创设课堂情境之外,还可以创设一些与生活元素有关的趣味性情境。比如,教学“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笔者结合大部分学生都比较熟悉的《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创设了教学情境。在这个情境中,笔者鼓励学生将自己视为主人公,并想象假如自己流落荒岛,在岛上发现了 15 千克玉米、一只母鸡和一些饮用水。在这种情况下,会先吃玉米还是先吃鸡。由于这个情境具有趣味性与开放性,所以吸引了学生的热烈讨论,从而活跃了课堂氛围。由此可见,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利用生活元素创设恰当的课堂情境是有效的方法。
三、制作生活教具,进行直观演示
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很多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重难点知识,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形象具体的教具进行直观教学。由于学校统一采购的教具类型比较有限,并且一成不变的教具难以持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在生活化教学中可以尝试设计生活教具,从而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在生活化教具的制作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比较简单实用的生活材料。
比如,教学“DNA 的复制”时,由于很多学生对 DNA 的结构并不了解,所以为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笔者在教学中把拉链当作 DNA 分子的两条链。在 DNA 复制的过程中,要先打开 DNA 的双链,并且需要借助专门的工具,以此引出解旋酶。除了直接选择便捷的生活材料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生活教具。相对于常规的教具,生活化教具更加契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四、开展生活实践,加深学习感悟
知识的迁移应用是帮助学生加深学习感悟的重要途径。在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中,教师除了设计书面问题之外,还应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使学生依托生活背景进行生物知识的应用。利用这种方法,不但可以促进学生所学知识的内化,而且有利于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得到锻炼。
比如,教学“内环境的稳态”时,学生在初步完成课内知识的学习后,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在早晨 6 点到晚上9 点,每 3 小时测量一次自己的体温,并利用表格进行记录。之后,学生要对数据进行分析,明确体温的日变化规律。同时,要结合课内所需知识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从而深入分析体温变化的原因以及体温可以维持稳定的机制。利用实践活动,进一步拓展了生活化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生活化教学可以使高中生物课堂更加丰富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解决问题,可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促进知识的巩固与拓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评价体系方面,教师应构建多元化和动态化的评价体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思维品质的综合表现。这样的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能够进一步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时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杰.导入生活,延伸课堂: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高考,2019(6):58-60.
[2]刘丹.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11):91.
[3]史敏.导入生活,延伸课堂: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有效性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6(15):146.
[4]杨树娟.导入生活,延伸课堂: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有效性的探究[J].新课程导学:中旬刊,2017(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