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思索

王亮

淄博职业学院,山东淄博,255314

摘要: 网络技术在当前教育事业中的应用优势是使得教学活动开展更加精准、高效,且具有出色的预判性能。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作为面向学生思想进行引导的一门学科,正是需要借助这样的技术优势来弥补以往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确保能够随时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作进行相应指导,从而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使其获得更加完善的思政教学服务。基于此,本文对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展开了探索。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
DOI:10.12721/ccn.2021.15707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大数据技术是一种基于强大的计算功能而进行信息采集与分析的技术,将之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多元文化浪潮下,教育工作开展不及时的现象,并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言行举止,来准确的分析其思想状态变化,从而帮助思政教师可以有效开展各类教学活动,确保能够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前提下,推动其思想素质获得显著提高。

一、大数据技术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优势

(一)提高思政教育的前瞻性

大数据技术的特点便是能够基于自身高效的信息采集功能来准确的对事物结果做出分析以及预判。将之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可以显著提高教学工作开展的前瞻性与先决性。其具体实施措施是利用校园网络系统来对学生的行为数据进行采集,包括图书室阅览记录、校园消费记录、外出记录以及各学科的出勤率等等,通过整合以上信息并借助数据计算的形式,来对学生的意识形态与思想状况进行评估预判,从而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开展提供准确依据。除此之外,结合大数据技术对于网络的监管功能,学校还可以针对学生的舆情现状进行监控,并在把握了具体情况之后采取提前干预措施转变学生的言论观点,避免一些负面思想在学生群体中流传[1]

(二)精准进行教育定位

除了对学生行为进行预判,从而提前实施干预引导之外。大数据技术的优势还体现在推动教学工作精细化发展方面。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休闲活动进行分析,教师可以精准定位学生当前能力欠缺的方面,同时结合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准确获得学生学习行为中有价值的数据,从而使得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开展能够更加精准的贴合学生需求进行,从而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获得质量保障[2]

(三)教学开展更高效

借助大数据技术的支撑,可以有效帮助高职思政教师为学生量身打造更多贴切的教育服务,不仅能够满足学生更多的学习求,也有利于教师全面进行教育成果的分析以及总结。同时还能够通过数据筛选的形式获得最为符合学生当前学习特征的教学资源,从而有效推动高职思政教育的改革发展,并使得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成果获得了全面提高。

二、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措施

(一)搭建学生信息收集平台

为了保证大数据技术得到有效应用,高职院校首先需要加强自身校园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将校园思政教育、学工、就业信息、教务等各种行为全部依托于校园一卡通进行智能管理,并确保能够在此过程中对师生的行为数据进行统一整合与对接,从而打造一体式的网络服务机构,并采集师生校内信息进行统一分析与管理。在此基础上,校园大数据系统还需要进一步对学校的教育资源进行管理,除了保存教师优秀的教学案例之外,还应当主动与外部教育资源网进行对接,整合更多优质的思政教育案例以及教学方法用作今后开展工作的真实参照。通过这样的资源汇聚建设,不仅便于学生自主搜索学习资料,同时也使得教师在开展思政教学工作时获得了更多的参照信息,以此整体增强了大数据平台的服务功能[3]

(二)进行学生数据的挖掘工作

除了学生表面的行为数据采集之外,大数据系统还需要基于庞大的信息量中挖掘有价值的行为要素,以此确保能够根据学生的在校活动来形成更加立体的行为画像,确保教师能够从中获得准确的教学参考意见。为此,大数据系统可以基于学生消费记录、健康测温仪、图书借阅信息、门禁记录、日常运动轨迹等等来全面撷取校内学生群体的数据信息。并借助云计算功能来把握学生的“活思想”,同时积极辅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数据化处理,确保能够基于实时追踪管理来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4]

(三)基于大数据平台打造特色教育服务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的一门学科,其本质上是需要结合学生的不同需求来开展教育工作,因此就这一层面而言,其服务功能要远远大于教育功能。是以在大数据平台精准分析的支持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革新:

1.学生课余生活管理。在高度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下,高职院校可以从学习行为、网络行为、生活行为等多个角度来对学生状态进行分析,并从中对学生的困惑困扰、学习态度、社交往来、关注取向、心理变化曲线、思想动态进行统一分析。在这一模式下,思政教学活动的开展范围被无限延展,逐渐扩散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并通过设置话题交流版块的形式,来对学生思想状态进行正面引导,从而在最大限度体现了高职思政教育的“全过程”特征[5]

2.学生心理健康关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得思政教育的覆盖范围不仅仅集中在学生的思想引导方面,同时还包括了对学生心理行为的有效疏导。具体表现为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观测分析,可以细致到为每一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管理档案,通过对学生他人评价、心理健康测评、情绪言论、日常行为的管理,可以准确评估学生的真实心理数据,并根据“预警指标”来对教师进行提示,重点关注个别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从而有效采取一定的预防手段。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数据中学生不同阶段下暴露的心理问题,来设计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活动帮助学生排解负面情绪,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健康管理水平,还可以借助心理教育有效保证学生的良好思想状态,从而体现了高职思政教育的“全方位”特征。

3.就业规划指导教育。根据对学生的信息采集以及问卷调查,可以准确的判断学生未来的就业倾向,同时借助精准化的数据预判功能,可以对学生的岗位期望、职业规划、目标定位做出更加清晰的描述,从而以此为根据对学生提供相应的发展建议。而教师也可以在此过程中融合思想政治元素,对学生的价值观以及职业素养进行教育,使学生能够代表学校形象展示出更加完美的精神面貌,以此体现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全员”特征。

结语:综上所述,在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革新途径主要以全面掌握学生的行为数据为着力点,进而深度发掘其思想特征,以此实施更加精准的教育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陈蕾.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发展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4(9):14-15.

[2]黄学文. 大数据背景下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2):114-117.

[3]李林. "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精准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路径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8):127-128.

[4]曾铄. 大数据时代高职"三全育人"体系探索与实践——基于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素质教育量化管理的研究[J]. 辽宁高职学报,2020,22(10):92-96,112.

[5]刘益青.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对策及路径创新研究——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为例[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6):91-9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