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突发疫情下的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应用

茅丽婷1 张歌行1 季冬华2

1.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南通,226007;2.启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启东,226200

摘要: 突发的新冠肺炎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涉及人数较多,要求对疾病进行快速诊断与处理,将疾病危害降到最低,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目前已经得到快速发展,在突发疫情下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本文分析了突发疫情下的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应用,对新冠肺炎病毒诊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突发疫情;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增菌培养时间;生物安全防护
DOI:10.12721/ccn.2023.15701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2020年初,在新冠肺炎突发的背景下,为了加强疾病检测,可以运用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以此研究突发疫情之下的疾病发病原因、传染机理等,为此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一、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检测准备工作

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适用范围:本次研究主要针对2020年初肆虐的新冠肺炎、其他传染病、重大烈性传染病、炭疽病、禽流感、猪链球菌等,进行病原学诊断与检测。

在此次研究过程中针对不同症候群进行分类,运用快速检测方式进行病原实验室检测,严格按照病原检测的相关规定流程进行,制定明确的操作步骤、建立生物安全条件,找出检测方法来源以及相应的参考文献等,在操作规章中要求能够明确操作步骤,对其能够较为详尽地描述,使得相关实验人员能够依据操作步骤指导而完成工作。可以针对实验建立感染性腹泻、出血及虫媒相关疾病、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等四个类型的检测方式[1]

针对选择样本建立多功能血清学分析仪,判断病原感染后血清抗体情况。在对样本进行病原体高通量检测过程中运用悬浮芯片系统。研究中有效追踪新冠肺炎出现的相关技术方式,并有效追踪病原检测技术,综合运用先进的检测方式,在突发疫情之下对病毒进行多种检测,并综合评估所运用的检测方法的特异性。

有效运用检测设备,针对突发疫情由相关负责人建立标准的操作流程规范,优化检测设备使用流程,包括设备的使用方式、维护方式、具体操作步骤、维修方式等,针对每一台检测设备设立至少三名熟练操作人员,要求每一位操作人员均能够熟练操作,在应急时能够换岗。加强相关试验器材的准备工作,要求在实验室中对检测技术运用中的相关器材由专人负责管理与维护,对器材与试剂建立最佳的养护方式,使得检测人员与相关医护人员能够具有足够的个人防护用具使用,检验试剂耗材要求具有充足的储备量,并结合其消耗情况及时补充,定期检测试剂的使用期限,确保试剂有效[2]

二、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运用过程

按照《疾病预防控制类样品检测工作程序》(JSJK/CX-36)中的相关规定进行疾病检测工作,实验人员针对样品进行现场采样,结合检测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并有效简化程序。

在选择检测方法过程中,要求实验室与现场进行有效沟通,及时获取样品的相关信息,同时能够综合结合采样时间、样品种类、采样部位以及发病时间等,选择相应的检测方式,可以运用分离培养、抗体检测、分子扩增、抗原检测等方式,避免开展无意义项目检测。结合突发疫情情况,确定优先检测项目,结合突发疫情情况,运用疾病症候群设定相应的病原体检测范围,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优先安排病原体检测项目[3]

常规检测方式中要求设置最佳的增菌培养时间,选择最佳个数的可疑菌落TSI,并进行生化试验与血清学试验。可运用PCR,选择适宜的荧光PCR,进行正确的PCR产物测序。PCR检测中,假阴性显示样本中存在酶抑制物、菌量较低。假阳性显示存在核酸污染。

在突发疫情下,结合特定疾病一般流行规律,并与当地疾病流行情况相结合而初步分析疾病流行的一般规律,优先检测发病概率较高的病原体。检测过程中,若无法提出病原体假设,则可以优先运用高通量检测方法[4]。检测过程中,优先进行病原分离,并采用病原学快速检测方式,针对病原学检测无阳性结果的情况可以对其进行血清学检测,以此分析可能的病因。

三、进行生物安全防护

在突发疫情下进行生物检测过程中,针对已知以及高度疑似的病原体检测方式,可以结合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中的相关规定有效评估其危害等级,并针对相应的危害等级评估进行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检测,针对不明原因导致的感染性疾病样本,检测过程中应当在在BSL-2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完成。

四、评估检测结果

在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估过程中主要从假阳性风险以及假阴性风险层面进行。假阳性风险检测过程中,针对分子扩增试验,从四个分区层面进行研究,要求阳性对照品呢能够保持原有的性能,未对其使用阳性对照。针对首次运用PCR方法的扩增产物,应当对其进行测序确认与分析。对相关样本进行血清学检测,针对样品研究设计对照组,在试剂特异性能非常肯定的情况下可以不用设立对照组。

在假阳性风险分析过程中,应当看到所有检测方式运用过程中均存在检测限,因此在运用阴性检测结果排除诊断过程中应当慎重,只有使用业内公认的检测方式才能够进行及时排除诊断,例如样本在发病28天之后血清检测显示SARS抗体阴性[5]

针对一种及高于一种病原体阳性结果诊断中,要求运用综合评估方式判断阳性诊断结果是否为真阳性,在确定属于真阳性的情况下,判断阳性结果是否具有诊断价值。评估过程中不能单纯运用实验结果来分析病因,应当综合运用多种实验数据并运用相关理论知识,由此而得出综合性全面性的分析结果,避免直接得出多种病原体协同感染的研究结果。

在检测与分析过程中综合运用实验室中的分析数据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而进行病因诊断,要求针对不同的采集部位能够运用不同的检测方式,在得出实验结果的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不同分析方法之间可以互相验证,由此提升分析结果的全面性与有效性。

五、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分析报告

针对采样本分析中的数据,通过多种分析方式的运用得出初步诊断结果,在对其进行有效评估之后,可以采用电话告知的方式将初步报告提供给现场的防疫部门与相关人员,在结果确认之后形成最终的正式报告。最终检测报告的得出由授权的科室负责人进行签发,并运用检验专用章,以此对报告的规范性与正式性进行确认。在新冠肺炎突发疫情之下,在检测报告中,要求由技术负责人以及技术管理层共同授权签发。

六、讨论

突发疫情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为了促进疫病防治,要求加强对新冠肺炎病毒的检测与研究,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在新冠肺炎病毒检测方面具有较大的运用,由于疾病类型的不同,在检测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要求建立实验室研究方法,并不断总结不同实验方法,针对新冠肺炎病毒建立最佳的检验方法,做好检测准备工作,进行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检测,进行生物安全防护,针对评估检测结果出具分析报告,由此在突发疫情下提升针对病毒的快速诊断处理能力,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以此保证人民群众健康。 

参考文献:

[1]李健.关于微生物快速检验技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探讨[J]. 母婴世界, 2018, 000(022):284,286.

[2]陈仕奎.微生物快速检验技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用[J]. 健康必读, 2018, 000(022):220.

[3]何祥鹏,邹秉杰,齐谢敏,等.基于核酸等温扩增的病原微生物微流控检测技术[J].遗传,2019, 41(7).

[4]张蕾.微生物快速检验技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2):217-219.

[5]马新秀.生鲜食品中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多重PCR检测技术的研究[D]. 2019.

*通讯作者:季冬华,工作单位:启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启东 22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