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下情景式教学模式

杨春

余干县第二中学,335100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化落实,高中物理教学迫切需要从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向素质教育的教育模式转变:即教学以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学生应对考试和以后的学习做好充足准备为基础,强调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要想学好物理,首先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其次要能够将日常生活中的难题和物理课上的知识结合起来,然后再进行解析,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才能真正地融入到物理的教学之中。而且,如果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不高,只知道死记硬背,时间一长,就会对他的物理学习造成负面的影响。为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情景教学,以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从而提高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 情景教学;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DOI:10.12721/ccn.2022.15713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提出问题:高中物理教学面临的挑战一探

科学技术时代的大背景下,网络信息技术层出不穷,多媒体成了众多老师“追捧”的辅助教学工具。事实上,多媒体的确是现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很大助力,但是机器的便捷始终不能够代替人的能动性,部分教师因此过分依赖多媒体,就是忽视了自身教学能力和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的能动性,且教学规划和设计违背了教学实际,这样会造成教学秩序紊乱,即为了展现情景而展现情景,脱离了现实,不符合教学要求,还存在模板复制和照搬的现象,这样根本不利于我国高中物理教学事业的发展。

二、高中物理情景化教学推动高中物理教学新发展的可行方式

2.1要能够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只有爱上一件事情,才有去实施的动力。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教学计划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和教材教学内容,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之前,应对物理教材内容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然后再进行科学合理的高中物理教育知识结构设计。教师与学生可以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可以把老师的权利适当的放给学生,可以成立学生小老师教研组,一起讨论物理情景教学教法,甚至共同写教案,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静电现象的应用”这一部分内容为例来进行课前导入方式趣味化的具体介绍。在课前导入时,提出三个问题,设置问题情景:什么是静电现象?静电现象的本质是什么?生活中有哪些静电现象?引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将静电知识与生活所见相联系,然后小组讨论得出答案,最后进行汇报交流,然后教师可以通过板书或者PPT的形式将一些现象的图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辨别是否是静电现象。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到静电现象,使学生能够充分地集中自身的注意力,进入到学习状态中,为后期学习奠定基础。

2.2利用情景式小游戏活动

高中物理作为一门理性化学科,有着很强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独立进行高中物理学科研究是很难的,因为生活阅历和思维能力差异等问题,他们之间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力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学生理科逻辑思维不够强,容易跟不上教学进程,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设置一个有利于物理学习的环境,加深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这所谓的环境,其实就是寓教于乐,简单来说就是设置一些物理小游戏。高中物理老师通过创造有趣的物理游戏环境,引领学生在物理课堂快乐学习,小游戏可以不限形式,但要环环相扣,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探索的积极性,诱导他们在玩耍的同时将知识牢牢掌握。

2.3“绘声绘色”的多媒体教学情景构建

由于高中物理教学中涉及抽象的知识较多,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以口头讲述为主,基础不好的学生就难以真正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该在口头讲述和黑板板书的基础上辅以图片、图表、视频的形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这可以让学生有效地发散学生的想象力,引发他们进行思考和探索,起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数形结合思想化知识的抽象性为具体性,为学生指明了解决物理问题的新方向,一些物理理论在字面上显得比较抽象和复杂,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理解,而且一些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同学根本无法理解。因此,在物理课堂应设置相关情景,运用数形结合形式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情景。

例如“摩擦力”这一内容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在高考试卷中占分数的较大比重,同时它环环相扣,影响学生学习高中力学的其他内容。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使用丰富的形式进行教学,比如利用多媒体展现摩擦力案例和摩擦力产生的动态过程,这样使学生能够更形象化地了解摩擦力,加深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2.4实验情景构建

实验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可以说,物理教学没有实验操作就没有了灵魂。身为高中物理教师,为了积极响应新课改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融入生活实验活动,构建实验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鼓励学生在动手实验时联系生活,构建亲切的趣味实验课堂。

举例来说,在学习“重力势能”的时候,为了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依旧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规划实验的步骤:利用沙桌做实验,让学生观察同一物体,从同一高度丢下,掉入沙中的深度越大;再从相同高度丢下不同的物体,发现质量重的物体掉入沙中的深度越大。从上述的实验过程和现象中使学生认识到:重力势能和物体的质量以及高度有关。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和动手实验,提高了独立完成实验的实践水平,加深了学生对重力势能知识的理解。根据这一系列的小实验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感受动手乐趣的同时,更深入地体验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趣味性。

三、结语

总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建立多元的物理课堂情境。这时,教师要确保充分把握教材的内容与时代发展的潮流,正确运用课堂情景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科学设置情境,加强体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认识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最终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田应丰.高中物理学习误区及对策分析.成才之路,2021(11):86-87.

[2]康长建.高中物理学习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教育界,2020(51):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