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库的构建研究

孙海萍

海南卓创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海南海口,570100

摘要: 在信息技术逐渐从理论研究转向实践应用的当下,具体应用也从城市各个行业,转移至农村不同领域。而土地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也需要借助数据库方式整理不同农户承包权属信息,让农村土地加速流通,成为农村经济的一大助力。本文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数据信息建立成便于信息调用的数据库,旨在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库
DOI:10.12721/ccn.2021.15708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作为我国经济主要组成部分的农业,当前限制其健康发展的因素当属土地流转问题。为让土地承包高效运营,推动农村经济稳定发展,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建设覆盖土地承包所有信息的数据库,让经营权可以在后续使用中快速调动,提升信息使用效果。而且,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以数据形式加入数据库中,可以让农村经济提高信息化水平,可以实现信息化健康运营。

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库构建的主要工作

对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需要确定权力所属人、登记相关信息、对测绘信息颁证后,需要借助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内容是否缺项漏项、信息是否正确等落实验收工作,再由构建数据库相关企业,按国家相关规定,把测绘信息按照规范充分整合后,将其整理为标准数据,并将县作为数据单位,将GIS技术作为信息平台,构成集合土地权属、地理位置等信息内容,拥有电子档案的县级单位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库系统[1]。该数据库设计到硬软件设计、数据入库,以及数据安全等工作,可以让农村土地信息迅速调取,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建设。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库的构建技术路线

本文数据库专门负责土地承包相关数据,并将数据全部调查完毕后,再建设数据库,确保土地信息准确性,提升数据库应用效果。其技术路线可以用图1表示。1.png

图1 数据库技术路线

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库的构建分析

3.1前期准备

以农业部规定数据采集技术,制定数据采集方案,并以县级单位实际管辖区域为标准,落实数据采集制度,并对数据质量、安全保密等工作一同在前期准备阶段落实到位。为确保数据库顺利建设,需要设立一名项目经理,专门负责对参与建设人员展开高效人员管理,对于数据库设计落实技术管理,并对数据库投入应用存在安全隐患展开监督检查,保证数据库可以随机调取土地承包相关信息;而质检专员则是关注数据信息是否符合实际情况,确保入库信息质量;对于操作人员则是专门负责将数据录入数据库中。协调县级单位,在县内建设用于存储上传信息的服务器,以及处理、上传数据的客户端,并根据省级单位规范的管理软件基础上,着手建设县级单位数据库[2]

3.2数据处理

为以后数据库高效应用,需要将数据收集工作落实到位,数据覆盖地理信息、土地权属角色,以及有关土地承包的其他信息。将县级单位拆解为行政村,再由承包方细分至承包地块,让县级单位所有土地信息都可以整合进数据库中。信息数据针对承包人对土地控制点、不同土地区域界线、合同规定到具体承包地块、不同角色权属界址、以及注记等多项数据内容,覆盖矢量与栅格两种数据类型,保证权属信息无缺项漏项问题。而权属数据则是收集调查表单承包信息,内容覆盖发包与承包角色,以及承包地块众多有关土地信息。还有一些相关数据,则是由数据收集人员在工作中对土地确权收集第一手调查资料,并将市镇村单位在土地作业中整理的方案、报告与日志等材料,政策文件、检查材料也属于这一范围之内;对于矢量数据要落实检查工作,针对其数据是否符合实际土地情况进行充分对比,对于数据是否可以完整表述土地情况也要落实检查工作,内容覆盖图形数学、数据精度,以及拓扑关系是否正确描述土地情况完成系统化检查。将镇当成最小单位,将调查数据经过汇总后完成拼接工作,再把全县土地数据再次汇总拼接,分析是否存在问题,是否需要对数据进一步处理。而面向权属数据处理工作,则是针对土地属性调查表做好检查工作,并以数据库标准,修改内容,规划格式,便于数据库使用。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错误,需要由专业人员对照实际数据信息来完成修改工作,在修改数据后还要做二次检查,直到符合数据库标准,才能在数据中继续应用。

3.3数据入库

对于矢量数据,要在入库前利用数据处理以空间框架完成处理作业,保证数据可以得到优化检查,提高处理质量,内容则覆盖对数据进行分层与转换,将符号和代码一一对应,针对共点情况进一步检查,落实拓扑处理工作,使其符合数据入库标准,提高数据库应用效率。可以将行政区作为单位对数据科学划分,让区域界线以及保护区等数据提前入库,将承包地块以发包方科学分割,录入数据。最后明确承包地块的分解点、线,将矢量数据录入数据库中。如果是属性数据,需要把发包方对于土地承包整理的Excel表,借助数据库对表内数据进行检查,分析其是否在数据上拥有错误,并对表格自身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其具有完整性,数据要准确反映实际情况,把存在问题数据导出,经过专业人员修改再次录入数据库中,再次检查没有出现问题正式纳入数据库中。对于发包方提供数据则要做好维护工作,让发包方整理数据信息可以以完整姿态录入数据库内。从而将县级单位属性数据全部整理进数据库中。对于栅格数据,则是从省测绘地理信息中心获取,由2018年提供航飞获得1:2000比例尺、0.5m分辨率的影像图,并将数据信息输入服务器内[3]。图件则是县级对于土地承包档案由扫描仪获得扫描件,并将其放置于服务器规定路径下,便于信息调取。

3.4数据质检

对于入库数据,要对其是否完整完成检测工作,并将矢量、权属、栅格等数据和初始数据展开一致性研究,保证数据库可以获得高质量土地确权信息,要让数据整体结构完整反映县级单位土地承包实际情况,让数据格式符合数据库标准,内容信息可靠完整。并通过农业部提供质检软件,针对建设数据库整理数据信息展开质量检查,如果结果不合格,则要分析问题原因,对于信息进行优化处理。将所有数据全部录入数据库后,也要针对系统展开模拟运行测试,针对测试产生问题详细分析,让数据可以得到优化处理,让错误信息可以反馈到数据库中。可以从以下结构方面分析测试情况:在系统模拟运行中,不会因数据在逻辑上存在错误,而导致死机宕机问题,全程使用可以保持一定稳定性;对于系统,可以让数据库提供信息组合查询,保证数据结构精准反映县级单位土地承包真实情况;系统可以利用数据库提供数据内容,完成信息统计处理,向客户端输出符合服务器的标准表格,并让台账信息可以和承包合同保持信息一致性;而且,系统也可以以数据使用标准,向客户端输出例如分幅图件一类信息资料[4]

3.5保密管理

对于数据库的保密工作,一定要从数据库规划设计之初,贯穿到数据库完整设计、建设,即使是后续应用数据库,也要将保密工作落实到位。最重要环节当属建库阶段,这个时候极易因人为因素影响,产生信息泄漏问题,包括国家机密、农户隐私等,都要将这些内容妥善保存,避免让其他人恶意应用数据。对于存储数据设备也要设置相应密码,保证信息应用安全,避免出现信息泄密,影响社会稳定性。

4.修改注意事项

为让3.2中入库属性在修改时可以符合数据库实际需求,先将其单独提取,便于数据库建设使用。对于发包方,一定要将全称具体到村民小组,比如XX镇X村第X村民小组,内容要有镇、村、村民小组等信息;对于承包,要让承包家庭记录人口和表内人口数量相同,严格检查身份证号码,保证其正确性录入数据库中。对于承包方住址,则要细致到镇、村、组级别,而组号需要使用中文数字,比如XX镇XX村三组;对于承包合同也要规定其日期格式,仅记录年、月、日,中间使用斜杠划分,比如2021/02/01,对于一至九月份需要在前面设置“0”,便于使用。承包方在类型上记录“农户”,在方式上则要记录“家庭承包”;对于地块信息,宗地坐落一定要以镇、村、组数据为标准,组号同样采用中文书写,比如 XX镇XX村六组;权属性质填写为“集体土地所有权”。对于实测面积一栏信息并不填写,而将相关信息输入后会自动生成相应数据。对于合同面积一定要填写完毕,并以文本格式进行填写。在土地用途一栏,虽然有手动添加选项,但是禁止使用,而通过下拉选项完成“水田”、“旱地”等的选取,规范数据填写。

对于数据库,一定要落实责任到人,无论是数据检查还是信息封库,建议前后只由同一人负责,避免出现信息多人经手,保证数据前后一致性。而且,由专人负责数据库,该名责任人会对数据库有全面了解,在发生问题时也可以做到及时解决,规避多余问题,提升数据库使用质量。

5.结论

针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建立数据库,重点则是明确经营权、落实登记工作、便于后期对相关人员颁证。灵活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多种信息技术,让农村土地可以通过影像方式留存数据,明确权属关系,可以让农村经济实现稳定增长。所有参与到数据库建设的工作人员,都要严格规范工作,确保整理信息的准确性,减少后续使用问题,推动农村经济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黎志生,陈瑛.三维仿真地图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构建技术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20(7):30-33.

[2]翟斌斌,王勇,柯艳丽,等.Python脚本与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数据库建设[J].地理空间信息,2019,17(02):84-86.

[3]袁晶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中的数据库建设[J].西部资源,2020,99(06):170-172.

[4]梁卫卫.浅谈苍穹数据库软件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库建设方面的应用[J].矿山测量,2019,47;203(05):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