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超声联合钼靶检查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效能研究

陈永春 马丽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中医医院,753400

摘要: 目的:深入分析超声联合钼靶检查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效能研究。方法:本研究于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选取的5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单一超声检查,观察组接受超声与钼靶联合检查。对比分析两组在乳腺癌影像学特征上的检出情况以及不同检查手段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结果:观察组在检测微小钙化灶、肿块、腋窝淋巴结肿大、毛刺状边缘及微小分叶改变等方面,其检出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度高于对照组的48%、60%、52%(<0.05)。结论:超声联合钼靶检查在乳腺癌患者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不仅提高了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还确保了较高的准确度,这对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超声;钼靶检查;乳腺癌;诊断价值
DOI:10.12721/ccn.2024.15710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之一,其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乳腺癌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1]。因此,探索高效、准确的乳腺癌诊断方法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在乳腺癌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中,超声检查和钼靶检查因其各自独特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鉴于超声检查和钼靶检查各自的优势与局限性[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索将两者联合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中。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超声联合钼靶检查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效能,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乳腺癌诊断策略。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针对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选取的50例乳腺癌患者,运用了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25例,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42-80)岁,平均(62.15±3.88)岁。对照组患者25例,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41-81)岁,平均(62.11±3.78)岁。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超声检查。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高频探头7.5-13Mhz(兆赫)。首先,接通电源和稳压器,观察电压指示情况,调节滤波:高速血流用高通滤波,低速血流用低通滤波,调节速度标尺,根据新检测的血流速度的高低,选择相应的彩色速度标尺。其次,取样容积选择,使其与血管腔相宜, 消除彩色信号的闪烁,选用适当的滤波条件和速度标尺,缩小取样框,屏住呼吸。最后,根据检查情况,受试病人采取侧卧位或30°平卧位,在进行多普勒频谱显示及彩色血流显示时,利用基线移位功能,可增大单向血流速度测量的量程,并克服折返现象,改变机线向上,使其向红色标尺方向调节,结果显示(负向频移)蓝色增多,反之侧红色增多,并且正确把握彩色的角度、深度及PRF的关系,避免彩超及PW的局限性,使检测血流信息满足诊断要求。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X 线钼靶摄影检测。使用钼靶乳腺X射线机(BM-2B型钼靶乳腺X射线机)检测进行诊断,检查需要露出双乳,发现肿块时,应注意有无邻近皮肤增厚、血运增加、皮下脂肪密度增高等异常征象,查找同侧和对侧乳腺有无其他病变。采用内侧斜位,患者取立或坐位,将胶片置于乳房外下方,X线以45°从内上向外下方投照,可使乳后间隙能充分包括在片内,使乳腺尾部肿块、副乳腺及腋下淋巴结不易被遗漏。

 1.3评价标准

(1)不同检查手段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2)比较患者影像学特征检查情况,包括微小钙化灶、肿块、腋窝淋巴结肿大、毛刺状边缘及微小分叶改变等方面。

2、结果

 2.1两组在乳腺癌影像学特征上的检出情况比较

观察组在检测乳腺癌的多个关键特征上,如微小钙化灶、肿块、腋窝淋巴结肿大、毛刺状边缘及微小分叶改变等方面,其检出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在乳腺癌影像学特征上的检出情况比较[n%]

1.png

2.2两组不同检查方式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度比较

观察组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度分别为88%、96%、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60%、52%(<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诊断方式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度比较(%)

2.png

3、讨论

在本项研究中,聚焦于乳腺癌早期诊断的关键环节,通过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检测该疾病多个核心影像学特征上的表现发现,观察组在微小钙化灶、肿块、腋窝淋巴结肿大、毛刺状边缘及微小分叶改变等方面的检出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强有力地证明了观察组所采用的检查策略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分析显示,观察组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度分别为88%、96%、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60%、52%(<0.05),进一步印证了其诊断效能的卓越性。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创新性地将超声成像与钼靶X线摄影技术进行了结合,充分发掘了两者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互补优势。超声成像以其高分辨率和实时性,能够清晰揭示乳腺肿块的内部结构、血流情况及边缘形态的细微变化,为临床医师提供了丰富的诊断信息[3]。而钼靶X线摄影则以其对微细钙化的高度敏感性及乳腺整体密度的准确评估,弥补了超声在某些方面的不足。通过这两种技术的联合应用,不仅提升了单一检测手段的准确性,还极大地拓宽了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的视野,使得更多的早期、隐匿性病灶得以被发现,为患者的及时治疗和预后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4]

综上所述,超声联合钼靶检查在乳腺癌患者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不仅提高了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还确保了较高的准确度,这对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徐晓军,王涛.钼靶X射线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与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J].贵州医药, 2023, 47(4):606-607.

[2] 宋鹏杰,王艳蕾,孙晨,等.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乳腺超声人工智能诊断和X射线钼靶摄影检查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 2023, 20(9):20-24.

[3] 高艺丹,王媛媛,孟垒,等.超声与钼靶对原发性乳腺癌临床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J].重庆医学, 2023, 52(18):2795-2800.

刘晓瑜,林翠君,黄洁,等.联合超声,MRI及钼靶评估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7):1098-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