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是一种比较先进的供电方式,可靠性和安全性都是比较强的,在电力供应中已经得到了有效应用。通信网络是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是保障此系统在工作中稳定运行的关键。因此,技术人员对通信网络进行组建和规划,从而不断提高电力供应的质量。
一、配电自动化通信网络的组成
可以说通信网络是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智能化的主要方式,更是智能网建设中的主要内容。它可以实现对数据的有快速通信和传输,让电网上的所有资源都可以得到监视,这样不仅提高电网的可视化程度,还能够降低监视盲点,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加真实和可靠的数据。同时,通信系统还是电力主站系统和配电网终端设备之间的纽带,由于其具有可靠性强的优势,所以它能非常好地实现自动化功能[1]。
在其功能上说,它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有光纤通信、有线电缆和无线扩频等多种内容。在对其中的组网设备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通信网络还具有终端设备多和实时性要求不同等特点。因此,它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应用,可以根据当地的环境和经济条件等内容,保证节点功能和配网业务流向的合理化,实现通信终端站和通信汇聚设备之间数据信息的有效通信。
二、通信网络发展的现状
当前,研究人员发现层次化结构是我国通信网络中的主要框架结构。这种结构主要对在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数据信息,逐层向自动化管理系统等部位进行传输。在对具体层次化结构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其内容主要是诸多通信节点要将实时监测信息,传输到接入层结构中,同时还要通过接入层将信息数据进行整合,在整合完成后才可以将其传输到各通信子站。在对通信网络进行规划的过程中,会发现网络具有通信节点数量多和数据量小等特征,所以配电主站和各通信节点组成的通信网络,并不能确保通信主站可以接受全部通信节点中通信信号,会在增加通信网络组建难度的同时,提高其中的造价成本,严重影响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1998年,我国就对电网进行了改造,可以说此项工作为我国配电实现自动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此后的5年时间内,就有一百多个城市对配电自动化系统进行了应用。虽然配电自动化系统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但是在自动化配电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数据信息不能及时传输,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和实时性不强,对通信网络的组建和规划并不合理,技术和维护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这些因素都影响了电力供应的质量。
三、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的组建和规划
(一)接入层的组网设计
在对通信网络整体内容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其中的接入层是发挥通信功能的关键。电力数据信息要在接入层网络的基础上,在配电终端和配站主站之间进行传输。同时,接入层还具有覆盖区域广和配电设备种类多等优势,如变压器等设备。因此,加强对网络接入层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运行环境差和分布范围广等特点,降低了配网改造的难度[2]。
技术人员在对通信网络接入层进行组建的时候,要提前对现场的环境进行考察,结合实际的业务需求,分析接入层的工作特点,选用合理的通信方式,有效应用无线公网通信技术,或者是光纤专网技术,进而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二)完善通信网组网建设方案
在目前总体的目标架构上说,虽然不能使用单一的通信方式,但是光纤通信还是通信系统运行中的主要技术。所以,配电通信部门在对网通信系统进行组建的时候,要完善建设方案,加强对其中技术的有效应用,同时还要在SDH中设置一个虚拟网传输配电数据。
在对EPON通信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要想保障数据传输的有效性,一定要积极采用工业级ONU和设备的PON接口对其进行连接,主要是为了在实现通信设备自愈化的同时,让设备在高温和潮湿等环境下可以稳定运行。安装ONU设备时,要将其安装在环网柜,或者是断路器上,还要将这些设备的数据信息有效地传输到变电站中。在安装OLT设备时,要先将其安装在变电站内,在此过程中要将变电站收集的数据信息,有效传输到主站中。如果在对通信网络进行改造的时候应用的是PON系统,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对配电线路等进行全面地覆盖,让光线电路资源在实际的工作中发挥它本身的价值。
在此过程中,技术人员还要有效考虑ODN分光比配置问题,在保证ODN配置有效性的基础上,适当采用非均匀ODN分光不断提高网络通信的可靠性,促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行速度。光纤方式主要是连接配电主站和变电站网络。在此过程中,变电站它在运行中,会将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再将这些经过处理的信息传输到SDH/MSTP通信网络中,实现对数据信息的有效传递,将电路传输配电信息与其他信号隔开,进而不断提高网络信息的传输速度[3]。
(三)光纤通信技术的组网设计
研究人员在对光纤通信技术进行分析的时候,发现其具有保密性好和传输距离远等优势,所以它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为了在新时期下,提高光纤通信技术的效率,对这种组网设计方法进行了优化,主要有以太光源网络和以太交换机这两种组网方式。
在配网自动化运行中,一般会应用以太交换机方式和以太光源网络方式。有的时候,一些特殊业务还会将这两种方法融合在一起,然后组建系统性的组网。技术人员如果在对其进行组网建设中,发现该地区业务接口类型几乎是一致的,这个时候为了保证信号传输不受到影响,要尽量使用以太网无源光网络方式,或者是应用以太网方式对其进行连接。同时,如果该地区业务接口类型不同,种类比较复杂,这个时候技术人员要想实现电力数据的高效传播,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业务传送平台,进一步保障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四)加强对无线通信技术的组网设计
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一些特殊的终端,我们会发现传递的电力数据是比较少的,在此过程中使用无线通信公共网技术,不仅可以实现信息之间的有效传递,还能够满足自动化业务标准的要求。
同时,在对公网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完成后,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减少工作人员的后期维护工作量,提高调试工作效率,大大减少了组网改造过程中的投资成本。公网无线通信网络还具有网络组建方式简单和覆盖面广等特点,加强对它的组网设计,可以优化通信网络的整体结构,提高规划和组建的质量,完善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机制[4]。
结束语
通信网络是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在系统运行中主要发挥着传输信息和下达控制指令等多种作用。为了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 对其进行高质量的规划和组建,就要保证无线通信技术和光纤通信技术组网设计的有效性,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电力事业在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大水. 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通信网络的规划与组建[J].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8,(12):165-167.
[2]李军, 吕明东, 陈旭,等. 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通信网络的规划研究[J]. 名城绘, 2018, (9):278-278.
[3]赵志远, 周详, 周笈轩,等. 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配电终端配置数量规划探讨[J]. 电子乐园, 2019(12):193-193.
[4]蒋生飞. 基于配电自动化系统下电力无线专网通信的关键技术研究[J]. 数码世界, 2018,(10):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