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现代媒体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李燕

成都市第四十三中学校,610041

摘要: 多媒体集图片、文字、音频、视频于一体,而将其应用于教育教学中,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初中物理教师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多媒体技术,基于多媒体教学优势,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多媒体;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DOI:10.12721/ccn.2021.15705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更新观念是关键。实行多媒体教学,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也是新课标教学的一大特点。因此在对初中物理教学成效进行探索的过程中,这一特点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借助这一视角,本文将对借助多媒体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成效展开详细的分析。

一、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虽然新课改已经推行了很长时间,但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仍旧存在,教学过程比较枯燥,教学方式单一化严重,将提高学生的物理分数成绩视为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致使物理教师开展物理教学的方式惯用灌输式教学策略,将考试难点与教材难点进行单一的讲解,让学生去进行死记硬背的机械式记忆与学习,从而导致学生逐渐对物理学习失去了兴趣以及积极性,这种状况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教学质量也不能得到保证.

二、多媒体技术的作用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物理教材中有一些实验知识比较抽象,并且这些物理实验知识比较复杂,整个实验过程比较难以理解。教师在传统的授课过程中,只能通过讲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但这种讲授方式无法使学生透彻理解所学内容。而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师就能够将复杂的物理知识和实验过程变得直观、形象,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重点和难点知识。

(二)借助信息技术优化初中物理授课环境

研究发现,当初中学生基于自身兴趣主动参与学习时,其学习效果更为理想。在物理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育工作中,教师可以借助其教学优势,优化自身授课环境。为构建优质的学习环境,使初中学生能够出于兴趣进行学习,教师应该明确信息技术教学价值。在授课期间,合理借助其影像功能辅助授课,使初中生能够在各式场景下有效学习物理知识。目前,上述教育工作已然稍见成效,初中生的物理学习效率显著提升。在物理授课期间,结合授课目标、授课内容合理展开授课。

(三)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更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发展,要求培养学生的个性及综合能力,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速度较慢,教学效率较低。因此,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成果,就成为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教师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能够明显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第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教材中的知识更系统、更直观地讲授出来;第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从网络上收集更多的教学内容,从而拓宽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丰富学生的知识;第三,教师在进行例题讲解和实验演示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直接将讲解过程和实验过程展示出来,从而节约抄写的时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途径

(一)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兴趣

初中阶段,普遍的学生都拥有着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的年龄特点,并且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来源通常都是以自身兴趣为主,对此初中物理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情境,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融入到教学情境之中进行相应物理知识的学习,进而以此来帮助学生打开物理学习的大门。

例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课时,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动听的歌曲,运用歌曲的教学特点来渲染课堂教学氛围,并帮助学生舒缓自身的学习压力,让学生能够以放松的心态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之中,运用问题来活跃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自然地陷入到思考环节,促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探索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某些物理实验错误操作的后果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些物理实验对实验的环境要求比较严,还有一些物理实验操作不当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明白操作不当的危害性,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模拟实验场景,将操作不当所带来的后果展示出来。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明白操作不当所带来的后果,还能够使学生准确掌握实验操作方式。

例如,“托里拆利实验”要求操作过程做到严谨,一旦操作不当很容易带来危险,尤其是水银在常温下会蒸发,并且有毒。如果不认真操作,学生很容易发生中毒。所以,教师让学生了解错误操作的不良后果十分必要。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将实验过程进行展示,让学生明白不当操作的后果,从而避免操作不当带来的不良后果,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借助信息技术帮助瞬间现象定格

在物理现象中,有很多瞬间现象,反应很快就结束,对于学生而言很难捕捉到变化的瞬间,往往是教师演示之后再做以讲解,而学生对实验的观察最终不了了之,仅能借助教材所提供的概念等去记忆以完成学习,对于一些想象能力弱的学生,反而会出现新的困惑。信息技术在课堂演示实验中的应用,则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信息技术的加入,使得教师可以将这些瞬间现象的实验通过视频录制、慢放展示等方式,更为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真正清晰地从实验中获取灵感。

结论:综上所述,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意义重大,不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还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增强教学质量.致使在后续的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就一定要注重多媒体技术的有效结合,将其教学特点以及教学价值都完整渗透到物理教学之中,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主动性,打造更加高效的物理课堂,为学生的进步和核心素养的提高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谢冕.初探多媒体技术与初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整合[J].才智,2020(3):103.

[2]褚衍磊.初中物理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探析[J].华夏教师,2019,(1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