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 “读”才是硬道理。但中学生的阅读,尤其是整本经典好书的阅读,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有一道美丽的鸿沟。进入大数据时代,借助手机、电子书包等硬件技术承载多种阅读平台,为整本书阅读提供了有力支撑。数字阅读之所以在使用初期就有可观的阅读数据,让教师全方位精准掌握学生的阅读状况,就是得益于阅读平台五大数据服务体系的支持。
一、 阅读大数据成为教师全方位掌握学生阅读现状的好助手
(一)、登录系统数据,服务教师全方位掌握学生阅读现状。阅读平台不但可以提供学生每月每天登录平台阅读的情况,还能提供整个年级学生的阅读对比数据。这样就方便教师了解每个年级、班级、学生乃至不同时段的阅读详情,有针对性地做好督促指导。
(二)、阅读书目数据,服务教师准确把握学生阅读倾向。数据为教师准确研判学生群体和个体的兴趣取向提供了强力支撑。
(三)、阅读行为数据,服务教师掌握学生的阅读数量与获取信息速度的变化。不同时段的行为数据,可以让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阅读速度变化,了解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变化趋势,为“一人一策”的个性化阅读指导方案制订提供有力依据。
(四)、摘抄批注数据,服务教师把握学生阅读效果和阅读深度。借助阅读平台,学生阅读时可以便捷地圈画和摘抄优秀的句子或短语,也可批注自己对某个句子或某段话的理解。对于学生的阅读圈画批注情况,教师可以借助平台随时关注和点评。
(五)、测评数据,服务教师准确把握学生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的现状、变化轨迹。平台设有一套循序渐进的测评服务系统,实行教师专家联合论证测评诊断工作,能够开展基于命题和测评模式的研究工作、研究范式,确定题量、能力点、难度等套题指标体系,形成范例,并分配任务。
二、 阅读大数据为学生阅读精准定位,奠基教师精准教学
电子书包的使用,为整本书阅读大数据的收集提供了可能。师生人手一个电子书包,实现教师对年级、班级、个人阅读数据的随时收集和分析,并能及时沟通反馈。整本书阅读的初期,教师可通过长期、连续收集和观测学生的阅读行为数据,识别和分析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兴趣点、难点和阅读效果,我们围绕整本书从整体感知、重点情节、重点人物等角度,设计了简单的判断题和选择题,随机推送到电子阅读器后台,让学生随机选题作答。同时,教师还可借助平台及时全面地掌握学生的答题情况,准确了解学生的真实阅读效果。
通过对学生阅读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初读情况做出精准、真实、动态的个性化学情诊断,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下一步的阅读任务。
三、 阅读大数据成为教师设计针对性阅读任务的依据
(一)、初读数据为微课资源包设计提供依据
整本书阅读活动中,阅读能力和兴趣相近的学生具有类似的阅读进度、节奏等行为特征。通过对学生阅读行为数据的分析、阅读效果的评价等,教师可设计有针对性的微课资源包,分期分类推送到阅读平台上。
(二)、微课及检测数据为阅读任务群设计提供支持
通过提取学生观看微课和答题的行为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比对,教师对学生阅读行为的画像会更加精准、翔实和清晰,还可依据分析结果设计阅读任务群,分层分类下发给学生。借助电子阅读器的后台,教师可随时监控学生的微课学习进度、答题准确率和任务单完成情况,圈定得分率低题目对应的章节,在阅读课上适时引导和讲解,让任务单内容完成出色的学生分享故事,同时对阅读任务单完成效果一般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跟进督促和指导。
四、 数字化阅读评价框架搭建成为深化数字阅读的必备环节
信息化时代,阅读材料的呈现方式、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发生改变,混合式学习就成为常见的方式。但是,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仅仅提供一个电子书包是不够的。不同阅读阶段的数据收集方式开发,阅读任务单、阅读资源库的建设,基于数据分析改进阅读教学方式与策略的研究,阅读评价模式的形成等,都需要一步步跟进。其中,阅读效果的反馈、阅读能力的诊断是阅读评价的重点,也是难点,涉及诊断时机、量表研制、数据分析、信息反馈等多个环节。借鉴学科能力表现、阅读诊断量表,通过不断尝试、反复研究修改,可初步形成一套较为完善、适合中学生阅读诊断的评价体系。
五、 悄然融入全学科的数字阅读成为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利器
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是贯穿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为了提高整本书阅读的兴趣和质量,我们为学生提供了数字阅读平台。但我们的研究探索与尝试并不仅仅局限于语文学科,除了跨媒介研究之外,还要根据整本书的内容特点设计学科融合的研究点,开展跨学科阅读教学研究。比如,在阅读平台上添加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和英语的内容,让数字阅读悄然融入全学科,成为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利器。例如,阅读《昆虫记》时,我们提前和生物教师沟通生物课程中与《昆虫记》阅读任务的结合点,让学生结合生物科学知识再读《昆虫记》就会有更多的收获。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和历史教师一起制订阅读计划,明确阅读要求,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再阅读这本书,阅读效果非常好。阅读《简·爱》《哈利·波特》的时候,为学生提供全英文版的书籍,让学生在读完中文版图书的基础上再去阅读英文版,既降低了阅读难度,又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
结语:大数据下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是一种创新模式,这种教与学的方式,还需要我们不断摸索、完善,既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内容,又让其作为学习支撑技术与环境服务语文教学,服务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天慧.新时代中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之我见[J].现代交际,2020(07):167-168.
[2]王波.大数据背景下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思与行[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4(13):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