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实现“幼有所育”。学前教育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师资是关键,能否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师资力量主要依赖于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近年来,各地开放大学积极进行课程优化和课程改革,以培养服务社会和满足社会需求的知识技能型人才为导向,按照新时代对学前教育教师的培养目标,不断提升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课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努力构建更加优质的课程体系,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准,向社会输出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人才。
深圳开放大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基本任务,学前教育专业制定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的学前教育人才,具有较高政治思想水平,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较好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文艺术修养,具备一定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能够胜任各类学前教育机构教育和保育类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依据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培养目标,选择知识型课程、技能型课程、实践型课程等内容,制定教学规则,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但是在课程设置与职业需求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深圳开放大学为例,对优化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课程设置与职业需求匹配进行探讨。
一、 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课程设置与职业需求状况
(一)专科课程的设置
1.课程模块简介
深圳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课程共设置七个课程模块,分别是:思想政治课、公共基础课、公共英语课、专业基础课、职业核心课、通识课、综合实践课。
2.课程设置情况
深圳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最低毕业总学分为78学分,各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为63学分,各模块最低总部考试学分之和为50学分。
最低毕业学分以及实际开课学分下表:
表1 深圳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课程模块学分一览表
思想政治课模块开设三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均为必修课。
公共基础课模块开设必修课《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和选修课《大学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公共英语课模块开设必修课《人文英语1》。
专业基础课模块分为统设必修课(包含《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论》)和选修课(《心理学》)。职业核心课模块里面主要包含6门必修课:《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还有3门可供选修的《幼儿文学》《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教师口语》。
通识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形势与政策》《地域文化(专)》两个科目,是适合所有专业选择的课程;最后一个就是包括学前教育实习和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的综合实践课模块。
(二)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生职业需求现状
本调查主要围绕在幼儿园工作的深圳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生的职业需求开展。本次调研采用线下和线上两种问卷法的形式,在问卷的开始部分调研了答卷人目前所从事的职业。根据问卷结果统计分析,发现深圳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生,在幼儿园担任教师的占71%,在早教机构从事早教工作的人数占10%,其他占19%。
问卷主要调查了答卷人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以及自身在工作中何种能力或知识需求旺盛。根据问卷结果,发现广博的综合基础知识、清晰的思维逻辑、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技巧、良好的公众演讲能力、基础的课题开展能力以及具有较高的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或论文)能力是深圳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生十分迫切的几项需求,如图1。
图1深圳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生职业需求调研
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1. 广大在幼儿园教工作的专科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在职业需求方面存在着综合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方面的渴求。
2. 在各种人际交往的社会能力甚至自尊、自我价值实现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提升需求。
3. 大部分对于最新前沿理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优秀基地案例的掌握存在薄弱环节,需求缺口很大。
二、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课程设置与职业需求面临的问题
(一) 培养目标与职业诉求不衔接
通过对深圳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生从个体出发所反馈的职业诉求调研、分析,我们发现目前的主体诉求项既有实操性的也不乏理论性的,更有不可忽视的对于综合能力的诉求。然而,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旨在培养认知、创新、合作、职业等关键能力全面发展并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现代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素养和相关教育技能,适应幼儿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胜任在学校、社区、家政等各种儿童教育场所工作的专门人才。不难发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强调了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重在培养实践型人才,重点在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突出其应用性。虽提出了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却没有具体说明如何适应其当前发展需求,也没有提出对于个体职业诉求的灵活性调整,缺少对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预期,忽视了社会和职位对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
(二)职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不匹配
职业能力是衡量开放教学质量的关键。从个体角度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要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同时还要考虑个人能力发展;从社会层面看,社会职业需求和学前教育相关机构的要求,也必然会对学生职业能力形成考验。
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生源,知识基础薄弱。开放大学的建设目标,是搭建一个平民化的学习环境,广泛而深远地影响着全民的终身学习。当报读人满18岁,并且实际学历符合要求,均可选择报读自己需要的专业和课程。因此,深圳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中,有的以前在职高或者中专没学过学前教育专业;有的已经任职幼儿园教师,且希望继续提升;也有的学生高中毕业后,因为个人喜好而报读学前教育专业等。如,龙华电大学前教育专业目前的在校生中大多是幼儿园一线在岗教师,有的来自公办幼儿园,有的来自私立幼儿园,其中年龄从18岁跨度到48岁。不难发现,深圳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知识基础、工作环境、人文、地域以及年龄等方面都具有非常大的差异性,如何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对专业课程提出了更高的期望。
目前深圳开放大学对学前教育的专科学生,暂时还不能做到比较个别化的进行教学。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大多数在幼儿园担任一线教师,实践操作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专业知识的需求更加显著,但对最基础的知识和理论以及实践操作的被指导需求弱化。深圳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目前没能根据社会各界提出的幼师职业性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也没有给学生们提供高质量的、符合需求的学习支持。
目前深圳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执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在就业岗位职业能力的范围方面存在相对局限的问题,且与实际的岗位需求不匹配,导致学生最终的职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匹配度不高。
(三)课程体系与时代性需求不同步
十九大报告鼓励我们“坚持新发展理念”,敦促我们“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时代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国家建设的重要理念。当今时代,社会发展环境良好,开放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也应跟随时代发展,重视培养具有创新思想和创造潜力的人才,以奠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深圳开放大学的学前教育专科课程体系尚未完善,重理论而轻实践。当前,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共设置24门课程,选修课设置了5门,统设课占据19门,其中包括2门综合实践课,最低毕业学分为78学分。课程体系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课程的比例仅为10.5%。众所周知,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尤其是专科阶段。
研究发现,实践课程课时以及内容体系偏少偏窄,与学生的职业需要以及社会要求相矛盾。笔者在做问卷调查时发现:37.8%的学生希望自己特长技能方面(如舞蹈、声乐、绘画等)得到发展;43.7%的学生希望自己的活动组织能力得到改善和提高,尤其是从一线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工作技巧。调查结果同样显示,学生对实践类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技巧的需求是较为热切的,但是目前我们开设的课程体系中缺乏与之紧密相关的课程。
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唯有主动匹配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抓住改革的契机,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奋斗里程中开放教育模式的体系建设与区域发展优势才能得以发挥。开放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课程资源库的摸索以及课程设置的改革,要紧紧追随时代的发展,持续地进行优化和调整。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外涌现一大批优秀的学前教育前沿理念以及示范基地,如智慧教育、主题课程、项目式课程、安吉游戏、课程故事等时代性热点课题。但这些并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择优纳入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中去。
三、优化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课程设置与职业需求匹配的建议
(一)校“生”合作,校“园”合作
1.校“生”合作,综合考量职业诉求
当前的开放大学一般为自愿报名入学,开放教育体系中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生一般没有经过高考,其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希望得到学历证书。开放大学的学生在专业教师的线上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能力建设掌握专业技能、学习专业知识、训练与幼儿的交流沟通方法,这些都需要借助学生已具备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为基础。相对正规专业学生而言,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生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 因此,在学习和岗位实践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职业诉求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但即使如此,为了提升培养目标与职业诉求的匹配度、普遍职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以及一线岗位诉求的反馈率,开放大学仍需努力建设一条“言路”,让学生的岗位诉求顺畅反馈,并通过专业的大数据分析,整理出有价值的一线岗位诉求的数据库并纳入课程考核的体系。
2.校“园”搭“桥”,岗位需求精准递送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 以下简称为《专业标准》) 中明确指示,《专业标准》是开展学前教育的院校培养幼儿教师的重要依据。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需要被重视。同时指出,严把幼儿园教师入口关。可见,在幼儿园教师这一岗位中,有着明确的岗位要求。但开放大学由于往往采取云端教学,缺少了对工作现场的观察,便忽视了教师在岗位中的实际需求。
开放大学属于成人应用型职业教育,而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则是职业性继续教育的典型代表。职业性的特点要求开放教育中所设计的学科和内容必须与国家相关政策条例的指示相符,同时要与学生就业单位紧密合作。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若与幼儿园紧密结合,以幼儿园的人才需求为核心,订单式培养人才,围绕具体的岗位需求培养人才,必将提升学生职业诉求与开放大学课程体系的匹配度。在具体实施上,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既要深刻地钻研国家相关政策和文件,精准洞悉当今幼儿园等幼儿教育机构所提出的岗位职业要求,也要考虑学前教育专科与本科之间的生源现有水平基础差异以及知识架构逻辑层次性,进一步夯实校“园”之间的“桥梁”,实现为幼教岗位需求的精准递送。
(二)调整培养目标
现有的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中,整体规模和招生指标成为了更被重视的内层目标,却缺失了专业培养目标中对于知识设置的逻辑性和可操作性的宗旨;外层目标中缺少了社会要求和岗位需求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目标指引。于是,在双重缺失的背景下,专业培养目标类似于普通高校,完全没有发挥开放大学远程指导、云端学习的多样化优势。
在开放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学习目标中,系统的理论基础是基本,而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以及岗位胜任力才是核心。因此,与之对应的开放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生的培养目标既要考虑是否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对接,也要结合具体的职业诉求,这样的专业培养目标才能切确且行之有效。
首先,专业培养目标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反馈的实际需求出发,遵循成人的学习特点和原有基础,保障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浸入式体验,最终实现学生的进修目标和职业诉求。其次,专业培养目标要体现实践性。顺应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岗位需求,培养目标需体现其实践应用性,以贴近该专业应用型性质的社会定位。最后,专业培养目标体现时代性。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岗位要求也随之更迭,尤其是培养新时代幼儿的学前领域。在岗教师秉持终身学习的职业理念,而在构建终身学习的平台中,开放大学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在职学习的时代性,以满足人才不落后时代的需求。
(三)课程设置结合时代性职业需求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和相关幼教单位对学前教育人才的要求发生着与时俱进的变化。相应地,开放大学在设置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课程体系时,应据此进行优化和微调。例如,随着时代发展,办学条件不断进步,一体机、多媒体、终端机等陆续引入幼儿园。随之而来的是相关岗位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需求。又如,随着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幼儿教师应增加对促进法的学习和解读,而深圳开放大学学前教育课程中,仅在本科阶段有一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选修课,且内容未有所更新。再如,当今时代口口相传的高宽课程、海森高自主游戏理论、项目式课程、安吉游戏、课程故事等时代性热点课题也应增加到时代性专业基础课中去,保证学生的学习知识与时俱进。所以,随着新时代幼儿教育行业的快速变化,为在岗教师提供终身学习的开放教育,在课程设置中势必要将其新需求纳入考量,以匹配时代性的职业需求。
参考文献:
[1] 邓红红.开放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性人才培养策略探析[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4):34-37.
[2] 齐坤,张振虹,徐琤,陈庚.远程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研究——以英国开放大学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07(09):37-41.
[3] 李静,周秀清.开放大学当前课程设置体系的现状分析[J].前沿,2017(03):87-91.
[4] 王维莉.学前教育专业开放教育模式构建[J].新课程研究,2021(06):24-25.
[5] 王宁宁.培养高质量幼教应用型人才,推动学前教育内涵发展[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2):30-33.
[6] 郑春玲.信息技术环境下开放大学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创新[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35(03):16-19.
[7] 陈然,张晓,唐荣.我国开放大学在线课程质量评价研究——来自美国Quality Matters的启示[J].成人教育,2020,40(02):27-32.
[8] 焦传震.质量语境下我国网络化开放大学课程的再构[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20(02):20-25.
[9] 刘琬.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反思开放(专科)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J].文教资料,2011,(32):193-195.
[10]诸芳,黄芸芳,梁雨溟,陈朝珠,白雪.对广西地区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情况的调查分析[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4(01):24-28.
[11]黄加敏.共建与共享:开放大学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应然转向[J].中国成人教育,2021,(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