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小学低年级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任务中的重点与难点。“互联网+”对现代化教学评价具有推动作用。融合教育观下的差异化评价,充分尊重儿童,给儿童交流与进步的空间。本文通过融合教育观下的“互联网+”进行分层次差异化评价、IUS差异化评价、多媒体评价,让差异化的评价真正发挥其在低年级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更好地落实融合教育理念。
一、差异化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科发展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学的统一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导致小学语文教学枯燥无聊,缺乏一定灵活度以及创造力。差异性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将学生作为教学的核心,尊重学生的个人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便于丰富教学内容,缩小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给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机会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发展的差异性,根据这种差异性进行教学任务编排与设计,不断添补教学内容之中的空白,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在此基础上,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实现自我创新,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学生。
二、小学语文学习教学差异化评价价值分析
1.借助差异:守护学生小小的自尊
我国存在着一些特殊儿童,他们不能跟正常儿童一样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他们需要社会的理解和包容。把他们送到正规学校和普通儿童一起学习和成长,让他们感受到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和爱护,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融合教育观下的“互联网+”差异化学习评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进一步向所期望的目标积极努力,特殊儿童的自尊不仅得到了守护,也使他们变得更加活泼与自信。
2.依托差异:给学生进步的空间
教师在小学低年级学习教学中起到很大的引领作用,低年级的孩子在练习学习过程中把握不好字的间架结构,也不能准确地写出笔画,这需要一个长期练习的过程,每个孩子的学习水平也不一样,学习差异化的评价至关重要。在融合教育观下的“互联网+”学习差异化评价中的孩子会感受到审美的力量,在不断的练习中会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
3.尊重差异: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
当下许多低年级学习教学课堂存在着“一刀切”的现象,在学习时学生被要求服从教师,完全失去了学生的主体性,孩子们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新课改实施以来,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与发展,在“互联网+”下的差异化教学评价中,学生的互评、师生的评价也得到了充分地重视,根据个人水平差异综合评价,这种评价手段具有有效性。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集体评价中,他们的视野会变得更加开阔,他们的思路也会变得更加清晰,审美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三、利用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差异化教学的策略
(一)设计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
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家学习庭以及学习方式的影响,学生存在身心、认知等各种领域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从而导致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的讲解,对于学优生而言,更多像是嚼蜡,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学困生则认为教师的教学速度过快,自己难以跟上教师的节奏,从而失去探究学习的兴趣,致使学困生对语文学习深感惧怕,那么,怎样才能在短时间之内,有效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呢?这些问题都应引起广大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据大量的调查研究显示,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存在个体性差异以及外部能力发展不均衡的现状,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针对学生这些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将学生分为 A、B、C 三个等级,A 层即基础夯实,个人能力较强,善于发现问题,从而主动学习的学生;B 层即各方面能力较为中等,课堂中的注意力较为集中,能够有效掌握教师传授的学习方法,但是学习自主性较低的学生;C 层即学困生,处于这一级别的学生基础较为薄弱,个人学习习惯存在着若干问题。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制作不同的教学方案,强化教学目标。并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适当地将声音、图片等经过信息处理呈现在学生眼前,触发学生的感官意识,将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问题直观地表达出来,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进一步的提升。
(二)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创造能力
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理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将教学面向中等生,扶持学困生的原则。总而言之,就是帮助 C 层的学生完善知识体系的构建,从而完成识字,在阅读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以及段落等浅层次的任务;让 B 层学生在阅读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对此进行的赏析,探究语言的妙处;最后,教师再引导 A 层的学生针对所学的内容进行问题明确,抛出适当的问题,引发学生之间密切密切交流。针对问题学生在交流时,教师可以让 C 层学生优先回答,然会再让 B层学生进行补充,最后再让 A 层学生做出最终的总结与归纳,如此一来,每一层次下的学生都得了有效锻炼。对于同一篇目中较为抽象的内容教师可以让优等生进行解决,较为简单的问题可以留给学困生以及中等生,以便于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认知。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我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一课时,对于教师有针对性的讲解,学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在网络中搜寻与本章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寻找的资料进行拓展与补充。在课堂之中,学生可以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自由地进行探究,教师再适当地点拨与评价,在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答案因此诞生。
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改革创新,紧跟时代的发展方向,强化教学方案的设计,将学生立为教学的核心,全面贯彻生本教学理念,以此确保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效提升。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全面缩小学困生与优等生之间的距离,以此发挥出差异性教学的作用性,构建民主自由的教学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感受成功的喜悦,促使个人身心的双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小映 . 小学语文之差异教学探讨[J]. 山西青年(下半月),2013(3):120—122
[2] 林芸芳 .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中应用的问题与对策 [J]. 课程教育研究,2015(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