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当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越来越受教师关注,在农村初中学校,物理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使用合理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兴趣。此外,教师要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思维发散能力。
一、利用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物理学习与实验是分不开的,教师也是利用实验课作为辅助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忽视了实验与知识教学的联系,没能将二者有效地结合到一起,这就使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得不到有效的体现,学生也无法准确理解实验。尤其是农村的学生,他们对物理实验的认识更加陌生,如果教师不在日常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相关的实验理论,那么学生将会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很多差错,这些错误很容易打消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为了更好地贯彻核心素养理念,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将相关的物理实验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并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有效利用小组合作,提高实验课堂效率
在农村初中学校内,由于很多学生并没有接触过物理实验方面的知识,他们在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中会显得有一些陌生,如果单独进行实验的话可能会出现很多错误。并且,有的学生较为内向、腼腆,他们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难题也羞于请教其他同学,只能自己硬着头皮做下去。这样不仅收不到良好的实验效果,还有可能破坏实验设备。因此,为了避免这种问题,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实验小组,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实验和学习。如进行电路的实验时,教师可以将实验器材分给小组,让小组之间做对照实验,让小组内的一部分人做串联电路,另一部分人做并联电路,并对实验所出现的现象进行记录和比较,进而得出结论,而后再进行交换,让每个学生都熟悉两种实验的操作方法,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同时也要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这样才可能提高实验课堂效率。
三、激发探究思维,提升学生实验能力
师:平静的水面、平整光滑的金属表面以及玻璃板表面等都可以看作平面镜。平面镜是可以成像的,那么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请结合身边例子,进行猜想。生:是一个等大的像(或缩小的像,或放大的像)。师:还有呢?生:正立的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镜的距离。师:刚才大家做了很好的猜想,那么猜想到底对不对呢?如何验证猜想?生:实验。师:大家说得很好,而要验证以上的猜想正确与否,确定像的位置至关重要。那么像到底在哪呢?怎样通过实验来验证呢?[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成像位置的问题,具体可这样操作:玻璃板前面放置一个表面镀铬的钩码(笔者认为表面镀铬的钩码比棋子更亮,成像效果更好),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了前面钩码所成的像,移动玻璃板后面完全相同的钩码,直至看到钩码和前面钩码的像重合为止,此时,后面钩码的位置即为前面钩码成像的位置。]师:如何验证刚才大家的猜想呢?生:因为两个钩码是完全一样的,验证像的大小问题可以看后面钩码与前面钩码的像是重合一部分还是完全重合,若完全重合,则像的大小等于物的大小。生:像是正立的,这从平面镜中可以看出来。生: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通过刻度尺是可以测量出来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后面钩码到平面镜的距离。
设计意图:科学探究是初中学生应当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科学探究通常有以下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学生进行实验不应当是孤立的,如有可能,应当将实验放置于科学探究诸多要素的大背景下进行,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四、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初中阶段的很多实验知识都与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电路通常会综合串联和并联等多种模式,实验中使用的杠杆也会在日常生活中用到,同时实验中的一些测量工具也会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工具,很多实验方法也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某些问题。所以,农村初中物理教师在讲解物理实验的过程中,要将其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认真思考现实生活中会遇到哪些与物理相关的现象,可以用什么物理实验去验证生活现象,并在课上进行展示,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这对学生物理素养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
五、拓展科学思维,引领学生深度学习
生:老师在确定像的位置时我们用的是透明的玻璃板,至于为什么用透明的玻璃板,您说是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便于我们在实验时观察像的位置。那么如果我们不用玻璃板就用普通的镜子能否完成实验探究呢?[教师在肯定学生的提问后,要求全班学生讨论发言。]生:不能,因为镜子后面是一个不透光层,如果照此实验的话肯定看不到后面的钩码,所以不能确定像的位置。师:果真一点也看不到后面的钩码吗?[此时学生开始进一步思考。]师:如果我们不用平视,而改为俯视,结果又如何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我们用纸张遮在透明玻璃板后面,平视从玻璃板上仍可以看到钩码的像,但是没办法透过玻璃板看到后面的另一个钩码;俯视的话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的另一个钩码,但是又看不到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这样无法找到像的位置,更没办法比较像的大小。接着撤去玻璃板后面的那纸张,师生共同通过正视、斜视透过玻璃板的方式观察平面镜所成的像,两种方式同样可以确定像的位置,但是通过比较,发现斜视更容易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结语:受环境因素影响,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着很大的难度,但是物理教师要学会使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来激发起学生的实验兴趣,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实验课效率,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使学生的物理素养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唐修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以“平面镜”教学为例[J].初中生世界,2020(16):57-59.
[2]杨妮娅.核心素养视域下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