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我国,警官职业院校以及司法类专业本身培养的就是未来从事行政管理、监狱管理、劳教以及警务类的相关工作,因此可以说对于这类人才的培养影响着国家安全以及国家秩序稳定等社会问题,因此对于这类院校的教师组成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从21世纪以来,我国在这类院校中的教师群体以青年教师网备注,他们成长速度快,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跟学生打成一片,因此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对于这群青年教师而言,如何帮助他们尽快的成长,能够承担教学责任,成为教学骨干,能够协调好自身的职业规划和教育教学的发展任务,这一点都是十分重要的,这类年轻教师不仅要有相关的教学经验,还需要有很强的个人职业能力以及管理能力,要能够帮助司法警官类高职院校获得好的发展,帮助其中的学生群体从多个层面提升自己。
基于这一点,在司法类高职教师的建设中需要涉及到针对他们自身的道德素质、文化修养、教育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考查,同时还需要锤炼他们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学术探究能力、工作适应能力、领导能力以及教学素质,要让他们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基于自身的能力去培养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强化自身的思想觉悟,能够跟党走,听党指挥,能够将理论教学跟实践开展结合起来,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宽容等,这对于他们是一大考验,对于司法警官类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以及针对教师的培养方式也是很大的考验。
二、对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教师队伍职业规划和专业发展的思考
(一)管理者和教师都要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
正所谓:人的观念决定了人的行为,人才的取舍也是如此,教育水平的高低体现在诸多场景中,而人才的培养不能够交给自身存在狭隘观念的教师手里,这样只会限制了人才的成长,阻碍他们发挥自己的价值。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进行教学开展的时候如果自身的观念存在问题,则会严重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效果。因此对于司法类高职院校而言,在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的是对于教师观念的改变,人才培养应该追求的是价值,在教学上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成长,不应该以苛责为主,教学上应该扬长避短,发挥学生个人优势,让学生能够有个性,有专长。在教学环境的营造上应该跟人才培养的目的以及方向结合起来,教学环境的营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形成正确的规范化认知。从而更好的帮助他们打好基础,提升能力,活跃思维,开拓视野,真正做到与时俱进,这一点上来说,高职院校的管理领导以及教师群体都要有所改变。
首先,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而言,自身必须要有牢固的基础和扎实的理论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掌握相关技能,要有高超的教学能力,要以身作则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不断的提高自己,不断的追求完善和塑造自己,要摒弃走捷径,投机取巧的方式方法,要多培养学生长远的思维。同时作为一名优秀的司法类高职教师,要对自己的发展有清晰的认识,要有长远的个人规划,无论是从事教师领域还是未来走出高校,走向司法相关部门,都需要有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强大的动手操作能力,清晰的表达思维等等,要真正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将自己身为司法教师的专业性体现出来,才能够赢得学生的尊重。
其次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而言,一定要注重对于自身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强化,司法警官类职业院校学生未来都是要走向相应的司法以及警官岗位,这其中对于他们的实战能力要求是很高的,他们需要面对的是十分要求能力,十分困难的工作,因此他们的能力包括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逻辑能力、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职业能力等多种能力,因此更需要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以及内容,加强实战、实训开展,强化警学结合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是一个高职院校教师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中重要的内容,也是体现自身专业化的关键所在。
再次,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而言,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确定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做到言传身教,要有教学服务意识,要培养学生公正、公平以及客观热爱等学习认知,同时还需要主动体现爱护学生,拉近师生距离,负责教学工作等相关教师的责任,要对学生负责,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好的学习氛围,形成好的学生成长环境,要体现自己的教学价值,要将自己牢牢地钉在岗位上,要一切为教育着想,一切为学生成长着想。而对于高职院校领导而言,对于教师也要关心关注,要多多帮助教师群体成长,帮助他们搭建学习以及培训的场所和机会,重点帮扶,重在发展,对于其中存在的错误可以批评,但不能打击,只有这样才能够有助于司法类高职教师不断的成长,提高自己的教学专业性,为自己的成长负责,为自己做好职业发展的规划。
最后,管理者和教师都要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加学院的各项活动,尽早融入集体,把自己当成学院的主人,增强责任心、使命感;把工作当做责任、事业来对待,具体做到三个发展和三个善待:发展个人专业,,发展个人事业,发展学校事业;善待自己的职业,善待自己的学生,善待自己。
(二)司法类高职教师要不断加强职业精神
司法警官职业学校的教师本身更需要注重自己的职业精神,教师要以培养政治业务素质高的技能型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要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要学习《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要明确在教育过程中强调依法执教、以德执教,强调以德育人,培养学生“忠诚、为民、公正、奉献、廉洁”等职业精神,要展现自己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敢于争先。服务学生的师德风尚,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自己的职业精神体现出来,并且因此不断的刺激学生,不断的推动学生的进步和提高,这是身为一名司法类高职教师应该具有的个人素养,是需要不断追求的职业目标,是对自己做出准确的职业规划的基础,是实现自己长期发展,提高专业能力的核心要素。
(三)管理者和教师都要不断提高知识智能水平
知识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纽带。任何一个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绝不限于某一专业领域,教师对学生的影 响是全面的,这就要求青年教师必须掌握、懂得、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职业技能教育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学生身心活动和发展规律。过去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今天,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一桶不断更新的水,这就需要青年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具有较强的持续的学习能力,才能适应岗位的要求。
知识和能力,是教师在教育舞台上赖以立足的两根支柱。政法院校招录体制改革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和接受教育的主动性,要求把实践教学作为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来抓,要求重视学生职 业能力(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智能因素,是实现开发学生智能和出色完成教育任务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青年教师必须提高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提高组织教学的能力。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岀来的一种业务能力,教师具有这种业务能力,才能把教与学两方面积极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充分调动和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因素。(2)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用以向学生进行教学的最重要的工具,教师语言的优劣,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的发展。在现代教学条件下,对教师的语言要求更高了,因此,青年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语言。如果教师语言同 时具备了学者、演说家、教育家的特色,准确、精练、生动、具体、富有感染力,他就具有了吸引学生和感动学生的巨大魅力,他的教育努力也更容易取得成效。(3)提高创新能力。教学就是一种创新,具体体现在教学设计即教材重组和教材的二次创新上。新的教学改革倡导的理念是: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在讲授时必须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才能做到既紧扣教材又超越教材,从而尽量避免简单复制教材现豪的发生。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是否具备敏锐的教材重组与二次创新能力,是青年教师由教学的新手逐步走向成熟,形成教学风格,成为优秀教学能手的必经之路,基于此,青年教师需通过 “老带新”、录像观摩、优秀案例分析、同伴互助等途径,比较分析,不断培养自己的备课能力。(4)增强适应能力和抗挫能力。许多青年教师大多是独生子女,部分人从小在优越的条件和赞扬声中长大,对现实和未来的变化了解、估计不足,普遍具有环境适应能力弱、抗挫能力差的情况。为此,青年教师要克服“自我设防” 的心理障碍,积极进取,增强自信心,确立正确的成功观,尽快适应新环境,既要有当好“螺丝钉”的精神,又不要当永远只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螺丝钉”,不断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和抗挫能力。
(四)管理者和教师要不断强化专业实践能力和水平
在我国推行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下,我国对于司法警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我国的司法警官职业院校中必须要注重在人才培养上适应司法行政工作,坚持岗位监管改造,注重对于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学生们需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扎实的政治业务素养,要能够满足新时期的司法行政工作需要。而这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本身就有了新的要求,不仅是角色的转变,更是教学能力上的新要求。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群体需要注重对于自身能力的提升,需要通过提升学历、参与培训,入职锻炼以及调研学习等诸多方式去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清晰的认识和规划,无论是在高校中去进修还是走进司法职能部门参与学习工作等,要将当前的司法行政工作内容以及自我的工作经验作为未来进行教学内容丰富以及教学方法创新的基础和核心,同时还需要积极的参与相关的专业技师职业资格考试,要有相关的专业技术职称,要能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掌握相关的理论以及实践能力,这不仅是在为自己提高理论教学的能力,也是未来开展科学研究,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开发等所需要用到的,这是司法类高职教师应该社科认识到,并且积极探索的,只有不断的强化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才能够满足当前对于司法类高职院校教学的教师要求。
三、总结
正所谓: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司法警官类职业院校培养的是未来的司法以及警官人才,因此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而这种情况下,司法类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就十分重要了,只有加强对于这些教师队伍的政治素养、思想觉悟、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培训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职业规划,有着清晰的自我成长觉悟,才能够让这些优秀的教师胜任司法警官职业院校的教学工作,满足司法行政工作的基本要求,承担起对于我国司法警官类人才的培养责任。
参考文献:
[1]刘永华.浅谈青年教师队伍建设[J].德阳教育学院学 报,2001,(01).
[2]童晓明,方竹根.目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J].中国成人教育,2005,(08).
[3]黄颖.关于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Z].文教 资料,2010,(36).
[4]郝广智.浅谈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J].人力资 源管理,2010,(04).
[5]陈太勇, 杨娟, 徐娟. 司法警官类高职院校实务化师资队伍建设研究[C]// 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 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 2013.
[6]李晓攀, 刘蓓. 法律类高职院校实务化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 2016(21):2.
[7]李晓攀, 曹琳. 法律类高职院校实务化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 2013(5):2.
[8]谭萍. 浅议司法警官职业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J]. 2022(1).
[9]惠批修, 牛旭, 王有民,等. 司法警官类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研究——以陕西警官职业学院为摹本[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2, 11(6):6.
[10]曹清旭, 晁健宇, 唐学亮. 警察高职院校警察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研究——以陕西警官职业学院司法警务专业为例[J]. 才智, 2014(8):3.
[11]赵琦, 冯燕, 李美荣,等. 警察类职业院校"校厅共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陕西警官职业学院为例[J]. 法制博览, 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