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极其宝贵的资源,为人类的发展提供着巨大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重大的破坏。比如:工业的“三废”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农业种植中化肥和农药以及废弃的农用塑料制品都严重的威胁着生态环境。这些生态环境的污染,带来的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水土流失等方面的问题制约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脚步,对实现国家生态文明的战略规划造成重大的阻碍。而现代生物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应用,可以提供新型的生态环境保护新途径,能够有效的控制生态环境的污染,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
1.现代生物技术的特点
生物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主要的作用就是对污染物的处理。其在污染物处理方面有成本低廉、处理高效、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等方面的技术优势。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现代生物技术对污染物的处理成果越来越多的呈现在人们面前,使得人们看到了现代生物技术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带来的希望。目前,现代生物技术对生态环境保护中,利用微生物对水污染、土壤污染、毒害物质降解等生态环境的很多方面应用广泛,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处理污染物都是一步到位的,不会出现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或者造成污染物的转移,处理后的最终产物也是完全没有毒害的稳定物质,是生态环境保护中最为重要的单项技术。特别是基因技术、酶技术和细胞技术的逐步应用,对污染物的处理更加高效,成本更加低廉,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2.现代生物技术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现代生物技术是与传统的生物技术不同,现代生物技术建立在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是按照人类的需求和意愿创造出来的生物种类,或者是对现在已有的生物种类进行改造。主要的表现就是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等类的高新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一是生物降解作用。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破坏污染物的内部结构,降解为可无毒无害的产物,减轻人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将降解物重新作为资源物进行利用,有效避免长期污染的问题。二是发酵处理作用。发酵处理时生物技术利用,利用发酵降解的污染物最终都会转化为完全无污染的稳定物质,是一种安全的,彻底的消除污染的技术。三是酶处理的作用。酶是生物技术中常用的一种催化剂,是活性蛋白,可以在常压和常温的条件下,对污染物进行催化,酶催化降解污染物需要的条件简单,设备易操作,反应过程稳定,环境要求低。
3. 现代生物技术在生态环境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3.1现代生物技术在水污染净化方面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应用在水污染方面时,主要是利用微生物进行处理,将微生物的生命个体与污水中的毒害物质进行结合转化,使得污水中的毒害物质消失。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这项生物技术是将微生物活体在限定的范围内进行固定,在保持活性的基础上做到反复利用。这项生物技术应用可以创造或改造特异性优势菌体,菌体固化后,密度变高,能加快处理被污染的水体。主要是应用于有机废水、印染废水的污染处理等。二是生物强化技术。这项生物处理技术应用是将微生物直接投放于废水之中,专一去除单一污染物。在微生物投放前都是提前选好的优势菌体或者创造的高效菌体。微生物在废水中形成生物膜或者游离附着在载体上。主要应用于城市污水,有脱氮脱磷的效果。三是生物反应器技术。生物反应器技术是利用微生物自身的功能,在生物体外长成生物膜,与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接触,进行分解和代谢,消除污水中的污染物。
3.2现代生物技术在白色污染物消除方面的应用
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塑料被广泛应用,有日常生活使用的塑料袋,还有农业生产中用的地膜等等,这些白色污染物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塑料自然降解难度非常大,时间长,效果差。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将白色污染物进行降解成为可能。利用微生物筛选技术,可以将能有效降解塑料的微生物筛选出来,构建降解菌群。同时,使用可降解的塑料或者农业地膜。可降解的塑料和农业地膜被遗弃后,可通过化学分解,将高分子最终降解为与自然环境同化的小分子。目前应用的有光化学降解,生物化学降解等。
3.3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自治”能力方面的应用
构建能够自我修复的生态环境,也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应用。这类的生物技术应用需要培育新型的友好的植物链条。比如:在污染的土壤环境中,通过对植物品种的筛选和培育,将对环境友好的植物进行大面积的种植,用植物自身吸收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对土壤的净化起到良好的效果,达到了生态环境治理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生物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污水处理、工业废物处理、生活垃圾降解、生态环境修复保护等方面成效显著。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破坏惩戒力度的加大,现代生物技术对生态环境保护作用的增强,未来的生态环境保护过程,必然会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进步,逐步的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崔艳辉. 现代生物技术在生态环境及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 000(012):2385-2385.
[2]曾莉. 生物工程技术在生态环境中的有效应用[J]. 生态环境与保护, 2019, 002(004):P.50-51.
[3]钟鸣, 周启星.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及其在环境污染研究中的应用[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13(002):247-251.
[4]周笑薇. 浅议现代生物技术在生态环境中的运用和发展趋势[J]. 科技资讯, 2011(4):1.
[5]宋艳彬. 生物工程技术在生态环境中的应用[J]. 建材发展导向, 2019, 17(13):1.
[6]叶伟星. 现代生物技术在生态环境工程中的应用[J].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