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壁垒问题研究

高睿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迅速,装配式建筑工程,是我国当前建筑领域的前沿发展趋势,也是促进我国建筑市场健康化发展的核心内容。本文以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当前装饰式建筑领域的发展趋势,以及笔者多年建筑工程领域的管理经验,为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科学管理,提供行之有效地管理策略和管理办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壁垒问题
DOI:10.12721/ccn.2021.15704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为全面响应国家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工业化目标和战略,建筑行业内部针对生产作业流程以及生产作业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统筹规划与合理改进。其中,在施工管理模式方面提倡利用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模式取代传统施工管理模式的方法开展现场施工作业活动。究其原因,主要是装配式建筑在很大程度上集成了节能性与环保性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工厂化流水线生产作业,这是传统建筑施工管理模式无法达到的。从当前发展情况来看,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模式已经在建筑行业内部得到了广泛推广与应用,且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果。但是从整体来看,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尚未达到成熟推广应用阶段,在部分管理层面仍旧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1装配式建筑的行业发展趋势

装配式建筑工程在欧美国际领域中,已经极为成熟和发达,因此对应的工程管理理念以及管理策略,已经建立起一系列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以及管理规章。特别是德国的装配式建筑工程领域,成为世界装配式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翘楚,引发世界各国的学习和效仿。我国建筑领域中,虽然装配式建筑工程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前所未有,无论是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还是整体的设备产业链,已经符合国际主流的应用水平。但是,需要警示的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少工程的管理策略相对匮乏,已经成为掣肘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当前我国建筑部门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视和关注,未来装配式建筑工程必然成为我国建筑市场的主流应用形式,尤其是装配式建筑的市场价值、经济效益、应急需求等多方面领域,均有极为突出的优秀表现,成为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2 当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1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施工方式,但由于其整体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并且在规范化水平方面较为滞后,导致其在管理方式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区中装配式施工的标准存在差异,其大多仅仅只是为提升工作效率,从而对各类预制构件展开大量的生产,并且生产出的构件也较为零散,有着较大的安装难度,在部分关键环节以及重点环节中,也无法满足施工现场之中的具体安装尺寸,为施工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不良影响,只能在现场中对构件进行合理改造,这样不仅无法体现出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也不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以及质量。并且在部分支撑部位中,没有达到标准中的设计强度,暴露出各种安全问题。而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设计阶段没有详细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直接采用套图的方式来设计施工构件,从而导致问题出现。

2.2建筑成本较高

1997 年,GOLDBERG E指出装配式建筑的成本壁垒是其普遍发展的一个主要阻碍。ZH AI X 等研究表明供应链集成化程度不高、早期冻结设计困难、成本高、政策支持匮乏和有关标准是我国装配式建筑进展之路的主要壁垒。装配式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要低于传统现浇式建筑,但预制构件的运输和安装成本却显著提高 ,导致装配式建筑成本并未显著降低,以至于装配式构件厂的实际运营情况并不理想 。另外,有研究表明预制部件生产成本对装配式建筑影响较大  ,尤其是预制部件生产过程中材料费用,其中占主体部分材料费用的 89.97% ,前期固定成本是装配式建筑成本增高的主要原因。陈伟等 认为预制部件生产成本对运输成本、安装成本呈正向影响,而且预制部件运输和应用信息技术对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影响最大。由此可见,由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未实现标准化、统一化、批量化生产,所以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会导致费用的增加。

3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对策分析

3.1 完善装配式建筑不同施工阶段的注意细则

装配式建筑工程,需要在不同施工阶段,开展不同的施工准备预案,特别是在施工准备阶段,需要针对装配式部件的设计、组装、运输、存放等一系列环节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设计,另外针对不同工种的施工作业人员,需要开展装配式建筑工程技能培训,让施工人员详细了解相应的施工方案以及施工方式,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可以按照既定的施工作业预案开展相关施工内容,保障施工效率的同时,提升安装作业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另外,在装配式构件到达施工现场后,相应的存放需求以及存放管理事项,也要按照不同的施工材料进行有效存放,不少施工企业对于装配式构件,认识程度不足,进而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差异化的施工问题,特别是施工材料存放不当,导致施工作业时忙中出错,引发施工质量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增加施工成本的同时,还可能会受到相关管理部门的惩罚和警告。

3.2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发展问题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建议政府部门、市场经济运行等方面应该提高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发展的重视程度。一方面,政府部门方面应该联合行业力量对装配式建筑以及装配率等概念作出标准化定义,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对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工作的扶持力度。可适当推行一系列政策内容,加速推进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应该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职能,加强宏观顶层设计,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实现装配式建筑行业的标准化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方面应该针对装配式建筑成本问题进行妥善解决。通过不断加强行业标准化推动大规模生产工作的有序发展,在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的同时,促进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装配式建筑行业应该立足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实现装配式建筑的绿色化发展。除此之外,建筑装配式行业内部也应该加大对自身体系的创新力度,通过不断创新与改进,实现行业的长足发展。

3.3信息流的整合

在全过程管理过程中,装配式建筑主要部件需建立统一编码、统一规则的信息库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各参与方信息流的整合可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健全工程项目管理。认为装配式建筑各参与主体交互过程中产生供需关系,围绕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通过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活动形成装配式建筑供应链。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各参与方信息的流通、有共同的协同管理平台、完善的供应链,这种配合、协作有助于改善管理壁垒问题,并且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信息流畅通、沟通及时、信息准确,各利益相关者有统一的信息库,从而实现协同管理。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不仅要积极关注装配式建筑工程存在的实际问题,针对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制定行之有效地管理策略,另一方面,提出一系列可以改善工程施工成效的实践策略,借助多样化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案、管理细则,对工程施工作业内容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保障工程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 贾敏.浅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工程与建设,2020(2):352~353.

[2] 陈军.探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价值工程,2020(6):59~61.

[3] 袁斐.浅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2020(6):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