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物理课程实践策略

何志平

武汉市新洲区第一中学,湖北武汉,430415

摘要: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需要培养终生学习的人才。落实核心素养的基本载体是课程,最根本的是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引导作用,避免学生对教师过于依赖,从而产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师要调动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关键词: 核心素养视域;高中物理课程;实践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17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我国教育界也在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形成的一种能力,包含有正确的价值观念与灵活的学科思维。在物理学科的学习当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能够使学生的物理学习更加顺利,更能使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拥有科学的态度与责任感。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物理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脱离现实生活实际

在高中时期所学习的物理知识大多与现实生活有关,许多物理定律来源于实际生活,因此,物理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可以依据实际生活来理解物理知识,进而加深对物理知识和定理的记忆。但由于部分物理教材内容陈旧,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物理课本上仅仅给学生展示了物理知识、定理的推导过程以及定理的背景,忽视了物理知识和定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因此,不易于让学生真正对物理产生兴趣,也难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的真正价值,对物理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课本的表面。

(二)忽视学生思维发展

核心素质视域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比较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适应社会需求人才的培养。但在许多老旧教材中,只注重学生对物理知识和定律的理解,以提高物理成绩为目标,常常忽视学生的思维发展。这种教材不仅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还不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探究。而在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并不是只熟悉课本知识,而不会运用到实际中且不能依据课本内容进行知识拓展的学生,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少不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物理课程实践策略

(一)对于相关部门的要求

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当代发展趋势不断完善课程方案和教材,紧紧抓牢核心素养的要求,将核心素养融入教材之中。同时教材的编制应该添加与生活的联系,将物理知识跟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调动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探讨拓宽更多的物理知识。同时相关部门要根据核心素养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制订课程方案优化大纲,要求教师不断完善课程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对于学生的要求

物理是一片浩瀚无边的大海,高中的物理课本知识只是整个物理世界的皮毛。学生学习的范围不应该局限于物理课本,还应该注重课外物理知识的拓展,灵活地学习物理,不要死读书,读死书。学生要放宽视野,不做井底之蛙,不要只注重自己的学习成绩,将自己变成答题的工具,要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要随时关注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努力提高自我,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全面性、综合型人才。例如,在学习“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时,课本上给出的内容是互成角度的两个力与一个力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产生相同效果,学生可以大胆想象,探讨是否互成角度的若干个力也可以和一个力在一定的情况下产生相同效果。

(三)教师改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往往是教师一个人的课堂,而学生缺乏课堂的参与度,大多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中,缺乏对物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转变一味讲授的教学模式,将课堂交还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教师多提问,多引导,让学生自主思考。例如,在学习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时,先抛出“对一个物体施加多个力是否比只施加一个力要大些,在什么样的情况,多个力与一个力相等”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一物理定律。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摆脱被动学习的状态,主动思考学习内容,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明确教学目标,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上,教师应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要要求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物理时,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物理的知识和定律,不可投机取巧,仅采用答题模板,而不落实素质教育,仅仅把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目标,而忽略学生的素质教育。除此之外,教师也不可采用题海战术,一味地让学生通过做大量的题型来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这样不仅会使学生厌倦疲劳,还会让学生发现不了物理的魅力与价值。

(五)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生学习能力也就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现代社会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很多获取知识的途径。当前在学校学习的课本知识已不能够支持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在物理的教学中,教师不应只局限于课本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在大量的信息中学会筛选,处理和分析,并且在有限的信息中学会深层挖掘。例如在物理学习中,教师可以多安排预习任务,让学生在听教师讲解之前,自主学习课本内容,明确章节的重点,提出问题,从而树立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直接指出了物理学科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但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不是依靠传统的教育方式能够产生的,因此需要学校与教师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育方式进行调整。在教育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这一任务的背景下,只有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够使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要求的、能够创造价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玉文.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讨[J].新课程,2021(31):14-16.

[2] 何清.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2020(31):45-48.

[3] 蒋卫平.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J].新课程,2019(31):46-47.

[4] 范成杰 . 核心素养视域下构建高中物 理生态课堂的实践研究 [J]. 中国教工, 2021(4):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