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我们都知道,建筑行业是高耗能的行业,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等等,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进一步有效融入生态意识,切实做好建筑生态设计,这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对于生态意识在建筑学设计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情况等内容进行探讨。
2生态意识概述
通常我们所称之为的生态意识,主要指的是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集中体现,它是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发展的意识形态,生态意识的出现也代表着人类生态文明意识的觉醒。当前,人类的生态意识日益增强,更加关注自然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对其有全新的认识,并且充分认识到破坏自然环境对于地球和人类所造成的严重危害,所以保护自然环境也就是保护地球和我们人类自身生态意识,充分强调生态价值的体现,进一步有效确立生态文明在市场经济中的属性。在生态意识的影响之下,在建筑学领域也进一步推行生态建筑,打造全新的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形式,以生态学和建筑学的基本特征为基础,确保建筑学和生态学有效融合,把自然生态作为基础打造相对应的人工生态系统,利用高新技术创设出相对应的符合生态理念的建筑物建筑群,使有机生态体系得以显著构造,发挥调节环境的功能。
3生态意识在建筑学设计中的运用和融入策略
3.1进行科学合理的选址
在建筑学设计过程中着重做好建筑物的选址工作,是首要步骤,相关部门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确保整体建筑工程的特点和自然环境能够有机融合,同时科学测评具体的生态系统质量和标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调整,以此确保整体建筑工程和自然环境能够实现完美的融合。在建筑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环境等等,同时还要把握建筑的社会环境因素等等,充分分析和探究建筑工程对于环境可能产生的作用或者影响,并分析自然环境对于建筑的重要作用。在具体的建筑设计规划过程中,要着重做好前期的勘察和调研工作,针对当地的具体水文,地质等相关情况要深入理解,并且针对相关数据进行严格的计算,确保建筑和环境之间的作用能够有效协调,不会发生矛盾。同时要结合生物学的原理,确保生态系统能够保持良性稳定的状态,使生态系统和建筑物能够有良好的互动效果。生态系统本身可以具备动态平衡的自我调节功能,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标准及要求,因此着重做好科学合理的选址工作,是建筑生态设计的关键所在。
3.2利用空间组合,针对建筑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在建筑学的节能设计过程中融入生态意识,要根据建筑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等等,把握周围环境的变化情况,进一步体现出整体建筑的结构特点。在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对于环境的破坏,确保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更加协调融合,确保人与自然能够实现协调发展。在实际的建筑设计环节,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到空间组合的问题,把生态环境作为基础,确保居民对房屋的需求能够在空间组合设计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不同建筑对于光线、温度等相关方面的需求有着很大的差异,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就需要结合具体的需求和施工地点的具体情况来展开科学合理的设计。
例如,在建筑朝向问题方面,要确保建筑学设计过程中融入生态意识,设计师要把生态建筑学的相关概念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利用科学合理的生态环保手段,确保建筑物能够有充分的自然采光和通风,这样能够更有效的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充分利用自然光和通风条件,避免空调等消耗品的应用,从而充分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在具体设计环节,要把握建筑周围的环境,选择最理想的朝向,以此满足用户的采光需求,提升窗户的利用空间,确保建筑物能够和自然环境以及绿色植被等等有效适应,促进整体建筑的内部和外部实现有机协调,在整体建筑学设计过程中,确保人与自然和生态环境互相协调融合的发展理念得到切实的体现。
3.3从根本上有效做好生态环保平面设计
在建筑学设计过程中,着重做好平面设计是十分关键的内容,因此,在平面设计过程中就需要融入生态建筑学的相关理念,充分考虑到平面设计的生态性能,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例如,针对我国南方和北方在建筑设计方面的需求有着很大的差异,北方冬季相对来说比较长,因此对于墙体的厚度,日热辐射等有更多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相关设计师充分结合建筑体型的系数,确保建筑能够实现聚热。在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有效避免热量的流失,科学合理的设计楼道的朝向和电梯的走向等等。可以在楼梯间安装房门,避免漏风问题,同时可以利用连廊的设计,确保自然通风效果更加良好。南方对高层建筑设计的需求与北方有着很大的差异,南方光照时间更长,为了有效降低热量,需要进行遮阳。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就需要根据建筑的具体面积对室内的相关区域进行遮阳,划分出遮阳的区域,尽可能减少居民空调的使用量,降低能耗,确保建筑生态循环保持平衡。
3.4积极开发新能源和新技术
在建筑学设计过程中落实生态意识,需要不断的应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开发新能源,确保建筑物和生态环境能够保持更加良好的兼容性。在针对相关新能源、新技术进行开发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确保相关技术和材料的应用对于环境的影响能够降到最低。例如,可以有针对性的应用新材料吸热降温,采用构造通风等多种形式的建筑设计,以此减少建设成本,同时也要确保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要尽可能有效应用清洁可再生能源,显著增强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意识,保证城市与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协调性,稳定性。例如,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进行高质量的自然采光设计,可以减少人工光源对于电能的消耗,同时利用风能可以确保建筑物有更加良好的通风性,增强室内的舒适度,确保空气流通质量得到迅速提升减少空调的电能消耗,以此充分实现节能环保的效果,
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能够明显看出,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日益关注节能环保和生态意识,并且在建筑学设计过程中,使生态意识得到日益广泛的融入,呈现出良好的效果和作用。在实践的过程中,要确保生态意识在建筑学设计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中得到充分体现,进而呈现出更加良好的生态和谐、环境保护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富生.关于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意识探究[J].山西建筑,2019(04):22-23.
[2]代坤均.浅谈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8(50):86-87.
[3]孙少辉.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47):89.
[4]周小舟.浅谈高层建筑设计中的绿色技术的应用[J].建筑与文化(学术版),2013(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