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双减”下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策略探究

秦龙飞

石家庄市第十三中学,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 物理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有着较大的学习难度。为落实双减政策,保证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质量,从作业设计的角度切入,探索作业的分层设计的有效途径。从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重要性及其策略等几个角度展开讨论,认为分层作业设计能够更好地契合初中生的学习需要。
关键词: 初中物理;作业设计;双减
DOI:10.12721/ccn.2022.15718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初中时期处于整个教育阶段承上启下的位置,它既要加强了小学阶段知识的巩固,也要为高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这个时期的物理学科教学来说,教师们要关注的除了学生的知识汲取情况,还要注意学生之间差距的出现,因为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自然就会产生差异,分层课堂教学还需要伴随着分层作业的安排,二者相互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初中物理应用分层作业的必要性

进入初中阶段,学生在学科知识难度上会上一个台阶,学习的科目也会空前增加,这在短时间内会对学生造成较大的学业压力,教师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作业安排方法,不仅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还会制约学生的个性发展。物理属于初中阶段新增学科之一,由于是理科类课程,它的学习讲求的是技巧而不是死记硬背,需要学生有更加活跃的思维方式和娴熟的技巧运用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保证课堂教学的明确清晰以外,还要注重课后作业安排的合理性。学生是具有差异性的个体,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基础都不同,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上自然就会出现差别现象,此时就凸显了作业分层的重要性。

分层作业是对学生差异性的尊重,俗话说得好,“一万个读者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学生因为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生长环境的不同,自然会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解题能力上产生差距,作为物理学科的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并合理看待这些差异。同时作业分层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在不同的作业安排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创新性地解决问题。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不同的作业,不仅能增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还能以合理的方法和速度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课堂教学内容,有效地巩固学科知识。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策略

(一)瞄准学生自主完成

在以上讨论的基础上,可以得到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首先,要瞄准学生自主完成。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自主完成并不等于独立完成。学生通过网络渠道互相交流,共同探索,同样属于自主完成,只要教师和家长没有直接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步骤和问题的“标准答案”。如果为了降低作业负担而放开对学生的要求,不再追求学生的自主完成,作业就会沦为一种形式,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作业设计一定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对学生有吸引力,使得学生愿意去进行自主探究,而不是依赖外界的直接帮助。

例如,在学习光的反射、折射和色散等光学知识时,对于平时比较擅长观察生活,但抽象概括能力较弱的学生,作业要尽可能从生活现象的角度切入,比如生活中的哪些事物利用了上述光学知识,产生了什么效果,然后再揭示问题。这样他们可以更快进入状态,能够被作业内容所吸引,展开认真的思考,最终通过自己的力量完成作业并获得抽象概括能力的提升。反之,对于另外一些习惯于对理论知识“死记硬背”,但是灵活运用知识能力较差的学生,则要促进学生去观察和思考生活,将理论知识的理解作为切入点。

(二)瞄准需要创新形式

初中物理作业的分层设计除了要在难度上有精心的准备之外,还要创新作业的形式。如上文的例子中,有的学生需要进行家庭物理小实验来实现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有的学生则需要从理论的角度出发去观察和认识生活。这就是作业形式上的明显差异。而且,作业分层设计本身也可以创新形式。

比如学生根据能力层次结组,分别完成不同层次的作业。较低层次的学生完成自己小组的作业后,可以自己选择是否加入到其他的小组中完成更高层次的作业,或者通过网络途径旁听其他小组完成作业的过程。丰富的形式能够让初中物理分层作业体现出更多的灵活性,更好地满足初中生的学习需要。而且,因为学生参与到难度更高的作业中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所以他们也不会感到额外的作业负担,同时他们又能在这样的主动参与中得到能力素养的提升,有利于双减政策的落实。仍以上文提到的光学知识为例,学生在完成家庭实验探究并加深了理论知识的认识之后,完全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加入其他小组,跟着其他同学思考从理论角度出发,光学知识还有哪些应用价值,可能通过什么方式实现,在不同的作业形式中构建起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

(三)合作与分层相结合

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提升学习效果,而将合作与作业分层相结合,往往事半功倍。学习本身是一件枯燥而又漫长的事,但是如何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之一.教师可以采用合作的形式,即让学生自行选择小组,一个班级可以分为四个左右的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一般都有同样的兴趣,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差异也不会很大,分组完成之后,教师就可以按照小组总体水平为他们安排作业,并帮助每个小组的学生分配职责,共同完成一项作业或实验。

初中物理的学习有很多时候需要学生们自己动手进行实操,比如学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连接方法之类时,自己动手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作业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和别人的配合能力,同时不同的小组之间的作业安排难度不同,更加能照顾学困生。这种分层方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在合作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增添对物理学科学习的自信心。

三、结语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双减教育的主旋律,分层作业的实施是创新教育的体现,能够使各类学生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充分的发展,帮助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通过探究分层作业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教育工作者要更加明白自身的引导作用,更加努力帮助每一个学生发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邱红.浅谈初中物理作业的分层设计.[J].考试中考教师.2010-08-29.

[2]王学军.初中物理教学中分层作业的要点分析.[J].教育与研究.20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