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小学语文写作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李格

广西玉林市兴业县蒲塘镇石槐小学,广西玉林,537820

摘要: 语文是学生一直接触的学习内容,关系到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涉及到他们对情感的感受与体验,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近年来,语文教师在写作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构建出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生动性、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形式,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基本能力,强化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 核心素养;写作课堂;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0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培养学生形成语言运用能力涉及到语言技巧的讲解,关联到语句形式的构建,展示出语言积累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学习到多种多样的语言表达形式,懂得如何应用语言的技巧,掌握到各个修辞手法的应用,积累下拟人、夸张、比喻等重要修辞手法的表达方式,将这些修辞手法运用到文章创作中,创作出一篇优美的文章。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培养学生形成较强的思维能力,引起他们对文章内容的思考,以一些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索,让学生分析出文章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在脑海中构建出形象化的文章情境,想象出每一个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而强化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利用多媒体展示出与文章相关的视频与图片,将学生带入到相应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文章内容的意境美,品析出文章内容的文字美,同时从图片欣赏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美。

2基于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开展实施的具体措施

2.1挖掘教材中的优美语句,加强学生对文章语句的理解

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拥有多篇优美的文章写作内容,将学生逐步带入到写作的世界,促使他们融入到写作环境中。小学语文教师注重教材内容的讲解,挖掘出教材中优美的语句,分析每一个语句所表现出的特色内容,展现出每一个语句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让学生深刻理解到每一个语句所表达的内涵,熟悉语言的表达形式,弄懂文章每一个段落的内容,增加对文章语句的理解与应用,为自我将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2创设出思考的环境,增加学生对作者感情的思考

思考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教学内容,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文章情节的发展方向,想象作者表达的情感,认真分析每一个字词、语句、段落所表达出的深刻含义。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创设出思考的环境,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思考的机会,打开语文写作教学的窗口,帮助学生找到语文写作的突破口,使学生认真思考每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意识到文章背后所表现出的哲学思想,了解到教材内容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不断探索出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自我的理解,说出对整篇内容的看法,提出不一样的见解和意见,形成创新性思维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例如,教师讲解“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内容,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思考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思考这篇文章叫做“金色的鱼钩”的深刻含义,引领他们思考这篇文章所表达出的党的精神。学生写作全篇课文内容,探索鱼钩在整篇故事情节中的重要作用,思考老班长每天钓鱼的心情,感受到老班长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做到向党学习,建立起良好的精神品质。

2.3设计课堂问题串,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问题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考,强化他们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促进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深入理解。小学语文教师创设出问题化写作教学情境,根据文章内容设计出一连串的问题,形成课堂写作问题串,以问题串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从各个问题出发研究文章情节的发展过程,分析出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前后事件真正地联系起来,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例如,教师讲解“邓小平爷爷植树”这篇课文,设计出如下问题串:“邓小平爷爷在哪一天带领人们植树?”、“邓小平爷爷植树时的年龄为多少?”、“邓小平爷爷是怎么植树的呢?”、“现在,邓小平爷爷带领大家所植树木形成了一幅怎样的风景?”等,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深入思考文章的内容,一步步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以问题为文章写作的导火线,分析出文章中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发展过程,认识到邓小平爷爷带领大家植树的过程,学习到植树的关键知识,在分析问题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2.4创设写作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实践活动是写作的真实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文章内容的重要手段,强化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创设出写作实践活动形式,将实践与写作良好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融入到实践活动中,感受到写作的真谛,亲身体会到文章的真情实感,针对写作内容做到学以致用,在实践活动中与人交流和沟通文章的内容,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2.5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多媒体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添姿添彩,增添课堂教学的魅力,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给予他们更为直观的写作感受。例如,教师讲解“草原”这篇文章内容,运用多媒体展现出与草原相关的视频,展现出草原的美,带领学生观看草原的景象,让学生欣赏到草原的美丽,感受到一望无际的草原所展现出的独特景观,真正融入到视频情境当中,感叹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自主欣赏草原的场景,看到一片绿茫茫的草原景象,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观看到草原上牛、羊、马的奔腾景象,进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强化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2.6积累丰富的语言内容,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

朗读是一种语言积累的方法与手段,关系到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认识与理解,夯实他们的文化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注重丰富的语言内容,丰富学生对语言的积累,引导他们摘抄优美的词汇与语句,指导他们朗诵文章的情感,让学生学会文章中的修辞手法,积累下修辞手法的表达方法,内化和吸收文章中的语言,为写作积累做大量的语言基础。例如,教师讲解“秋天的雨”这篇文章内容,文章中抓住了秋天的写作特点,生动地描写了秋天的场景,书写出雨的特色,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描写秋天的雨,学生从文章中积累下类似的写作方法,积累下优美的描写语言,形成夯实的文化基础,尝试自我创作出优美的文章。学生尝试写作春天的雨,运用嫩绿、生机、轻抚等词语描写出春天的雨,把春天的雨比作女人的手,轻轻地抚摸着脸颊。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能力,促进他们对语文文化的把握与应用,强化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3结束语

写作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他们对于语言的理解与运用。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明确核心素养涉及的重点内容,创设出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运用语言,积累语言,学会写作,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进而提高小学语文写作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蒲翠桃.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18(31).

[2]蔡奉献.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J].软件:电子版,2018,000(010):88.

[3]刘兴素.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J].新课程(小学版),2017,000(005):182.

[4]朱鹏宇.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7,000(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