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现代化发展环境下,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制药企业中的生产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升级。当前的制药生产设备已经逐渐转变以往的单机手工操作模式为自动化机械生产模式,有效提高了药品的生产质量与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使得设备长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使其可以完成长时间的生产工作,加强对制药生产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相当重要。
1.当前制药生产设备管理与维护存在的问题
制药生产设备是影响药品质量的关键,当前大多数制药企业都已意识到了生产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管理与维护当中仍存在以下不足有待进一步提升:1)设备与工艺不统一。部分制药企业在选择设备时,缺少对制药工艺的考虑,导致实际设备难以支撑工艺操作,影响药品生产质量甚至降低药品的稳定性。2)日常操作管理不到位。在制药过程中,部分企业缺少对制药设备的管理,技术人员在操作设备时没有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清理和使用,导致设备长时间处于超负荷状态,内部细菌含量过高,生产的药品质量不达标问题出现。3)设备维护较欠缺。当前部分制药企业对于制药设备的维护工作仍没有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导致设备处于非最佳状态下长时间运转,不仅影响药品质量,甚至会阻碍整个生产过程高效进行。
2.制药生产设备日常管理与维护的主要策略
2.1完善管理维护机制
管理维护机制是开展制药生产设备日常管理与维护的基础条件,是实施相关工作的必备参考。在完善机制的过程中,首先应将各个部门的职能进行明确划分,有序完成设备的采购、验收、使用和维护等工作。根据企业的实际管理情况和需求,不断在管理中优化管理流程,确保管理机制的合理性。管理人员在对制药设备管理时,最好采取分块分工的管理方法,对于设备的前期检测、中期使用和后期管理进行针对性管理,保证管理维护机制的执行力度。对于生产设备使用管理,企业应健全责任制度,将设备使用与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提高使用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制药生产设备的管理效果。对于设备使用和维护的规范性管理,企业可设置完善的奖惩制度,引导工作人员意识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对于设备维护机制要重点探究设备维护方法和技术应用,对于设备开展定期维护工作,及时记录和整理维护,确保机制设置符合维护需求,不断完善维护方案,提高设备的管理维护水平[1]。
2.2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制药企业在药品生产过程中设备的使用要充分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因此,信息的获取和收集至关重要。在生产设备管理期间,对信息加强收集和整合,形成系统化的信息架构,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制药生产设备的管理水平,进而提升药品的生产质量。目前,我国制药业中所使用的制药生产设备技术水平仍然处于发展阶段,生产过程还需要人工加以控制,由质检员控制药品生产的质量,因此,为了提高设备管理效果,还应加强对技术的研发和引入,多加利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手段,自动控制生产设备的相关参数,使其能够在智能化控制下实现最优的生产效果,并自主调节运行状态,以此提高制药设备的生产技术水平,维护设备的稳定运行,通过设备管理提高药品生产质量。
2.3强化设备故障管理
在对制药生产设备维修过程中,要保证设备的及时检修和更新。首先要做好设备原始数据分析,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对维修记录加以记录。根据设备记录情况,做好设备维护的统筹规划,从重点设备入手加强维修。在此期间,制药生产设备的故障管理、润滑管理的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同时也是延长设备使用期限的重要途径,可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保证生产质量和经济效益。在故障管理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故障管理方法。若是在检查管理中发现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定位故障并了解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针对制药生产设备故障管理时,要做好故障分类,进而选择更具针对性的维修方法,提高维修精确度和维修效率。
2.4加强设备预防式维修
预防式维修主要是指在真正发生故障之前,对设备加以维修,属于日常检查和维护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管理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定期检查设备的性能和运行安全性,根据检查结果作出相应的维护操作,尽量在还未出现真正的故障之前将安全隐患排除,降低后续设备运行出现问题的概率。预防性维修一般应用于重点设备当中,以避免本身成本较高或危险性较高的设备出现故障后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或严重的经济损失问题[2]。这种预防式维修将被动性管理与维护化为主动性管理与维护,从根本上最大程度地降低设备故障所带来的损失问题,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
2.5结合ERP库存管理
制药企业中,制药设备诸多,每台制药设备包含千百种的配件,在通用配件的使用基础上还含有原厂配件,因此制药生产设备的配件相当之多,管理难度相当之大,尤其对于库存量较大的配件管理而言,更是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对此,制药企业应针对配件的采购、存储等环节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并设置专业的仓管员对配件进行统一的库存管理。而当前的制药企业配件需求通常由维修人员或技术操作人员所提出,这就导致配件的库存管理缺乏统一性和全面性。因此,建立整合化的库存管理系统,针对多种类、大量的配件加以管理十分重要。结合EPR库存管理,可有效分析设备的实际情况,并总结分析以往的设备维修记录,以此为基础设置科学的库存量,及时在系统上显示,以供采购人员参考。
结论:综上所述,在制药行业中,制药生产设备的运行稳定性与药品的生产安全与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加强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能够有效保障设备运行效果,提高生产水平。对此,制药企业应发现自身的设备管理不足,通过完善管理维护机制、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强化设备故障管理、加强设备预防式维修、结合ERP库存管理等措施实现高效的设备管理,助力药品生产。
参考文献:
[1]李渊博. 浅析制药生产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J]. 中国设备工程,2021,(18):54-55.
[2]宗运岭. 探析制药生产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J]. 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21):15-16.
作者简介:
姓名:赵亚飞 ;性别:男 ; 出生年月:1989.07.19 ;籍贯:山东 淄博 民族:汉 ;最高学历:大专 ;目前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设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