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过于注重实验理论和实验过程的讲解,忽略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考查。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往往都是仿照教师的实验过程,这不仅不能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细节,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广大初中物理教师应改变物理实验教学的理念,不断探索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以提升初中生的物理思维和核心素养。
一、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实验教学作为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理课堂基础知识的延伸和巩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物理理论知识的深度[1]。同时,新课程改革后,明确强调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它不仅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形象、直观的物理场景,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物理知识,与此同时,丰富、趣味的物理实验课堂,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活跃课堂,从而保障物理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初中生的物理水平和综合能力。
二、初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精心设计实验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
对于初中物理课程来说,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是实验课堂开展的根本保证。为此,广大初中物理实验教师需要积极地改变教学方法,深入结合广大初中生的学习情况和认知基础,精心设计一系列的实验导入环节,吸引初中生对物理课堂的兴趣和注意力,进而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例如,在进行“杠杆定理”这一课时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定律本身设计一个导入环节。如,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相信大家都听过一句话,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翘动整个地球。那么,同学们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在学生进行思考时,教师可以结合之前学过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提示:“我们在学习浮力这一章节时,学习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定律,这一定律的名称就是用刚刚那句话的主人名字命名的。”此时学生就不难猜到,刚才那句名言的主人是阿基米德。这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系统地介绍阿基米德:“阿基米德是古希腊的著名科学家,他的一生研究出许多数学和物理成果。其中,杠杆定律是他最大的贡献之一。这一定律不仅对杠杆作用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同时也为确定事物重心的位置提供了精确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教师除了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杠杆定理的学习兴趣,还能更好地开展之后的杠杠定律实验,帮助学生掌握好杠杆定律这一物理规律。
(二)开放探究环境,激活探究思维
探究式实验教学要充分还原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为此,我们在探究的过程要尽可能给学生一个开放式的探究环境,让学生结合对探究过程的设计、预设等环节,以此开启属于自己小组的探究经历[3].
比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我们给学生提供的器材,其中包括长度相同和不同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厚薄不一的玻璃杯、平面镜等.此时学生会经历对实验操作过程的设计和对合适器材的选取.而有时候他们会选错,比如,学生选取了厚的玻璃板做实验,此时,我们并不用提醒学生,而是让学生真正去经历这个过程,只有这样,学生在真正实验的过程中会发现两个较为清晰的蜡烛的像,对像的位置的确定带来较大的干扰,此时学生就会自发的分析这个现象的原因,并努力减小这个现象带来的影响.
(三)实验引入生活资源,促进思维发展
物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物理课本中的一些基础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此,在初中物理实验课程当中,广大教师要积极地引入一些生活资源,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4]。
例如,在进行“浮力的探究”这一课程实验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一些生活资源来进行实验,如鸡蛋、水和食盐等。同时利用这些生活资源设计一些实验项目,帮助学生探究影响浮力的因素。首先,教师可以在杯子中装入三分之二的水,然后将鸡蛋放入水中,这个时候学生会发现鸡蛋慢慢地沉入了杯底。之后教师可以向杯子中加入食盐,同时提醒学生观察鸡蛋的情况。可以发现,随着食盐的缓慢加入,鸡蛋慢慢的出现了上升的情况。直到食盐加入到一定量之后,鸡蛋最终漂浮到了水面上,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对学生展开提问:“同学们,同一个鸡蛋,在没有加入食盐时沉到了杯底当中,加入了食盐后就缓慢的上升漂浮到了水面上。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通过这种贴近生活的实验方式,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兴趣慢慢地被激发了出来,同时,学生还会主动地进行思考和分析,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和影响的因素,从而了解物体的浮沉除了和物体的密度有关之外,也和液体的密度有关联这一定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物理思维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升。
(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探究中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当中,广大物理教师除了要引领学生做好课堂实验之外,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验探究当中,要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思考实验过程,自主探究实验结果,在初中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情况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上激发初中生的物理探究精神。
比如,在进行“电阻的测量”这一物理实验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在欧姆定律的基础上,探究除课本演示之外的其他实验方法,让学生在伏安法、替代法等实验原则的指导下,自主设计测量电阻的实验过程,从而有效地提升物理实验探究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广大初中物理教师要积极改革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实验引入环节,合理地改进物理实验方案,将物理实验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不断提升初中生的物理探究能力,构建一个高效的物理实验课堂。
参考文献:
[1]郭万兵.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的创新和优化[J].家长,2019(2).
[2]崔连茂.浅析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优化[J].电脑乐园:信息化教学,2019(1).
[3]李资奎.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39).
[4]熊军华.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3(20).